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盆景——婆罗莫火山纪行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2日 文章出自:地理社区 作者: junluo 

标签: 印度尼西亚   风光照片   环游世界   

从小就很向往活火山,希望有朝一日能站在火山口看岩浆喷发的壮观场面。不过这个希望实在不很现实,记得火山学家哈瑞(皮尔斯.布鲁斯南饰)在【但丁峰】一片中为逃离喷发的火山而九死一生,我又怎么敢以身犯险呢。不过好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许多著名的活火山大部分时间是可供参观的,比如说意大利那不勒斯的维苏威火山,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美国华盛顿州的圣海伦火山,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很多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西南角的印尼有大大小小几百座火山(整个印尼的岛屿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了,所以没有火山就没有印尼),其中有记录的活火山就有近130座,故享有“火山之国”的称号。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爪哇岛东面的婆罗莫火山了。访问婆罗莫火山的门户是东爪哇的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一个很中式的名字,山东也有一个泗水),不过去东爪哇的人很少有人参观泗水,大家都是直奔南面的婆罗莫火山。

婆罗莫火山就其本身来看,只是火山家族中一个很丑陋的小矮子。所以婆罗莫火山的名声并不是完全来自它本身,而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包含婆罗莫火山在内的婆罗莫-腾格尔-赛梅露国家公园。这么长的一个名字是有来由的:几百万年前当爪哇岛刚刚形成时,这里是一座被称之为腾格尔的巨大火山。在后来的一次大爆发中,由于火山熔岩的过渡喷发,整个山体骤然塌陷,形成了一个直径五公里的巨大沙盆(学名火山臼),也就是今天的腾格尔沙海。之后火山的继续喷发,形成了新的火山口,包括沙海南面的赛梅露火山,沙海中部的婆罗莫,巴多克,库尔西,瓦坦甘,维多达伦五座火山。其中除了巴多克之外全是活火山,而且近3700米高的赛梅露是印尼第一高峰(在东南亚仅次于马来西亚的金那巴鲁峰)。这样一组奇异的火山群聚集在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又有巨大的沙海陪衬,对于一位居高临下的神灵来说,不正好似一坛盆景。而这位神灵也为我们准备了观看这坛盆景的观景台:位于腾格尔沙海北部边缘的帕南伽坎峰(2770米)。为了让大家对这“上帝的盆景”有个深刻的印象,我在Google定制了地图〔婆罗莫之旅〕,上面包括我们的旅游线路。

前往婆罗莫火山的最大障碍是印尼旅游信息的极度贫乏。尽管从Google地图上可清晰地看到整个婆罗莫-腾格尔-赛梅露国家公园,甚至包括帕南伽坎峰的观景台,但到底如何前往却众说纷纭。最令人生气就是那些去过而还肯在网上分享的驴友大多是路盲:明明自己是从西边上山的,却口口声声说是从东面上去的。如果完全把旅途托付给当地的旅游团,也有一定的几率会上当受骗(旅游团欺骗旅客对亚洲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儿)。最后通过当地朋友和维客旅行网站的帮助,我们才最终确定了路线:地图〔婆罗莫之旅〕中指示了东西两条线路,西线(红线)通往帕南伽坎峰观景台,东线(蓝线)通往东面较为低矮的观景台赛摩罗.拉旺(2100米)。这两个观景台虽然水平相距只有两公里,但却需要两条完全不同的进山路线,原因很简单:从一个观景台到另一个,要么靠人力克服几百米的垂直距离差(看过我前面日志〖石鼓镇之长江第一湾〗的朋友或许记得,我们花费了六个小时才往返高度差600米的观景台),要么必须靠四轮驱动车穿越腾格尔沙海(要花银子的哦)。如果选择住在赛摩罗.拉旺,人力攀登或者四轮穿越倒是可行,但我们由于赛摩罗.拉旺旅馆的恶名而选择住在景区之外的度假村,于是只好通过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进山了。

