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时光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黄建国 何亦红 

标签: 德钦县   户外天空   

梅里雪山西坡一个叫察瓦龙的地方,有着一些常年徒步翻山给村民送信的邮递员。有一年,我同邮递员一起,去那里翻山越岭。

翻山越岭邮递员

牛牛是一名邮递员,常年往返于察隅——察瓦龙——各个村庄之间。还记得田壮壮的《德拉姆》里那个骑自行车的邮递员吗?不过现在,察隅至察瓦龙已经通车,之前去察隅取一次邮件往返要14天,现在摩托车一天就能到。

而各个村的信件就需要他们徒步翻山送到。送信的季节性很强,每年1月和5月山上雪很大,有时甚至会没及胸口。20多岁的索朗曲旦也是乡上的邮递员,“最难的一次,我差点死在山上。”他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和我们说,随后把绿色的邮包绑到骡子背上。

我们就循着邮递员们的足迹,开始了梅里雪山的西坡徒步之行。

背面的风景

西藏东南端的察瓦龙,已不是《德拉姆》里两个藏人打马而过的西部荒凉小镇的模样了,中间砂石路的两侧新建了很多商铺,略显繁华,是梅里雪山外转经的必经之路。

交通枢纽察瓦龙分别通往云南的丙中洛、西藏的察隅、昌都、左贡。轮毂溅满泥浆的越野车队,刚刚从墨脱穿越过来;正在将车打包的自行车队,是从六库骑行过来的,他们正准备翻越前方的达古拉垭口;而我们的路线与所有人不同:从这里徒步直插到杂西村。

就这样,我们准备了徒步途中所需的食品,租了几匹马,让马驮上行李,进山了。大约走了5公里的沙石公路,穿过一条“小河”,就开始正式上山了。

这样的山路,是我们进山的开始,也是一路外转经常需要走到的路。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Z型小道,一点一点上升,不停地爬啊爬,一爬就是14个小时。

这一路是欣赏梅里西坡,也就是梅里雪山背面的好时机。卡瓦格博的正面,其顶部是很尖耸的,而背面则线条舒缓许多,如同一个巨大的圆筒冰激凌。

在山间低矮的灌木丛中迂回寻路,缓慢地拔高海拔,上升几十米就能俯视察瓦龙所在的河谷。“察瓦龙”的意思是“干热的河谷”,海拔只有1930米,是外转经路上最燥热的一段,这里即使冬天温度也很适宜。两山挟制下的怒江在谷底台地急速奔流,轻薄的云雾漂浮在一侧的山间,不远处龙普村笼罩在云雾中。

转经,即绕神山一周。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心中,一生中必须绕卡瓦格博转经一次,才能在轮回中免遭堕入地狱之苦,即便在转经途中死去,也被视作再生有福,灵魂甚至可以抵达极乐世界。经过跋涉风尘仆仆的藏族同胞们在路边歇脚,打量着路上过往的各色外来客。

那久垭口

经过6个多小时不停地艰难攀爬,我们从海拔2000米上升到3200多米,连绵起伏的雪山近在眼前。

到了海拔3620米的那久垭口,卡瓦格博背面豁然展现于眼前。整个背部形成一个巨大而展开的扇形,山峰和冰川在阳光下闪烁,扇面呈现很有质感的皱褶。雪山不是一成不变的冰封的凝聚物,它总是处在变化中,时而披上面纱时而揭开面纱。

在蓝得让人窒息的天空衬托下,我们顿时没有了语言,只有不停地叫。遥望卡瓦格博,神山啊,途中一切的劳累,在见到你的那一瞬间,顿时完全消除。

那久垭口是个很宽敞的草甸,经幡在风中寂寞地飞舞,马匹被放开在地上撒欢打滚。草甸中央的一棵神树,被当地人认为是卡瓦格博拴马处,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周围村庄的藏族同胞都牵马前来朝拜。当日他们将着盛装,骑马翻山到这里,围绕神树转三圈。

