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中窥人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6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李星 

标签: 泸州市   风景物语   

依稀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木板门背后总是静静立着一把殷红的油纸伞。那是当时几乎很多人家都有过的、最简单实用且缺一不可的生活用具。这把伞也像那个时代特有的符号和标志,撑在每个人朴实而温暖的心里。无论春雨潇潇、秋雨绵绵,湿漉漉的雨巷深处总是如浮动的暖阳,点缀在我们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里。

古朴油香

怀着这份亲情一般的美好,我终于有机会来到四川长江、沱江环抱的泸州分水岭乡,亲身感受和领略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油纸伞制作文化。

走近最具代表性的泸州油纸伞第六代传人毕六福分水伞厂,眼前是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宅院子,竹木彩线、伞花斗艳,味道古朴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桐香,毫无现代工业气息。

泸州制伞业起源于明末清初,其生产制作历史与泸州酒香齐名。而这一宝贵的传统技艺能扎根于天府之国,除了有一代代甘愿为之传承的守望者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这里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带,四季雨水丰富,又紧邻“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7万余亩翠竹可谓竹的海洋,清风摇曳、竹影婆娑,同时这里还是国内桐油的主要产地。

伞下的微观世界

油纸伞曾鼎盛一时,小小的分水岭从事油纸伞业的匠人多达一千余人,几乎“家家都有制伞匠,户户都会编伞线”。

泸州油纸伞每把由36根伞骨构成,全部选用海拔800米以上和生长周期3年以上并且朝阳的深山楠竹,因为这种竹韧性大、弹力强。伞杆选用深山水竹为原料,辅以岩桐木、桐油、皮纸等材料制成。

伞面制作也有讲究。其中,最具特色的制作技艺是利用油水不相容的原理,采用古老的传统手工石印技法制作伞面图案,印好后刷上特制的桐油,生态环保。

另一种是满穿伞,即用五色丝线穿,渡二千多针,竹跳开关,一片双档,堪称伞中绝活。

据说制作一把伞,从开料到完成要经过锯托、穿纹、网边、糊纸、扎工、幌油、箍烤等90多道工序,使用上百种工具,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需要半个月。

最后达到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5级风行走不变形的效果,才算合格。

留影飘香

古往今来,油纸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油纸与“有子”谐音,寓意多子多福;伞架为竹,寓意节节高升;外形为圆,寓美满团圆;桐油工艺,镇宅辟邪。因此,这把小小的油纸伞总能唤起人们那一份不能搁置的情怀。

每当我走过这青砖黛瓦的古镇,总会不由地想起许仙白蛇“断桥借伞”的经典故事,也曾忆起小城雨巷中走来丁香一样唯美柔婉的姑娘,脑海中也会浮现出陈逸飞画中那伞下女子心随弦走、意伴音飘的画面。

行笺

【交 通】

分水岭乡油纸伞厂位于川黔交界处的泸州,离城区不远。抵达泸州后,在兰田汽车客运站乘坐至分水岭乡的客车,4元/人,一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分水岭车站,下车后沿金凤路走到98号,这里就是油纸伞厂。游客可以参观制伞工艺,也可以购买油纸伞。

【食 宿】

油纸伞厂距离城区近,因此当天可以往返城区。住宿可以选择城区的各种旅馆、酒店,非常方便。四川小吃非常著名,泸州也不例外。泸州的小吃有黄粑、猪儿粑、伦教糕以及荤豆花、酸菜豆花等。

【周边景点】

泸州附近其它景区多,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去宜宾游览蜀南竹海,或是去自贡参观恐龙园和仙市古镇等。

摄影师简介

李星,专注于川西风光民俗摄影,摄影作品在全国性影展影赛中多次获奖;热爱自然,热爱高原,梦想有双隐形的翅膀,让生命自由飞翔,用镜头与笔墨为伴,凝望花开的时光。

责任编辑 / 吕颖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