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中的浓妆重彩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02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王福春 

标签: 户外天空   

东北的冬天,是冰天雪地和热炕头;东北的新年,是杀猪菜和大秧歌。在一片雪白的冬季,东北人用最浓烈的颜色,迎接新年的到来。

冰天雪地

黑龙江牡丹江的雪乡,是东北最冷的地方之一,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6度,无霜期不足3个月,历史上最低气温达零下53度。这里一到九月就开始下雪,可以持续到来年六月份。

有时下大雪三天三夜不停,大雪封门,早上起来推不开门,只能用脚踹。房顶上积雪达一米多厚,树上挂满雾凇,整个世界一片雪白,如童话世界一样。

“五月端阳冰不化,八月中秋雪满山”的冬天给雪乡人提供了“天然冰箱”,做好的食物可以直接放在外面冷冻。

猪肉分解成小块冻上,用雪埋好,外面泼上水,冻上一层冰。要吃的时候刨开一个大窟窿,把冻肉取出来后,再用雪埋好、泼水冻上,这是雪乡特殊的保鲜技术。

厚厚的冰雪,除了冷藏食物,还能用来清洁衣服。为了御寒,当地很多人穿羊皮袄,清洗的办法就是直接放到雪地里,用雪来回揉搓,就能去掉污泥,还能保证羊毛不受损。

办年货

东北人对过年极为重视,置办年货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在雪乡,到了年底就会有卖年货的摊位,对联、福字、灯笼样样都有,无论买不买,大人孩子都要凑个热闹。

由于雪乡地处林区,冬季交通相对不是很便利,不过为了采购年货,当地人也会不辞辛苦驾着雪橇出去采购。

新年大餐

东北农村过年很讲究,一家老少吃个团圆饭,要做足各种菜式,象征日子越过越旺。过年自然少不了饺子,包饺子也有说道,比如,白菜馅“发百财”,芹菜馅“勤发财”,韭菜馅“永久发财”。在包饺子时还将硬币包在里面,谁能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就预示着来年谁有财运。

杀年猪是过年的象征,每逢年终的农历腊月初八,各家陆续开始杀年猪,直到正月才结束。在过去,孩子们特别盼着杀年猪,能吃上肥肥香香的猪肉炖粉条。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杀年猪对人们来说,更多的是体验一种年的氛围。

由于天气寒冷,东北冬天新鲜蔬菜较少,人们会把菜晾在屋外,或者储藏到菜窖。这样储存的菜,能够吃一个冬天,不过随着暖棚普及,在东北吃新鲜蔬菜也不难了。

过年讲究吉庆有余,鱼是餐桌上不可少的一道菜。气候虽然寒冷,但是牡丹江、松花江等一些沿江地区照样可以捕到鱼。

大秧歌扭起来

扭秧歌是东北过年不可少的娱乐活动。东北大秧歌不仅仅是秧歌,还包含了耍龙灯、摆旱船、踩高跷、扑蝴蝶、打花棍、二人摔跤等多种形式。

大秧歌制造了吉庆祥和的氛围,每逢年节,山区农村会自发地组织秧歌队。一到正月,秧歌队就走村串屯进行表演。

秧歌是下里巴人的艺术,扭秧歌的人穿得花花绿绿,抹着红脸蛋,挥着红绸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可是在东北人眼里这也是种美,美就美在,它跟东北人一样,土得可爱,土得真实直率。

【黑龙江雪乡攻略】

交通

前往雪乡,可以从黑龙江牡丹江和哈尔滨两个城市出发。牡丹江去雪乡180公里,每天有一趟班车,票价每人25元—30元,14:00发车,5个多小时到雪乡。如果自己包出租车,需要500多元,包中巴19座位需700元,进雪乡要收取60元门票。

从哈尔滨去雪乡280公里。自驾可以走“哈尔滨—五常市—三合镇—向阳镇—沙河子镇—奋斗林场—东方红林场—雪乡”这条路线,比较便捷。租面包车每人150元,一般需5—6个小时。

住宿

雪乡有137户人家,随着旅游发展,当地几乎家家都是家庭旅馆,每天可容纳4000多人。“雪乡第一家”条件比较好,吃住经济实惠,服务质量也好,摄影人都愿住他家,平时每天食宿共80元,春节期间价格180元。“雪乡第一家”主人刘明文,电话:0453-7410870/7410726。

除了家庭旅馆外,当地还有不同价位的酒店,巴洛克酒店为五星级,每天1880元,春节期间必须提前电话预约。

饮食

雪乡以东北菜为主,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磨菇、粘豆包、冻饺子等。这里的猪都是自己家养,猪肉比较香,在城里吃不到。

风俗

过年习俗和东北其它地区一样,杀年猪,包饺子,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红灯,放鞭炮等。

雪乡有二人转剧场,可看到原汁原味的乡土二人转。

周边游

在雪乡可以看日出,还可以进行丛林穿越,穿越需要请向导,一般向导费用是50元左右。

如果时间充足,逛完雪乡后,可以游览长白山、牡丹江和雾凇岛等景点。雾凇岛距离吉林市39公里左右,可以先到达吉林市,然后包面包车前往,单程需200多元,也可以乘坐公交车,票价10元。下车坐三轮车去韩屯5元。家庭旅馆不包吃每天40元/人,胡丽梅旅馆比较大,可住80人,电话:13596245513。

特别提示

雪乡雪季比较长,最好的时间是1—3月,不过春节人太多,3月时雪最厚,天不冷,人也不多,适合摄影创作。

去雪乡要注意保暖,要穿厚一点的羽绒服,戴棉帽子、棉手套,还要穿高帮的防滑鞋,另外由于雪地反射紫外线,太阳镜也是必备的。如果要拍照的话,手电筒也需要配备。

在极冷的情况下,最容易冻伤的是手指、脚趾、耳朵和鼻子。耳朵在冻坏之前,有一种针扎一样的瞬间痛感,以后什么感觉也没有了。这种情况下,最怕进屋受热,或用热水洗。应急办法是在室外用冷雪擦来缓冻,以冷治冻。

除了人怕冻,相机也怕低温,寒冷的情况下快门容易失灵,特别是数码相机,最好选择机械相机,如尼康FM—2、哈苏503CW。相机要多带备用电池,拍完后迅速把相机放在怀里保温。相机遇热后镜头会立即结霜,在进屋前,应把相机镜头盖好,最好用塑料袋把相机密封起来,放在摄影包里。

【摄影师简介】

王福春,自由摄影师,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拍摄大量纪实照片,拍有《火车上的中国人》、《黑土地》、《东北人家》等专题,作品曾多次获奖,在国内外数次参展。

责任编辑 / 王丽晶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