时间是前往婆罗莫火山的另一个较小一点儿的障碍。爪哇岛虽然跟北京同在一个时区(东八区),但却硬要使用东七区的时间。而我们待着的新加坡却跟中国同步:明明自己在东七区,却使用北京时间。这样的结果就是新加坡七点日出,爪哇岛却是五点日出。婆罗莫景观最著名的就是日出时刻,但为了要赶日出可苦了我们了。由于我们的旅馆在公园之外离帕南伽坎峰观景台80多公里的地方,而其中30公里要从海拔200米攀升至1900米(车速最多达到30公里/小时),最后20公里左右(在一个叫托萨里的小山村进入公园大门之后)又不能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而必须租用当地司机驾驶的四轮驱动车(后来证明这倒不是当地人为了赚钱的点子,从1900米的托萨里至帕南伽坎峰观景台需要垂直爬升近900米,道路实在是艰险),整个行程预计需要三个小时。为了保险,我们一点半钟就起床出门,最后还真是在四点半钟堪堪登上帕南伽坎峰观景台。如果住到赛摩罗.拉旺可以节省两个小时的时间,但实在不想在那些恶名如潮的旅馆中受罪。

四点半赶至帕南伽坎峰观景台的时候最上面的观景台的栏杆边已经被人占满了,不过其实那里不能支三脚架,位置并不好。只要稍微向下走几米(反正都已经近2800米高了,牺牲几米算不得啥)就有很好的支脚架的位置,但当时只有我们和另外两个人去“占领”了那块地盘。再晚来的人只好再向下牺牲几米了

支好脚架,开始拍的片子不尽人意。反而是我那位的小相机发挥了功效(虽然噪音大了点),这个神奇的效果单反机是没法直接得到的。

太阳真的上来了,只染红了帕南伽坎峰下的山坡,远处的火山群却显得更加幽暗了。

终于可以让单反登场了。空气中的薄雾减弱了日光对火山群的照射,但近前的帕南伽坎峰颜色却过于绚烂,对比之下火山群就仿佛被进行了柔光处理。

终于开始日照金山了,支了架子正好适合拍全景。这时的腾格尔沙海完全被云海盖住,仿佛一个盛满乳汁的大海碗。

让我们在日照金山的氛围下细细观赏一下这盆景中的各座火山吧。正前方是死火山巴多克,其左后方微微喷着烟的就是婆罗莫火山了(只是现在显得很没有脾气)。后面库尔西,瓦坦甘,维多达伦三座火山连成一片,其中维多达伦火山(偏右)山体上巨大的皱褶大概是喷发时岩浆流动的渠道吧。

正在细细品位之时,最后面那座高峰忽然悠悠地吐出一口烟,那就是印尼第一高峰赛梅露火山了。其实参观整个国家公园是包括攀登赛梅露的,那个才真正叫做登火山呢,爬婆罗莫这么矮小的家伙实在不是很有成就感。

从帕南伽坎峰观景台向左下方看去,时而平坦时而皱褶的山坡上稀稀落落地散布着村庄,那就是海拔降低了600米的赛摩罗.拉旺了。这时的腾格尔沙海似乎已经盛满了云,于是云海要从赛摩罗.拉旺这个缺口溢出去了。

前面一张是小相机的结果(经过了机内后期处理),这张是单反的直接产出。

赛摩罗.拉旺是围绕整个沙海的环形断崖中最低矮的部分,于是云瀑就选择这个缺口泄出,沿着那百万年前岩浆雕出的渠道缓缓流动着。

拍一下赛摩罗.拉旺断崖的一个特写,感觉很像乘风破浪的巨轮的首部,巨轮上承载着爪哇人千百年来对这片火山之地的改造。

步步高升的太阳似乎在驱散着下面的云海,于是我们可以从缝隙略窥见沙海。由于这群火山多年没有大规模喷发,沙海已经大部分被植被覆盖。但由于现在是干季,焦黄的植被在朝阳下显出异样的红色来。

等太阳完全升起,那早先朝阳的红色成分已经一扫而空,这时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大盆景的原色。由于婆罗摩和赛梅露近来一直时有小规模喷发,山体上不带任何植被,是青灰色的。而其他火山都或多或少覆盖了一种黄绿色的植被,据说是印尼的麻黄。

赛梅露乘人不注意又吐出一口烟气,好在这次我已有准备,用长焦拍了个特写。看来赛梅露只是火山口附近死气沉沉,低海拔区还是有绿色植被覆盖的。说实话,这次略微有点遗憾的是两座火山都没啥脾气,只是微微地喷出水气。不过这火山可不是煤气炉,一旦它们决定大口吐气恐怕参观者就有生命危险了,所以还是留点遗憾吧。

