新题材、新材料带来新造型,四川“南国灯城”里的灯彩神秘而梦幻;从牌灯到排灯,高原小城里的花灯,依稀可见“前世”烙印;从宫灯演变而来的巨型灯彩,以繁复……
想和古人“同吃一块饼”吗?借助点心模具或可实现。这些刻在木头上的纹样与文字,是对中国传统点心文化最“原汁原味”的记录。
作者: 吴风
羊羹是豆沙糖,老婆饼里没“老婆”,蟹壳黄也不是蟹肉馅……“名不副实”的点心背后,却自有道理。
作者: 傅子莫
一位宁死不屈的使节,一名百折不挠的老僧,一座浴火重生的寺庙。15年的坚守,缔造了堪称奇迹的“辽金巨构”。
作者: 骆文 花花
镇国寺与双林寺,位于平遥古城一北一南,既同为佛教名刹,又均以彩塑闻名,可谓双子星交相辉映。而从五代到明代的 时间跨度,则在这个不大的古城空间中,讲述着……
一条54千米长的浊漳河谷中,五代、宋、金、元、明、清的建筑齐集一地,恍如穿越太行山的时光秘境。
这里是后土祭祀文化的起源之地,是千年农耕文明的守望之处。从国祭到官祭到民祭,汾阴后土祠中延续数千年的华夏后土信仰,既有坚守,也有流变。
作者: 筱笛
“爱新觉罗”“叶赫那拉”……清朝曾经的皇姓、大姓,今日已鲜见其踪。这些家族的后裔去哪儿了?从活跃于大众视线的名人、明星身上,满族改姓的秘密,“水落石……
赐国姓,赐佳姓,赐恶姓……皇帝以至高无上的权力,决定着他人的姓氏。而在拒绝与接受之间,被赐者将何去何从?一出出好戏上演了。
它如鸟振翅,堪称传统建筑的神来之笔。它因实际需要而生,却把中国人的目光和思绪,带向渺远的天空。
作者: 杨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