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棵树”谈摄影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4日 文章出自:地理社区 作者: 郭立仁 

标签: 世事杂谈   

“纪实”是什么?记录客观现实或记录客观事实,在摄影技术发明前,人们如何记录客观世界?石刻岩画算一种,实质是绘画。当文字出现后,人们用甲骨文、青铜铭文记录客观世界,以后随着印刷技术的发明和传播,人类进入文字记录客观世界的时代,摄影技术被发明后,人类进入“图像”记录客观世界的时代,“摄影”真实客观记录的特点很快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当今世界已经入“图像化”时代,而纪实摄影是人们记录客观世界的方式之一。

人发明了摄,而摄影在不断地发现人!

摄影是“截取”的艺术,强调视觉的感受,通过“感受”来理解、解释客观世界。既然是“截取”就存在主观和立场问题。

“三棵树”就生长在那里,不受人们意识的左右,但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截取”它们的影像时,由于画面中“话语符号”的变化,导致我们对图像的感受意义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场景理解和观察得出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哲学思辨、文化传统、世俗经验、观察立场、价值观念等左右着我们的摄影思维,用“摄影”的语境和逻辑解释世界就是“图像化”的思想和观念。

第一眼看到的。摄影人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摄影人的“摄影眼”似乎不是用来看世界的,而是用来发现世界的,“从平常之中发现不平常、从常态生活秩序中发现非常态、从事物整体中发现局部的美、从一堆无序的乱麻中发现韵律、从稍纵即逝中定格精彩瞬间、从表面的平静中发现冲突等等”。摄影行为是由于被客观世界的场景所刺激、感动、触发、联想,摄影人第一眼看到的也许“很美”,但并非事物的全部面目,经验丰富的摄影师认为第一眼看到的事物只是事物的一个“审美”存在状态,他会试图变换不同的观看角度来“审视”被摄对象,“审视”其实就是“发现”。

事物的另一面。从“哲学”的范畴来分析“摄影的视角”,“事物”的“另一面”只不过是从事物的“物理空间”上换个“观看角度”而已,因为客观世界是“三维的”,事物的本质并没有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到底是谁在变?那为何“摄影”就热衷于“变换角度”呢?或追求“形式感”满足视觉的审美需求,或“发现”客观中“主观”存在的巧妙关联,这种“关联”恰好能够“映射”哲学的、社会的、生命的、文化的等等“解释”,是被“图像化”了的话语符号,这就是摄影叙事和文字叙事的根本区别!思想观念被“图像化”后贴上“新视觉”的标签,这些都是“摄影观念”在左右摄影思维、行为。其实,人类社会认知客观世界的所有活动都是这样,“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有惊人的发现,所以“换角度”是探知未知世界的方法,而非本质。“摄影”是“视觉观看艺术”,经营画面的要素构成是为了“主观、准确表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既具象又抽象,即使走出“庐山”看“庐山”也未必能够得到“庐山的真相”?庐山的丰富性、多面性、才是庐山真相!所以,“庐山”是广义的。而摄影就是抓住事物的一个面展开叙事才有力量!贪多求全的多面求证会使人陷入迷惑甚至矛盾!

象征、暗喻、并置、对比、关联等等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几乎都被“摄影”借鉴来表达主观思想,图像或图像中的“要素和物”变为广义的文化标识,而被赋予“他意”,图像的真实性受到挑战和质疑!追求“艺术”就要付出代价!

从生命的角度观看事物。客观世界一旦被取景器“截取式的框起来”,所成的影像就已经从客观世界的“母体”中“被剥离”出来,“影像”就是一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儿”,即客观又主观!她的长相和母亲多么的相似,多么“真实”!她的长相和父亲多么相似,但谁也不会由此否定是母亲所生的事实!但除过五官特征、血型等“真相”能够被继承外,“她”就是“她”,绝不是“母体”的翻版。在纪实摄影实践活动中人们追求“影像”的客观性,通过“影像”再现来佐证事物的真实状态,贫穷、战争、种族歧视、环境恶化、宗教冲突等等社会问题的“纪实摄影”最终目的是揭露和希望改善,纪实的客观真实性在于人性的道德良知和立场。而“摄影”的艺术性似乎使摄影的意义更加开放、更加个性化,“摄影艺术化”的魅力在于带给读者“视觉新体验”外,诱发思考和想象是“艺术”启迪智慧的目的之一。“超现实主义摄影”、“抽象主义摄影”等等“现代主义的流派”同样可以用“摄影”的思维来解释客观世界,摄影风格流派是人们就摄影“探索、思考、突破、创新”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受当代“哲学和艺术思潮”的影响。用摄影的客观记录性或用摄影的艺术性来解释世界都是能够被接受的。无论“现实主义”或“超现实主义”或其他什么主义只是标签而已,严格坚守人性的道德良知才是根本。不能“厚此薄彼”,谁也不是“【后妈】生的孩子”。

“摄影的观念”和“观念摄影”。这两个“观念”从摄影产生之初是交融在一起的,随着摄影艺术化的发展,两个“观念”以大不相同。“摄影的观念”是指人们对“摄影”这个文化活动的基本认识,包括:摄影技术、参与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而“观念摄影”是人们试图突破传统“摄影观念”的束缚,追求摄影的艺术化,利用光线的特质、利用色彩的情感属性、利用相机的技术功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后期制作技术,使摄影的意义更加宽泛和开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个人观念和情感”的“视觉化”,“图像中的要素”已被赋予“他意”。一个成熟的“思想观念”用一副图无法完全表达时,就用组照来表达,甚至用后期合成、制作技术来直接表达,这样的摄影作品同样可以解释世界。现在“观念摄影”被归入“现代艺术”的一个流派。传统的“纪实摄影”力求客观呈现,尽可能避免“画面”的艺术化,解读“纪实摄影”作品只能从画面要素所代表的“本意”出发,去理解和扩展作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解读“观念摄影”作品应不受作品中“物”的“本意”限制,也可以理解为不受“狭义”的限制,而应该从“广义”上去解读“要素”的含义,“观念摄影”更多地使用“暗喻、象征、关联”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满足人们“情感”审美的需求,魅力就在于启发、引导人们的认知思维和想象。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解释“纪实”和“观念”都是手段,“观念摄影”是“反省、批判现存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引导人们去思索,”“纪实摄影”是“如实记录客观世界,给予摄影的人道主义,引导人们去关怀。”但维护“纪实摄影”的严肃性和客观性,反对改变和移除、添加像素应是遵循的基本底线!

“纪实摄影”和“观念摄影”中的“主观”特点是什么?“纪实摄影”将视角指向外部世界,力求客观呈现,如此说,“纪实摄影”就没有“主观思想”吗?肯定有,就是“纪实摄影”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担当“人道主义角色”,核心价值观就是体现人文关怀,揭露问题,引起关注。而“观念摄影”也以客观世界为创作对象,表达“个人化”的思想观念为主,是对社会的、人性的、生命的等哲学层面的思考,没有确定的指向和答案,主要目的是启发智慧,引发思考。

“三棵树”是自然界中客观现实的存在,在人的思维意识和文化活动中,他们也可以是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可以是哲学形式的存在,也可以是摄影形式的存在,它们的存在意义在与人是否存在!摄影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客观世界和人的微妙的情感映射关系:你笑他就笑;你悲就他悲;你思辨他就思辨;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