吸取上次在长江第一湾的经验,阳光好时也可以用HDR增强色饱和度和对比度,于是就有了这张“上帝的五彩盆景”。

从四点半到到观景台到太阳完全升起也就一个多小时,而过了六点半之后观景台上就只剩下我们和一队法国游客了。其实这时的景观也很好,但大多数人大概是因为跟团的原因被迫撤离了,实在是很可惜。不过这也为我让出了空间,可以在观景台上四处找好的角度(上述日照金山后的几张都是那个时候拍下的)。其实最好的角度是栏杆之外,可惜没胆子翻出去 后来磨蹭到七点半,连司机都等不及上来找我们了,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下一站就是登婆罗摩火山了。

四轮驱动车载着我们一路从帕南伽坎峰一路冲下,很快就来到海拔只有2000米的腾格尔沙海中,然后就一路颠簸着在完全没有路的沙地上行驶,直到婆罗莫火山脚下。爬山的过程在一片灰土中进行,我们用上了前几月新加坡被印尼烧荒的烟尘覆盖时使用的口罩,只觉得颇为扫兴,这里就一笔带过了。记得去之前看TripAdvisor上对婆罗莫火山的评价,90%以上的人夸好,但就有几个大骂不值,主要原因就是觉得满鼻子满头满脸都是沙子。这样的评价固然不够公平,但也让我们有了心理准备。

在婆罗莫火山的半山腰回望,近处比邻的巴多克火山触手可及。很明显的是巴多克满身的麻黄植物大多长在背向婆罗莫的那面,而与婆罗莫相接的这面就稀疏许多,大概是被这边不时喷出的“火气”给烧跑了吧。

在往上几步就到了火山口边了,向下一望便是婆罗莫吞云吐雾的血盆大口了。前几日有坛上朋友惊叹我们敢去活火山,我就开玩笑说,这叫“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 其实现在婆罗莫完全没有在喷发,所以火是没有的,只有地热蒸发的水汽,不过时不时飘来的硫磺味还是让人真切地感到火山的存在。

从火山口俯瞰下面的沙海,居然有一座小神庙正建在山脚下。神庙后方排得整整齐齐的那些小点是运送游客的四轮车队。远处的断崖正是赛摩罗.拉旺所在地,是方才在从帕南伽坎峰看着向巨轮之首的那段崖子。

换长焦好好看看那座小庙,待会下午恐怕来不及参观了。爪哇人把婆罗莫当作神仙供奉着,所以建庙供奉倒不奇怪,但把庙建在这个反复无常的“神仙”脚下却实在是虔诚,哪天这位“神仙”一个吹胡子瞪眼睛就把小庙给埋葬了也说不定。

沙海中不时有类似干涸河床的形态,我们猜测是熔岩流经的结果,因为这里太干,似乎不大可能是水流冲击所致。如此荒凉的景象让人想到火星。

婆罗莫火山东北麓的形态颇为奇特,暗色的沙子不知是什么原因“凝结”成了巨大的波浪状,当地人称“沙之海”。这里的“海”跟腾格尔沙海的“海”意义大不相同:前者是特指这些巨大的波形沙丘,而后者是说明这方圆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大盆”里盛满了沙子。

火山口内的一个细节,有点儿象冰川融化后下面被多年侵蚀的岩石,不过这里显然跟冰没啥关系了,只是想不到冰与火居然会有如此相似的效果。

突然间婆罗莫忽然长舒一口气,将烟柱高高喷向蓝天,我赶快又再次对着这张大口按下快门。

下得山来,才不到九点,适才还熙熙攘攘的小庙居然已经山门紧闭。我们只好在外面拍摄以火山为背景的庙宇了,比起我想象中的构图差了不少。

宽阔的平原上通常容易起小旋风,我们还真在这沙海中遇上了。别看这个很纤细,却将沙子卷起几十米高,直冲云霄,颇有几分龙卷风的气势呢。说实话,这次看完火山,下次自然灾害方面的景观最想看的就是龙卷风了,因为地震和海啸似乎没啥看头