山间密布大杜鹃树、梨树,想必待到5、6月份一定是山花烂漫。山柏树、红松穿插其中,撑出一条漫长阴翳的小径。山路泥泞,混合着未融的残雪,不时有凸起的尖石,湿滑不堪。过了第二个平坝,忽遇一普通的石块横亘路上,人马须抬腿跨而前行,周边挂满五色经幡,此处为传说中梅里雪山的大门,旁边还有一个二十公分的凹陷,是卡瓦格博的马蹄印记。从这里开始才真正进入梅里雪山的范围。

山中的袖珍王国

杂西村是我们的终点,这是靠近梅里雪山背面冰川最近的地方。杂西村仅有四户人家,与德钦飞来寺分别处在卡瓦格博的东西两面。飞来寺观景台上人潮涌动,而在杂西村,可以静静独享卡瓦格博的美景。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徒步,我们到达的时候已是傍晚,雪峰被夕阳染红,侧面飘来的云朵如同一袭飞逝的红纱巾,半掩住了山脊。此时的卡瓦格博一反日间的威仪,显出温和的一面,柔美得令人心碎。

村庄被三座雪山环绕:布穷松吉五说、扒巴念牵久卓、果日色归那布。整个村庄所在的平坝中都泛着温暖的余晖,中间是一座大型的经幡阵,有说法是围绕其转十三圈就等于外转一圈。

我在山坡上坐下,遥望着卡瓦格博,它是这么近,却是永远隔着无法到达的距离,那是一条通向内心的路,漫长而遥远。

神山一瞥

神山仅给了我们短暂的一瞥,次日雨雪纷飞,山顶整个湮没在浓雾中,一条细长的带状云浮于山腰,当地人称其为“献给卡瓦格博的哈达”。

离开

村长家的火塘边,索朗曲旦的民歌一首接一首,嗓音如雪山般清亮。他不但是名邮递员,其实也是远近闻名的歌手,在冬季不送信的时候,他就去察隅的朗玛厅唱歌。望着窗外的雨雪,他嘱咐我们给拍的照片一定要在11月18日之前寄到,那会即将大雪封山,再去取信就要待到次年的5月份了。

梅里西坡行笺

从察瓦龙至杂西村不到二十公里,但徒步却需要十几个小时。长途跋涉到察瓦龙后,建议先在察瓦龙休整一下,察瓦龙镇上客栈很多,推荐路口的朝圣者客栈,主人名叫西绕,电话:13628942571。他家客栈的院落里视野很好,站在半人高的厕所里,就能看到山谷底的怒江大拐弯。

如果和我们一样要前往杂西村,最好找一个向导,可以联系邮递员索朗曲旦,他住在距离察瓦龙五公里的任朗村,电话0894-5934050,13549043926。

察瓦龙是梅里雪山外转经的必经之路,如果外转经找向导,我推荐德钦查理通村的阿钦布,他的电话是13988781381。

察瓦龙平均海拔2800米左右,日照充足,转山、徒步都需要做好充足准备。

摄影师

何亦红,国内较早期的背包客,曾徒步新疆罗布泊、夏特古道等地,也到过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匈牙利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自驾、旅行,主编出版人文旅行图书《指尖上的旅程》。

黄建国,网名逍遥黄老邪,沉迷摄影二十余年,同时探险、穿越、登山,有丰富的户外拍摄、野外生存经验,给自己的定位是“摄影中的登山人、登山中的摄影人”。

摄影师手记

卡瓦格博峰藏语为“雪山之神”,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传说是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的八大神山之首。所以每年的秋末冬初,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的大批香客不惜千里迢迢赶来朝拜。梅里雪山的雄伟和美丽也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然而由于其复杂的地形和变幻莫测的气候,至今仍是无人成功登顶的“处女峰”。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可以登顶这座神山,有这一趟已然安心。

责任编辑 / 吕颖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