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来,我与《中国国家地理》不得不说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1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志远天下行 

标签:

编辑的话:80后的读者:因为喜欢旅游,爱上了《中国国家地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大学毕业后离家北上,来到北京。参加创刊55周年的读者见面会、参与《中国国家地理》发行百万册庆典活动……他见证着《中国国家地理》的繁荣和壮大,因为有如此炽热的祝福,我们才能在时代的激流中稳步向前。
占冀源:“《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你值得拥有的杂志,它就像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提升你的生活品质,丰富你的人生阅历。”
我收集的《中国国家地理》期刊摆满了一整个书柜,从1998年至今几乎每期杂志都有,总数已有200多册。

眼见着家中书房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藏书越来越多,一直想找个时间,写点什么。正好借《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5周年之际,与大家分享我与中国国家地理》认识15年来不得不说的故事。

中国国家地理》结缘,只因埋藏于内心深处的一个旅行梦

自从毕业步入社会后,因内心深处一直埋藏着一颗远行的心,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我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从此开始我为期八年的北京工作和旅行历程。说来也巧,我是于200011月到北京的,而从200010月刊起,《地理知识》正式改名为《中国国家地理》,注定我与《中国国家地理》结下一辈子的不解之缘。

认识《中国国家地理》纯属偶然,因为喜欢旅行,平时会买一些关于地理方面的书籍,所以会经常去逛北京的一些书市,发现了这本中国最权威的地理刊,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每次去逛书市,都会淘许多《中国国家地理》回来。

一本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乃至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让我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地理知识,感悟到很多深刻的原理。

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也让我更加喜欢上《中国国家地理》。平时也会登陆《中国国家地理》官方网站,了解更多信息。2005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入了官网旗下的地理论坛,发现这里聚集了许多地理爱好者,我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才知自己的孤陋寡闻。于是我开始不断地泡在论坛里,与众多地理爱好者和杂志社员工进行深入的分享交流,也因此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网友和杂志社的管理员。

2005年底,我有幸成为地理论坛驴游四方版的版主,直至2008年我离开北京,无暇顾及论坛,而向管理员申请卸任,在这近三年的版主任期期间,是我在北京收获满满的一段时光。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通过任地理论坛版主期间,我接触并认识了社长李栓科先生、主编单之蔷先生、社长助理才华烨女士, 以及杂志社的其他员工@闫瑞杰 @伊凡 @圆圆 @李欣 @伊凡 @卢建爽 @赵宝利 等人,还有地理论坛的资深网友@猫猫虫 @尘埃 @巴猫 @旅人 @风在雨里 @逸飞 @乱乱想 @舞雪燕 @斐济 @杨旭乐 等人。时光冉冉,一晃8年过去了,大家最近好吗?

再熟悉不过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门,我们那时都亲切地称之为“中科院地理所”,这是中国地理学术的殿堂。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从05年开始,每周都会不定期举办地理大讲堂,邀请一些地理专家和摄影师,为大家讲解地理方面的知识和科考背后的故事。我那时候在北三环马甸桥上班,前往北四环外大屯路的杂志社比较方便,因此只要一有空,都会前去听讲,每一次都获益良多。

关注《中国国家地理》的朋友都知道,2005年的10月刊,是社庆55周年特别策划的一期刊物选美中国特辑550页的巨厚版,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刚一发行,各大报刊亭便被抢购一空,根本供不应求。有些杂志摊主更是屯货加价出售,原价16元的杂志,一度被黄牛炒到近两百元,成为报刊史上最不可思议的销售神话!后来杂志社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又多次加印了精装修订版本和外文版本。

为了筹备社庆55周年的特刊,20051115日,杂志社组织了一场读者见面会,带领大家参观杂志社,与社长和主编近距离交流。见面会中,还抽取十名幸运读者,参加20051023日晚在北京嘉里中心举办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暨最美中国颁奖晚会,而我有幸成为这十名幸运读者之一。这是我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以来,最为荣耀的时刻,也是最为难忘的一段回忆。

