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的曼妙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9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吴志伟 

标签: 环游世界   户外天空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没有哪个国家会像印度一样,赋予食物如此强烈的色彩与意蕴。不论你喜好与否,印度的美味如同你在这里感受的所有事物一样,让人在澄净与浓烈中徘徊不定,爱恨交加,极尽缠绵。

推荐人

吴志伟

推荐地点

印度阿姆利则

旅程费用:5000元人民币以下

推荐理由:印度北方最重口味的美食,特别是阿姆利则金庙中的共产主义免费大餐和顶级水晶餐厅的奢华美味

人均消费:金庙大餐免费,水晶餐厅人均费用在1300卢比左右(150元人民币)

晕菜之地


广袤富饶的印度,在我看来或许是世界上最复杂多样的国家。这里人口多、物产多、阶层多、宗教多、文化多、色彩多……所以美食的味道和类型实在是让人沉醉而又迷惑。即便是你只是品尝了一碗喷香的大米饭,你都会在米铺里彻底陷落,什么钻石米(Diamond)、白金米(AKN)、黄金米(GRM Jaya)……颜色多样,口感不一,滋味不同,让人非常“晕菜”。



去过印度的人都知道,印度菜的口味较浓,且越往北部,越是重口味。而当我抵达印度北部阿姆利则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吃饭,就先赶到了印巴边境的瓦赫加边境口岸看国门关闭仪式。两国的仪仗队军服的头饰把仪仗兵装饰得活像好斗的公鸡,仪式时间一到,仪仗兵同时从各自的出发点踏着高抬腿、迈着夸张的大步冲向对方的国门,气势汹汹得似乎双方就要撞上,却又突然在边界线上“急刹车”,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边境上的冲突真是一触即发。

就在怒气冲冲的吼叫、敬礼、握手等仪式后,印巴双方各自降下自己的国旗。如此这般的“斗气”活动天天在边境上演。虽然双方的士兵都是锡克人,但现实的对峙就是如此。



不过,即便在领土问题上有冲突,大家在“印度飞饼”上却没什么分歧,且不管在印度的任何地方,这种跟新疆馕一样的饼随处可见。

印度的饼名叫“加巴地”,堪称美食中的手工艺品。做饼时,先要利索地和好面,接着捏成一个小面团,擀几下之后,便放入小平锅中加热,当平锅中的饼有点起胀的时候,烤饼师傅就会熟练地把它拎出来,一下子扔到旁边去。而这种烤饼的锅据说就是郑和下西洋时流传下来的,可惜印度人没用来做菜,翻过来烤饼了。

共产主义美食


到了阿姆利则,就不可能不去这里的锡克教圣地——金庙。天色刚一泛白,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朝圣。锡克教既不是伊斯兰教也不是印度教,而是两种宗教的合体。锡克教徒不允许取下头巾和剪头发,任何进入金庙的人都要求扎头巾或戴帽子,并赤脚走过净化池才能进入。他们的饮食和禁忌独具一格,被认为是“勇士的民族”。

宏大的金庙不是盖的,不但用黄金覆盖成金顶,连所有朝圣者的吃喝住行都全部免单,让人心神震撼。成千上万的人涌入金庙,自己动手当义工为他人服务,同时也享受着神所带来的慷慨恩赐,我立刻下决心要体验一番。恰好当义工时被分到了热气腾腾的大厨房,印度的厨房就像一个超大的胃,里面什么味道都热烈无比,我当即受不了大锅和咖喱的强烈刺激,主事的人说,你想干嘛干嘛,不必勉强在厨房里帮忙。


许多女人、老者以及不喜吵闹的人都在另一个地方处理着食物原料。我一进来,一个红衣女人递给我一块木板,于是也掏出随身携带的军刀,加入了切洋葱的行列。在这里,所有的人都公平地劳动,公平地进食,于是我也开始学习他们的刀法,学习公平。但是十分钟后,洋葱的气味开始不公平地冲击我的眼睛,女人们哈哈大笑,一个老者拍了下我肩膀,指了指眼睛,示意我最好去切切胡萝卜,于是一切OK。

所有的人都拿小刀慢条斯理地切着原料,我非常想找到一把大刀来提高一下生产效率,结果发现是徒劳无功的。用这样的速度切原料,我除了觉得肚子饿得比较快之外,实在不觉得有其他的效果。但是印度人民都不着急,大家淡定地干着活,似乎一点饿的感觉都没有。


