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路上全家福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30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王郢 

标签: 户外天空   

滇藏线除了看风景,沿线的民族风情也多姿多彩。 从澜沧江峡谷里的纳西部落,到大理秀美的白族姑娘,再到阿佤山中的原始佤人,一路行走滇藏,按下快门,便能成就一幅西南少数民族的“全家福”。摄影/梁源

十字架下的纳西部落

撰文、摄影/王郢

在茶马古道之上、澜沧江之边,有一个奇特的纳西族村落:盐井。

这里的人们穿着藏装,吃着糌粑,却手握十字架,唱着“哈利路亚”的赞美诗。

盐井的盐

盐井地处昌都地区东南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这里卤水丰富,曾因盐业的生产贸易而盛极一时。

盐井有着悠久的晒盐历史,相传源自格萨尔王时期。格萨尔王与纳西族为争夺盐井的盐田,还发生过一场战争。要从世界盐业史来看,盐井的晒盐方式,也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我跟着一位拎着水泥小桶的妇女,穿过村边小路来到盐田。妇女换上一双布鞋,开始用水泥修补池子。

池田有数层,每层之间由木头支起,从上面渗透下来的水结晶后一条条地吊在顶上。层层之间有只能容下一只脚的小路或是一根木头削成的梯子,我徒手攀上爬下都需要极度小心,不知那些身背盐水的女人是如何练就了飞檐走壁的本领。

穿梭在盐池中,更像是漫步于一个迷宫。向江对岸望去,山崖上的盐田一个接着一个,层峦叠嶂,颇具气势。在阴晴变幻的高原天光下,水声滔滔的山谷更多了一分神奇而灵动的气息。

跟着几个小孩子,我来到一处泉眼。人们就是将这样的泉眼垒石固水后,打造成一处井盐,然后背取卤水至江边低平处围成田,以日光蒸晒,水尽后便形成粗盐,人们再将粗盐背回各家屋项晾晒,便可作为商品出售了。

上盐井土登的家

我到过盐井三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位于上盐井的土登家。土登是专跑芒康到盐井一线的班车司机,个子不高,人很热情,我向他打听盐井的情况,没想到他竟爽快地邀请我去家中做客。

土登家三世同堂,家中有二老,还有四个孩子,一家人过着幸福悠哉的日子。别看他现在尽享天伦之乐,可年轻的时候也非常叛逆。

他跟我说当初为了逃避父母包办的这桩婚姻,竟一个人跑到拉萨待了三个月。后来想到父母年迈孤单,最终还是回到了家乡,跟现在的妻子结了婚,就这么一直过下来,还生了三男一女。而如今对自己孩子的婚姻,他说现在都是自由恋爱,只要他们喜欢就好。

土登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在拉萨读中学,女儿在镇上准备中考,小儿子在镇上读小学,他的外甥则一直在内地读书,现在考上了陆军学院。

如今,盐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去外面读书,考上大学的也不在少数,由此可以看出当地对教育的重视。

虔诚的天主徒

上盐井最鲜明的标志就是村边高大的钟楼和教堂。

盐井天主教堂是1858年由法国传教士邓得亮神父所建,藏式土木结构的老教堂前几年被重新翻修建成了水泥建筑。据说从1858年至1949年,先后有17位外国传教士历尽艰辛来到盐井传教,而上盐井的天主教堂,也是西藏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座教堂。(摄影/桔猪)

盐井奇特的所在是,一个如此偏远封闭的河谷村落,居然有如此多元的文化汇集。这里是纳西族的聚集地,他们基本信奉着藏传佛教;而这里也不乏藏族人,他们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更有趣的是,在一个家庭中,夫妇双方的宗教信仰经常有所不同,土登家的大厅的主位上就一边挂着耶稣像,一边供奉着佛龛,各敬各的神,互不干扰,和谐共处。(摄影/桔猪)

每天早晨,土登的父亲会在佛像前燃香念经,在屋顶的白塔里煨桑,透过弥漫的桑烟,隔壁教堂的白色十字架若隐若现。此时,伴着老人的颂经声,教堂的钟声响起,虔诚的信徒们唱着藏语的赞美诗,开始了一天的祈祷。

藏族姑娘的跨国婚恋

撰文、摄影/王郢

滇藏线上的文化交融,不仅体现在宗教上,连爱情也如此。这不,云南德钦佳碧村的这位藏族姑娘格桑卓玛,就和帅气的比利时小伙上演了一把时髦的跨国婚恋!