参加读者见面会时,与李栓科社长、单之蔷主编、才华烨女士的合影,不过那时候的相机不给力,拍虚了,好遗憾啊。
读者见面会十名幸运读者与杂志社领导合影留念。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暨“最美中国”颁奖晚会的邀请函,我至今仍珍藏着。
我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暨“最美中国”颁奖晚会现场。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暨“最美中国”颁奖晚会现场,十名幸运读者与单之蔷主编合影留念。

自从200510月刊一炮打响之后,每年的10月份,《中国国家地理》都会出一本加厚版的特刊成为一个传统,并沿习至今。

20061010日,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我作为地理论坛版主,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十位版主一起,受邀参加《中国国家地理》发行百万册庆典活动走国人景观大道,见证CNG百万时刻。

我以地理论坛版主身份,受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家地理》百万册下线庆典活动现场。

《中国国家地理》百万册下线庆典活动结束后,受邀参加的地理论坛版主与李栓科社长在一起合影留念。

200610月刊200710月刊和200810月刊,我作为地理论坛版主,均获得一本印有我名字专阅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其意义和价值不可估量。

也是从2006年10月份这一期开始,每逢有重大活动,杂志社都会赠送一本印有其个人专阅的杂志,给邀请的嘉宾和对杂志社有特别贡献的人。

2008年上半年,《中国国家地理》地理大讲堂开始组织绿色出行科普活动,邀请地理和自然方面的专家,走进户外,通过实地考察和讲解,为大家科普一些专业的常识,比起室内的大讲堂活动,这样的方式更为亲近自然,也更为直观,因此受到广大地理爱好者的青睐,每期都有许多人报名参加,成为杂志社与读者之间的一种更加亲密的交流活动。

2008年4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地理大讲堂绿色出行”之“走进北京南植物园”现场照片。

遗憾的是,20088月,我就离开北京回到家乡,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参加《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织的各种地理大讲堂绿色出行活动。不过,虽然离开了北京,距离远了,但我与《中国国家地理》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疏远。除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国家地理》,购买并阅读杂志,偶尔还会登陆到地理论坛,发个帖子,问候一下老朋友。

自从有了微博和微信之后,我第一时间关注了《中国国家地理》的官方账号,随时了解杂志社的动态,关注其发布的每一篇文章。平时杂志社若有一些活动,也会及时参与进来。

比如,200945月份,《中国国家地理》发行福建专辑(上、下两册),并在福州的西湖大酒店举行隆重的发布仪式。作为一名《中国国家地理》的忠实读者,一直期待着杂志社能刊发家乡福建的专辑,那时我非常想亲临现场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可惜后来因为工作太忙,无缘现场,成为我至今内心深处无法抹去的遗憾。

获赠的2012年精美台历和印有我名字专阅的10月份内蒙古特辑。

2011年通过微博互动,得到李栓科社长亲批,获得《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的精美台历。201210月份的内蒙古专辑,又获得一本印有我名字的专杂志。礼品本身并不贵重,但能得到杂志社的关注支持,才是最为有意义的。

2014年,《中国国家地理》官网改版,增加专栏作者,定向邀请国内一线的旅游从业媒体作者、地理专家、旅行专家、摄影师等众多业内专业人士, 在官网平台发布他们的专业文章。管理员@卢建爽 也联系了我,并为我在官网上认证了一个专栏,至今已为我挑选两篇文章进行发表!能在中国权威的地理网站开设专栏是我的荣幸。

我在中国国家地理网上的专栏

1998年至今我收藏了几乎每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总数已有200多册,摆满了家中的一整排书柜,成为我最大的满足,也是我旅行生活中的百科全书,是我获取未知世界的源泉。接下来的每一期杂志,我也会及时购买阅读收藏,同时,也时刻梦想着有朝一目,能够与地理论坛的那些老版主们再聚北京,也期待着再到中科院地理所听一场讲座,与CNG的各位老师会见交流,真心想念大家

虽然,一本杂志无力改变社会,但是,一本杂志却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阶层的生活方式。《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你值得拥有的杂志,它就像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提升你的生活品质,丰富你的人生阅历。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忠实读者

占冀源80

2015918日于福建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