5万多人汇聚在宏大的金庙等着吃饭,要赶上绝对是一个系统工程。盼星星盼月亮地盼到能开始排队,大部分人在地上铺上张芭蕉叶子就等着别的义工来送饭,简直跟神仙一样。我还是跟着拿了个不锈钢的托盘,饥肠辘辘地开始了排队。



终于开饭了,分饭的义工提着大桶过来。吃的套餐里面,先是米饭;然后是一大勺混搭了无数香料的咖喱调味菜,香味浓烈,五味混搭;还有一点乱炖豌豆、酸辣的泡菜,以及一张泡汤喝的烤饼。我实在是饿了,立刻开动起来,如果你口味比较重的话,一定会喜欢这样香气馥郁、冲味十足的印度大餐。



吃饱喝足,准备交餐盘,结果发现所有人吃得都比我干净。一打听才知,在金庙用餐,讲究的就是要吃得干净,不能剩下,这可是金庙的死规矩,是不能违背的。其实不管多好吃的饭菜,都还是有异国他乡的游客表示吃不惯,甚至要吐,可规矩是不能坏的啊!大家只好劝着说,亲,先吃下去吧,吃完了再出去吐也不迟啊!

浓烈之魅


从金庙而出,游走在阿姆利则的街头,我才真正开始审视到印度美食的本色。不论是菜市场还是路边摊,水果、香料都被摆放得五彩缤纷,浓烈异常,诚如印度美味所呈现出的绝妙特色一般。而这些香料,竟然就是印度美食中的主力军,也是中世纪的欧洲商人不惜用黄金、白银前来印度进行交换的东西!

让我感觉怪异的是,这些食物和调料都如此炫目,但一做成印度菜,就彻底变了个样,成了人们完全不认识的东西。而这一切,都是我在阿姆利则城内最高档的水晶餐厅所感受到的。

布里安蜜(音译),一种极其坑爹的印度主食套餐,混搭之王。布里安蜜会根据不同的宗教信仰来放进不同的肉类,或者干脆不放肉(印度一些教徒是素食者),以达到印度各民族大团结的惊人效果。根据其配入的肉可分为鱼布里安蜜、鸡布里安蜜、牛布里安蜜等等等等以至于无穷,香料之多也直逼恒河之沙。可当菜端上来的时候,我总会禁不住大声问“鱼哩?”、“鸡哩?”,餐馆侍者也只能说:肉都埋在饭里面了,扒开饭您就看见……亲,您觉得是不是很魔幻?(印度餐馆侍者常用Amazing这个词回答我)
咖喱鱼,这是印度餐馆最常见的菜。表面上是看不出是啥——除了咖喱。但,只要用勺往咖喱汤汁里一挖,你想要的东西就冒出来了。这款菜也可以百搭成无数种主菜:咖喱鱼、咖喱鸡、咖喱牛、咖喱羊、咖喱XXX……
水果沙拉饭,上冷下热,上甜下咸,挑战人类想象力极限的巅峰之作。常温状态的水果自不必说,香蕉、甜瓜、石榴等水果成堆放在中层,上层令人惊诧地铺着白巧克力丝;水果沙拉下面,堆砌着热乎乎的各色“布里安蜜”——米饭,米饭里面还可以根据你下的单埋进鸡、鱼以及羊等肉类。吃起来,整个是又甜又酸又热又冷,让人在感受美味的同时大跌眼镜。

在水晶餐厅,一口气把菜点多了。除了上面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菜,这一副套餐倒让我品尝起来颇有熟悉之感。仔细一品,不正是我在金庙中吃过的大餐么?一张烤饼盖着咖喱和汤,酸辣的泡菜精致无比,在华丽的餐具内显得别有情趣。与金庙的免费大餐相比,同样的饭菜,这里的精致百倍,价钱也的确昂贵百倍不止。

为品尝印度的滋味,我这一顿足足点了有十个人的量,实在是消受不完。于是打包离去,再次重返金庙,将这些精致美好的食物分给了长期居住在那里的善众们。欢喜的人们又一次感受到美食带来的满足。哲学家罗素曾说,“参差多态乃是世界幸福之本源”。而印度美食的这种妙曼混搭,不正是让人们幸福的重要来源吗?

