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旅行留影师”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4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郭子鹰
标签: 风土人情
尴尬的旅行摄影
镜头里有太多自己,这的确是个问题,旅行摄影中尤甚。而且,手里握着相机的时候,我们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有句俗话说照片拍得如何,不取决于相机前面的那个镜头,而是取决于后面的人头。而现在的问题是,手机厂商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在前头和后头装了两个镜头,目的却只有一个——用来拍那个摄影者自己的大头……
影像才是摄影的目的,而且真实的影像能引领我们更多地关注外部的真实世界,而非狭小片面的个人世界。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看法,也是我从旅行摄影中得到的最大收获,相机这个神器,理所当然应该让你更多地去迷恋旅行、探寻真实,而不是让人更加自恋。
人人爱自拍的唯一结果是:我们不住地拍摄内心空落落的自己,徒劳地想留住“无处安放的青春”,记录下的却只是不断衰老的皮相。你的人生,可以是硕果累累的开心农场,但不应该是开放参观的主题公园。
我其实非常忌惮被人“贴标签”,因为你一旦接受了某个固定的标签,不管是欣赏别人通过这个标签对你进行的评价,还是这个标签固化了某段不成功的过去,从而对你的心理造成了阴影,这都会影响你前进的方向,减少你的未来的可能性和享受生活的乐趣,你的潜意识会不自觉地让自己变得“符合”那个标签。
所以我也不想定义旅行摄影师,我倒是希望人们把目光从标签上移开,看看旅行对摄影的帮助有多大,在如今这个“全民都是摄影师”的时代,如果每天只拍影棚里那些漂亮得千篇一律的模特们,该是一种多么残酷和枯燥的宿命啊!
如今,旅行摄影得到很多人的关注,旅行书籍增多且较受追捧,我觉得这正是我眼中的两种悲剧,如果你是天才,想在旅行摄影中真正有点儿收获,我觉得你应该躲开“关注”和“追捧”的诱惑。因为那样你会变成一个面目模糊、需要不断哗众取宠的弄臣,一个“晾晒求关注依赖症”的奴隶,而不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摄影师。
器材与题材
无论是在旅途中还是做讲座时,我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到底是XX牌子的相机好还是XX的好?”对此,我一直在表达这样的观点:应该摆脱器材的诱惑,目光始终盯着题材。因为一味关注器材,实际上会被相机厂商束缚住手脚,花掉很多银子,浪费掉很多思考题材和内容的精力与时间。
泛泛地说也许不好懂,我们具体说说。
能够拍出画质优秀的图片的器材满坑满谷,没必要不断更新,但是你看看各大媒体、影赛、影友论坛和网络上的图片,内容和题材出新的、精神内涵能打动人的照片却是凤毛麟角,中国的摄影圈子尤甚。明信片一般的风景照太多了,让人审美疲劳,不同的只是器材名称;美女照片太多了,不同的只是穿多穿少……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和影像爆炸的时代,但是能让我们心头一紧、心头一暖的照片却鲜少出现,反而是有些画质一般的图片,更能打动人。比如我见过一张拾荒小孩的照片,令我一直难忘:小孩脏兮兮、小手粗糙得像个老人,但是她背着的破布兜子里,装着一只眼神纯净的小猫崽。画面下面还有一行很短的小字:“我永远不会离开你。”自认为“阅图无数”的我,不得不心服口服地承认,是作者的表达而非画质或者技术,最后一锤定音地打动了我外壳坚硬的柔软内心。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不想去挤那个审美疲劳的“糖水大片独木桥”,建议你多想一下题材和内容的事儿。
说到震撼人心的题材,我们当然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是战地摄影师,我们甚至不能要求每个战地摄影师都能报道出真相,自从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军搞了“嵌入式报道”之后,很多人都明白了那实际上是“阉割式报道”。很多人开始重新考虑媒体的作用和公信力,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独立报道摄影”。现在人人手里有相机,大家都能发微博,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能披露世界的真相,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每个人发布出来的影像都是部分的真相,绝对的真相是不存在的,说你拍下的世界是你自己心灵的倒影可能更为贴切。但是这个变化仍然没有让更多的普通摄影者开始考虑摄影的题材、内容的重要,仍然没有让足够多的人想明白,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比图片的画质更重要。
旅行摄影也是如此,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而不是其他。
旅行摄影师的特质
关于什么是旅行摄影师的特质,我觉得应该是“勇于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点”,而且他的技术能够保证他做到这一点。这就足够了。
然而做到这点必须下些功夫。摄影师应该下功夫的地方不仅在于图片之内,还应在于图片之外。天才摄影师在摄影现场不仅要发挥他们磨练过的各种拍摄技巧,他们行云流水、不露痕迹甚至是仅仅依靠下意识反应就能造就出色的图片。当然,他们还要依靠在摄影现场电光火石、迅疾如电的思路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个互动的修炼过程。多看、多想、多拍、多旅行(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扫街也算旅行)、多走心。这是旅行摄影师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这不用花太多的钱。
如果这些功夫没有下到,很可能你会遇到一个瓶颈,背着很多沉重高档的摄影器材累得臭死,却拍不出几张自己满意的好照片来,到时候你会痛恨自己,只是一个“旅行留影师”,只有记录,却没有表达。
关于旅行摄影的器材,我觉得能够满足需要的器材真的是太多了,像素1000万以上的,每秒连拍3张以上的,有个广角到中焦变焦镜头的,都可以拍出很棒的旅行照片来。以前我还觉得有必要对每张照片的大小有个要求,因为要给杂志发稿用。现在看来,这种要求基本上就是废话,因为几乎所有新近推出的卡片机拍出的照片都能满足杂志的印刷需要,上封面都不成问题,唯一的问题在于你拍的内容是否值得上封面。
我本人走了不少弯路,花了很多冤枉钱才想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我现在觉得让大家不花冤枉钱就修成正果也没什么意思,因为大家生活好了,花钱烧几个时兴又高档的器材也是种乐趣。不过你早晚会明白,用特便宜的器材拍出特带感的照片,然后装作漫不经心地向朋友显摆一下,才是更有乐趣的事情。因为那时候,朋友在夸你拍得好的时候,甚至不能在心里酸溜溜地嘟囔说:“那是因为这小子器材比我好。”
责任编辑 / 吕颖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又正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