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0年三江平原黑碳沉积通量渐增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7日 文章出自:中国科学报

标签: 环境   科学   

近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在东北泥炭地中黑碳沉积记录研究方面获得进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报告》杂志。

黑碳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广泛存在于各类环境介质。在大气环境中,黑碳不仅可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且可作为载体影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传输。相关研究表明,大气中的黑碳最终将沉降到土壤中,并可以保存上千年。

泥炭地具有厌氧环境和连续沉积的特点,是一类可以很好保存并反演历史时期黑碳沉积通量的载体,适合用于研究历史时期黑碳沉积通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黑碳沉积通量的影响。科研人员选择三江平原典型的泥炭剖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技术,对三江平原近150年黑碳的沉积通量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近150年来三江平原的黑碳沉积通量处于逐渐增加的趋势。科研人员通过广义相加模型分析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强,人为因素产生的黑碳逐步成为三江平原地区黑碳的主要来源。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