回到山下,我们没有直接上自己的车,而是朝沙海的中心走了几步,拍一下这浮在金色草甸之上的火山。

蓝天下婆罗莫青黑的山体跟巴多克生机勃勃的色彩形成鲜明对照。适才还熙熙攘攘的火山脚下随着旅游团的离开而变得鸦雀无声,看来婆罗莫旅游的最佳时间仅仅到上午九、十点钟。这之后大概是由于阳光暴晒的原因,空气的透明度下降,而沙海中还会不时地刮起沙尘暴,于是就让人无法在这“盆景”中逗留了。想来那几位大骂婆罗莫的网友就是懒得早起而中了招吧。不过对于我们这样早上一点半就出发的游客来说,九、十点钟实在已经是该收队的时间了。

再次爬上沙海边的峭壁,忽见早先和我们一起在观景台磨蹭的那队法国人停在路边,原来这里有一个不是很起眼的小观景台。不过这里比帕南伽坎峰矮了两百米,顿时壮观程度大打折扣(赛梅露火山只能隐隐看见峰顶)。不过这里倒是把沙海和维多达伦火山的皱褶山体看得真切。

这时云海散尽,巴多克火山锥形山体在湛蓝天空和金黄沙海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完美了。这时很有一种再回去帕南伽坎峰的冲动,不过或许司机不愿意再接着干了:我们已经是落在最后的最磨蹭的游客了。

转过一天,总觉得还没有玩够,我们又驱车来到婆罗莫火山公园,不过这次采用东线,直达赛摩罗.拉旺所在的断崖之上。

从这里看见的火山和沙海没有头一天的那么神奇了,毕竟低了600米呢,连赛梅露火山都看不见了。右方断崖上的制高点就是帕南伽坎峰观景台了。

再看一下火山脚下的小神庙,以及其四周的五彩斑斓。

看罢远景,我们又租了一辆四轮吉普去参观腾格尔沙海东面和南面的景观。

首先看到的是头天在婆罗莫火山上就看见的“沙之海”,不过上次是从上往下看,这次是真的站在沙之海中仰望。

感觉用广角也拍不出更多特色,于是用长焦开始拍细节。下面两张所显示的图案般的细节也许在沙漠中也有,但这里构成图案的沙子是紫黑色的,与沙漠的黄色相比给人一种另类的感觉。

末了再拍一下婆罗莫东北麓的沙之海“源头”,不住赞叹这鬼斧天工的创造。

离开沙之海,沿着腾格尔沙海继续向南,就进入了所谓的大草甸区。从网上地图〔婆罗莫之旅〕可以看见,大沙盆的北部比较荒凉,沙多于草。但到了南部,草原就占了主导地位。所以这大草甸也是公园中著名的景致。

可惜现在是爪哇岛干季的末尾,干旱了整整半年的草甸已经绿意尽失,只呈现出一片焦黄。远处草丛中一匹马儿正在专心进食,在这没有生气的大草甸上我们和它一样感受着孤寂。

回身望向库尔西火山的南麓,这边倒是一片盎然生机。有趣之处是从我们脚下的金黄(同样的颜色,描述却虽心情而定,失望时叫“焦黄”,来了兴致就变成“金黄”)到山顶的翠绿之间的渐变过程。

让我们再好好端详一下库尔西山麓的翠绿,因为这对于一座活火山来说可算是极为罕见的。脚下一条蜿蜒的小径,沿着它似乎可以一直攀上库尔西山顶,不过我们可没有体力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沿着小径向前走了一段,这样可以给我们更多的空间来观看腾格尔沙海南部边界的断崖。这边虽然没有北面如帕南伽坎峰那样的制高点,但却也有百丈之高,而且高度均匀,颇有点“盆边”的感觉。

适才根本没有云朵的天空忽然有一朵白云升起,顿时给干涸的草甸带了更多的生机。这想必就是婆罗摩吞云吐雾的成果之一吧。

往回走的路上总恋恋不忘库尔西的翠绿,于是给了一张特写。

越过长草看见远处绿色的吉普车,那是载我们往返的交通工具。

随着两个本地人骑着摩托的离开,我们成了这大草甸上孤独的探索者。其实我们也该走了,要不北面的沙尘或许会阻断我们的归路。这次游览婆罗莫-腾格尔-赛梅露国家公园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印象和记忆,千万不要在这最后的路途上扫兴哦(其实我们在归途中还是受到了沙尘的侵袭,好在风还不是很大,没有达到沙尘暴的级别,不至于让我们扫兴)。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