佳碧村的特别婚礼

佳碧村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就在这样偏僻的山村,却走出了格桑卓玛这样勇于改变生活的“新女性”。

她曾在北京学习了三年的饭店管理,之后又去爱尔兰学习了一年,后来在昆明的一次偶遇,结识了比利时帅小伙马修,在相恋四年半后,他们在卓玛的家乡举行了一场传统的婚礼。

一场当地传统的藏式婚礼分为送亲和迎亲两部分,大概需要三天两夜。

送亲婚礼由女方举办,但是男方会派出能说会唱的迎亲使者前往参加,送亲婚礼几乎要进行一天一夜,少不了歌舞说唱。待嫁的姑娘出门前,父母要作临行嘱咐,出门时要唱告别歌,此时领头的喜官手中要捧上洁白的哈达,带领着送亲队伍绕柱而歌。

新娘在将要离家时,父亲会当着亲朋好友的面,谆谆教导女儿为人处世之道,而新娘的朋友们此时会奋力阻拦,男方的迎亲使者便要使出浑身解数,突破重围把新娘“抢”走。出门后,送亲使者仍会百般刁难,遇水唱水,遇山唱山,过桥唱桥,以歌的形式提出诸多问题让迎亲使者回答。

迎亲使者要在既定的时间内把新娘带回家,而后再由男方举办一场迎亲婚礼。可是卓玛嫁的是外国人,这个环节就省略了。

卓玛和马修的跨国婚礼

他们的送亲婚礼是从下午开始的。两位新人盛装打扮,当地的婚庆习俗是必须要穿带皮毛的传统服饰,所以婚礼一般都不会在夏天举行。但这对跨国恋人非常特别,选择了炎热的7月行礼。

一位长者的歌唱乃是婚礼的开场,他用歌声劝导小夫妻要勤劳恩爱、幸福生活。接下来还有两位联唱,大意也是劝导年轻人积极向上。最后由大爸爸站起来总结性发言,祝福两个孩子。之后便是在院子里举行的婚宴,小两口挨个给亲朋好友敬上祝福酒。

大约在午夜12点,全场歌声响起,两位新人站起来,伴郎、伴娘和几位婚礼主持者站在一旁,一边大声唱着祝福歌,一边将摆在灶台上的供品传送到供台上。这是一个极其庄重而喜庆的时刻,歌声甚至令人忘记了空间存在,仿佛在经历一段圣洁的宗教仪式。

仪式过后便是通宵歌舞。德钦是弦子之乡,于是弦子歌舞在狂欢中抢尽了风头。一群“美男”边拉胡琴边歌舞,姑娘们也渐渐加入其中,不时有人上前敬酒给舞者,全场好一派热闹景象!

坐在卓玛众多亲人中间,我开始对卓玛的大家族产生了好奇。原来,卓玛家是标准的一妻多夫的藏族家庭。她有三个爷爷一个奶奶,三个爸爸一个妈妈。

三个爷爷中一位已经早逝,她的小爷爷年轻时做过土匪,脾气火爆,尤其是喝了酒之后。据说当初他对卓玛的奶奶一见钟情,在一个月明风清之夜带着几个人跑到她的村子,把她抢了回来,成就了一段佳话。

卓玛的大爸爸是现在的一家之长,夏天他住在村子的夏季牧场,这次为了女儿的婚礼专程赶回家中。在这样的家庭里只有最长者才被孩子们称为爸爸,其余的都叫叔叔。

卓玛的老公马修一家的出场是非常有戏剧性的。当他带着十几位穿着吊带背心的外国老太太和因为好奇而戴着红军帽的外国老头进村时,全村人都惊呆了。其实,村里的人们早已对外国人见怪不怪了,但一下子涌进包括朋友在内的四十多位外国人,还是鲜有的奇观。

马修的亲人团由父母和妹妹以及妹妹的好朋友组成。作为一位资深的红酒专家,马修的爸爸在昆明花了七千多元买了几十瓶香槟带了过来,他们对自己的儿子能娶到卓玛这样美丽的藏族姑娘非常自豪。

普米一家人

撰文、摄影/袁蓉荪

在云南兰坪县通甸镇上水俸村的木楞房子里,生活着一户普通却不平凡的普米族人家。

普通,是因为他们过着与千千万万的普米族人一样简朴的生活;不平凡,是因为家中的女儿李东梅(图中后排右二)肩负着传承和传播普米族文化的重任。

质朴生活

普米族是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只有33600人,想想还不如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人多,但他们却有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特有的“移民”文化。

根据史料记载,普米族的先民是原来居住在今青海、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游牧部落,后来沿着横断山脉逐渐向温暖湿润的川西南迁移。公元13世纪中叶,一部分人被征召入元军,随忽必烈远征云南,从此开始了农耕生活。

