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曾经辉煌的丝绸文化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9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标签: 南充市   风光照片   纪实照片   社区推荐   风土人情   

图片是什么?它是,一张可以显影的相纸,一段组织严密的代码,一幅画作,一次敏感的社会事件,一段尘土飞扬的历史,一个二十年前令你落泪的瞬间……当然,它还是一个故事,凝固喜怒哀乐,记录悲欢离合。我们将搭起一个舞台,让大师走到台前,让图片发出声音,讲述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在这里,每一张图片,都有一个故事。

【图片故事】第八期

主题:那些年,我们曾经辉煌的丝绸文化

王洪,自由摄影者,擅长地理风光、人文民俗纪实摄影,对高原旅行和摄影情有独钟。

处理蚕茧

拍摄时间:2011年6月
相机:尼康D700
曝光时间:1/50秒
ISO:800

作为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四川最大丝绸工业中心的南充历经了昌盛和衰败,几千年的沧桑历史,从小时候记忆中志高气扬的丝绸工人到现在冷落尘世,也促使我拿着相机走向这一片曾经辉煌之地,记录和唤醒那些年我们曾一起自豪的岁月。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古为蚕丛之地,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肥力较好,具有发展蚕丝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具有蚕丝原料资源、加工能力、技术力量、名特产品四大传统优势。

拍摄时间:2011年6月
相机:尼康D700
曝光时间:1/1600秒
ISO:20

儿时记忆里的南充市区内最大最声名显赫的丝绸厂早已不见影踪,只零散分布在郊区。估摸着到收春蚕的时候了,来到离市区几公里外的蚕茧站,远远地看见破落的老大院里人声嘈杂,担挑子、骑摩托运蚕茧的挤得满满当当,相互评价今年的蚕茧价格和蚕茧的质量,小孩子懒懒地躺在白花花的蚕茧上,幻想着蚕茧带来的喜悦。走进收茧房,到处铺满了蚕茧,一大堆工人正忙于分茧,用经验和双手估摸着蚕茧的好坏,也决定了收购蚕茧的价格。蚕茧分好之后,送入烘烤房烘烤,据收购站的负责人讲,这些蚕茧被将运往全国各地。

缫丝

拍摄时间:2010年9月
相机:尼康D700
焦距:44毫米
光圈:F/2.8
曝光时间:1/50秒
ISO:640

抱着对蚕茧收了之后怎么变成丝的好奇,我赶往位于市郊的缫丝厂。蚕茧收到这里之后再次被手工分拣,质量最好的蚕茧将被送到自动缫丝车间,质量次之的送到手工缫丝车间。

拍摄时间:2010年9月
相机:尼康D700
焦距:24毫米
光圈:F/2.8
曝光时间:1/50秒
ISO:800

走进自动缫丝车间,缫丝女工穿梭在轰鸣的车床间,动作快捷,自动缫丝倒基本是以年轻人为主;来到手工缫丝车间,情况和自动缫丝完全不同,整个车间蒸汽腾腾,工人都是四五十岁的女子,手里拿着2根很长的木棍上下飞舞,整个车间像是在指挥着一首圆舞曲。

拍摄时间:2010年11月
相机:尼康D700
曝光时间:1/80秒
ISO:250

在自动化的时代为何还保留了手工缫丝呢?一是原材料的选择原因,二是为了特殊需要的丝绸工艺制作。蚕丝处理现在都变成了自动化,但也不能完全代替手工工作。

做丝绸

拍摄时间:2010年11月
相机:尼康D700
曝光时间:1/200秒
ISO:200

不能用于缫丝的蚕茧被用于蚕丝被的生产,当一捆捆经烘烤压榨的蚕茧从师傅手里被拉成一床床蚕丝被的时候,不由得阵阵惊叹,轻便保暖的蚕丝被可是好东西,还有祛风除湿的功效。

拍摄时间:2010年9月
相机:尼康D700
焦距:10毫米
光圈:F/4
曝光时间:1/60秒

最后,价值不菲的成品生丝将被织成各种华丽的丝织品。望着一捆捆即将运往各地的生丝,亲身感受和记录由蚕到丝的过程,不由得感慨,如何保护和传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就在不久前获悉,南充丝绸经过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合格,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希望这种荣誉能唤醒那些年我们曾经辉煌的丝绸文化。

责任编辑 / 杨静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