行笺

【交通信息】

从德里去阿姆利则的火车就只要200卢比(约25元人民币)。不过,往返阿姆利则有可能遭遇各种没有票,着急了可以到汽车站去坐大巴。从阿姆利则返回德里的空调大巴每天两班,早上6点和下午1点,先到有座,450公里能开11个钟头,中间各种上下各种停,每人325卢比(约40元人民币),很便宜但真的很慢。

【交 通】
去印度要瞅准廉价机票的机会,亚洲航空不定期会推出超级幸运价:1500元广州—吉隆坡—德里双程机票,这样的机会抵死也不能放过;南方航空有时也会有三万英尺高空降落的馅饼:1800元广州—德里双程机票。即便不等天上的馅饼,双程前往印度的机票也就在3000元左右。

抵达印度后,从德里去阿姆利则的火车就只要200卢比(约25元人民币)。只要抵达阿姆利则后就算找到组织了,火车站有免费交通车去金庙。

不过,往返阿姆利则有可能遭遇各种没有票,着急了可以到汽车站去坐大巴。从阿姆利则返回德里的空调大巴每天两班,早上6点和下午1点,先到有座,450公里能开11个钟头,中间各种上下各种停,每人325卢比(约40元人民币),很便宜但真的很慢。

【住 宿】

阿姆利则金庙内提供免费食宿,只要跟着人们当义工就行,人们不会计较工作量,来去都很随意。周边也有一些免费提供的旅馆,规模很大,虽然不要钱,但很多人离去时都会根据经济能力给予捐赠,不过这完全出于自愿。

金庙周边也有收费的旅馆,价格在300卢比左右(约40元人民币),提供双人床,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以洗澡。

【美 食】

在金庙里面一定要享用一顿免费的共产主义大餐,由于是24小时都提供,所以随时可以去体验。另外,一定要去城内最高档的水晶餐厅(Crystal Restaurant)感受奇异的印度美味,人均费用在1300卢比左右(150元人民币),就可以体会到吃一盘扔一盘的快感,特别是布里安蜜、咖喱鱼和水果沙拉饭,一定要感受一下。而一般的餐厅,主食约需150卢比(18元人民币),其中还会包括印度奶茶、果汁、水果沙拉,主食有肉有饭,因为印度人都是大胃王,所以量一般给得极其充足。

【景 点】

阿姆利则最著名的景点有金庙(Golden Temple)、札连瓦拉园(Jallianwala Bagh)和瓦赫加(Wagha)边境口岸。

金庙是虔诚的锡克教徒毕生一定要去膜拜一次的地方,围绕着金庙的是“长生池”中的水,被称为“圣水”,可以荡涤心灵,但去的时候一定不要挑盛大的节日去,因为人实在太多,根本挤不进去。

瓦赫加边境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唯一开放的陆路边境,每天的降旗仪式成为最吸引人的场景,到场观看印巴士兵“斗气”的观众很多,据说星期五和星期天都有上万人观看,最好能避开人多的时候。

札连瓦拉园就在金庙附近,既是旅游景点,也是为纪念1919年“札连瓦拉园大屠杀”的纪念地,如今这里的墙壁上还残留当年的弹孔,是了解印度独立自由历史的地方。

【提 示】

金庙前任何人都必须脱鞋、包头巾,即使把鞋放在包里带进去也不行,也不允许带香烟什么的进去。而要是前往瓦赫加边境观看降旗仪式,要事先做好交通拥堵的心理准备。

摄影师简介

吴志伟,旅行家、摄影师,曾当选“中国当代徐霞客”,摄影作品获国际铜奖并被“世界华人艺术家”组织收藏。著书包括行摄的灵魂系列:《埃及:灵魂在祈祷》、《尼泊尔:与天堂的约会》、《印度:绝望与惊喜》等,以及新著《再忙也要去旅行》、《左脚向前 再度印度》、《微笑吧,缅甸》等。

摄影师手记

当我跟随着朝圣者们进入金庙的餐厅就餐,成百上千的人已经排着队陆续进来。人们排成排席地而坐,众多的义工会给每一个人派发不锈钢的托盘,然后往托盘里分派食物。不论富贵与贫贱,人们都用手抓住食物往嘴巴里送。我问我身旁的印度人山姆说:“来这里吃饭的人都是什么人?都是穷人?”山姆说:“上至君王下至平民,只要是锡克教徒,人们都会来这里。就算国王来这里也是一样。在这里,人们能学到‘公平’,能自给自足的有钱人给寺庙捐献,没有足够经济能力的人到厨房做义工……在这里,大家分享食物,一同进食,显示出锡克人的自负与骄傲,并得到神的赐福。”于是,尚未品味这里的食物,我便被这宏大而浪漫的理想深深打动了。

责任编辑 / 熊剑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