但是千百年过去了,一代代普米人始终怀恋着故土。时至今日,普米族仍旧保留着诸多游牧部落的生活习俗,家里都要喂养牛羊,连女孩子也能轻松背上几十斤的草料去喂食。

除了横断山脉的兰坪老君山一带,普米人还分布在宁蒗、丽江、中甸以及四川的盐源、木里一带。在川西、滇北这些深山中生活,他们过着非常质朴的生活,用时下时髦的话讲:他们很是“低碳”,连做饭也还是野炊式的方式。

我走进他们家的厨房,看到李冬梅和妹妹正在做她们爱吃的面食。当地的面食通常有烤制和煮制两种做法,但是她们更喜欢把面和好,直接在柴火边烘烤,香甜可口。

连一家人的生活用具许多都是用木头和竹子制成的,非常纯天然。

为了款待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姐妹俩做了一桌丰盛的美食,有烘烤好的面饼、荞麦饼、猪膘肉和老腊肉,还有自酿的米酒。

普米文化的使者

普米族人喜欢弹奏四弦琴。与李东梅同为文化教员的帅气小伙子,在院子里为我们弹奏起来。“四弦”音质优美,能演奏出不同的曲调,是普米人吉祥幸福的象征。

其实,不止李东梅家,在普米山村的田间地头,常常都能听到纯朴悠扬的四弦琴声。据说,这还是普米族小伙子向姑娘示爱的“武器”。

弹口弦也是普米族文化的一大特色。奶奶弹的口弦非常好听,东梅时不时也要陪奶奶一起弹口弦。

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民间文化,曾经创作了《黄土高坡》、《同一首歌》的音乐人陈哲发起了“土风计划”,普米族的音乐是他主要的保护对象。李东梅被幸运地选入普米族传承小组作文化教员,教乡亲们学习普米族的传统文化。

“锦”绣大理

撰文、摄影/袁蓉荪

许多人都去过云南大理,也到过蝴蝶泉,却鲜有人知道蝴蝶泉边有个周城镇,这里有最灵气手巧的白族姑娘,也有着最考究的白族扎染工艺。

织锦的故乡

周城镇是一个较大的白族聚居村落,有1500多户人家,村中的白族妇女尤其擅长扎染,这里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有扎染之乡的美誉。

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叫绞缬染,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

随便走进一个小院,都可能看到妇女或老人在院子里扎缝着布料。大理扎染全靠手工制作,要经过手工绘图、扎缝、染漂、扎花、碾平等工序制作而成。

传统扎染的染料,都是用天然植物板蓝根制成,颜色沉稳,经久耐看。

白家巧手

扎染布料一般用土布或者绸料,所以这里的老人都可以做一些拆绳线、晾晒这样的活。老人们可以一边干活,一边天南海北地拉拉家常,悠然自在。

着了色的花布在染缸里染好后,要用石头压在清水里泡几天。

拆开绳线,晒干以后,扎染的全部工艺就完成了。每家做好的布品,会在门外开个小店,卖给过往的游客。买一块艳丽的花布带回家,仿佛能够把白族人阳光绚烂的生活也一同带回家。

傣式“新年”

撰文、摄影/袁蓉荪

傣族人怎么过新年?泼水!

泼水节可以算是云南最家喻户晓的节日。在滇藏线途经的西双版纳地区以及周边的德宏自治州,都能见识到这样的“傣式新年狂欢”。

傣族人家

西双版纳的游客太多,于是我选择了德宏州去看看傣家的寻常生活。在州政府所在地潞西市芒市风平村,我拜访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傣族“女强人”方桂英的家。

她非常能干,曾经作为傣族的代表,前往昆明和北京参加会议。她和丈夫在家中经营了一个傣家乐,和儿子一家过着幸福而平静的生活。

聊得正尽兴,年逾50的方桂英还为我们跳起了传统的孔雀舞,真是身姿敏健、优美动人。

泼水!跳舞!

在云南盈江县弄璋镇飞勐村,我终于遇到了闻名已久的泼水节。泼水节又称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这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力最大的节日。

泼水节期间,群众性的歌舞活动热闹非凡。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人们跳到兴高采烈时,还会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原来他们在喊“水、水、水”!

翩翩起舞的姑娘们,对从天而降的幸福之水,会以更加激烈的鼓点应和起来。

象脚鼓舞本是傣族男子的舞蹈,但在这里,姑娘们也敲击着象脚鼓翩翩起舞。象脚鼓因挎着形似象脚的鼓起舞而得名,是傣族舞蹈的主要伴奏乐器。每当节日盛会,人们便从各村寨赶来,跳起矫健、浑厚的象脚鼓舞。

可以说,哪里有象脚鼓声,哪里就有欢乐的傣族人。

火红的“彝人制造”

撰文、摄影/袁蓉荪

不同于凉山、黔西一带神秘凝重的黑衣彝族,滇藏线经过的巍山彝族则是红彤彤一片。这里的姑娘们穿上历时数年“制造”的锦衣华服,真是美不胜收!

爱美的彝族

云南巍山县大仓镇新胜村委会啄木郎村是一个居住着几十户人家的彝族山寨,由于地处大山深处,要驱车数十公里的乡村土路才能进入,所以这里至今保存着比较“原生态”的彝族文化传统。

和我们要从小念书一样,这里的彝族姑娘从小就要学习刺绣缝衣,不会做衣服的女孩子会遭人排斥,甚至嫁不出去。

在巷子里,看到两位姑娘正在梳妆打扮,原来是想让我为他们拍照。她们说自己的这一身衣服是未来的嫁衣,她们从小开始学习刺绣,也是为了能亲手为自己打造一款靓丽的嫁衣。

美女吃在街头

漫步在县城中,时不时看到街边小吃摊位前一排排整齐的彝族姑娘,原来美女好吃街边美食在哪里都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另外,我注意到县城的彝族姑娘与村庄里的着装不太一样,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里每一个乡的彝族服饰都不尽相同。

热腾腾的蒸米糕是这里的彝族美女最喜欢的小吃。古城、美女、美食,这一趟寻访彝人之旅不虚此行!

佤人:以牛为神

撰文、摄影/袁蓉荪

有一个喜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抽旱烟的族群,生活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的阿佤山中,这就是仅有35万人口的佤族。

在佤人的心目中,牛是崇拜的偶像,牛头骨则被视为富有的标志。

“空中”瓦寨

云南沧源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该县的勐角乡翁丁古寨是佤山群落中最独特的山寨,佤语“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

翁丁寨保留了佤族原始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这里传承了四千多年的独有的佤族文化,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佤族原始村落。

佤族的民居与傣族有几分相似,由谷草和竹子搭建,采用架空的形式来“隔离”潮湿的地气,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房内的陈设非常简单,没有桌椅板凳,以木板当床,以木头为枕,没有被褥,仅以棉毯或麻布单做被盖,和衣而睡。

传统的祭祀仪式就充分反映了佤族人对牛的崇拜。传统的祭祀活动除了杀鸡和杀猪外,还要进行特有的剽牛活动。届时,全寨人会聚集在一起,由捐牛的主人来主持仪式,他会手持长柄铁剽刺进牛的心脏使其致死,而后把牛肉均分到各户祭祖,牛骨归主人。

翁丁寨中的牛头、牛头桩、寨门、木鼓房、寨桩等都保存完好。没有祭祀活动时,孩子们便在这里玩耍。

沧源县糯良乡贺岭行政村公播自然村佤寨的佤族乡亲,正准备去寨子中心参加表演。这里的妇女特别喜欢抽旱烟,而嚼槟榔则是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平时劳动或闲谈时,他们口中都要嚼一块槟榔。

木鼓舞

木鼓是佤族的通天神器,佤族的节日都与木鼓有关,每年农历11月,佤历的1月会举行迎新水节,头一杯新水,要先敬奉于木鼓。农历8月12至16日欢庆新米节,第一碗新米饭,也要敬献给木鼓。

佤族人认为木鼓是有神性的,敲击木鼓,便是佤族与神灵之间的交流。寂静的阿佤山老林中,咚咚的木鼓即是号令,此时,佤族同胞们会点燃篝火载歌载舞,敲击木鼓,声声震天,魔巴(祭司)开始诵经,为佤人祈求幸福。这便是佤族最有特色的舞蹈——木鼓舞,曾在国内外的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大奖。

木鼓的身上绘有色彩绚丽的太阳、月亮、星斗、牛头、人像等图案,这些都是魔巴们的即兴创作,他们在祈祷时念念有词,口嚼槟榔汁涂抹于鼓上,画作便这样挥洒而就。

彪悍英俊的佤族小伙子正在表演手持长柄铁剽刺牛的剽牛仪式。


每个佤寨都有一个木鼓房,珍藏一大一小两个木鼓,大者为母,小者为子(另说大者为母,小者为公)。大木鼓是母性的象征,是佤族心中的女神。

责任编辑 / 宋歌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