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背夫—巴盐古道上的精神化石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9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秦存良 

标签: 社区推荐   乡村印象   世事杂谈   

西沱古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原名西界沱,是巴盐古道的起点,古为“巴州之西界”,因地临长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对望。早在清朝乾隆时期,这里就“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郡邑。”古老的历史,为这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险的巴盐古道上,背夫是西南地区经贸往来中重要的角色。

在古楼前驻足歇息,嬉笑怒骂品味旅途

来自万州、云阳等地的盐经水路运抵西沱靠岸,从西沱下盐店开始,背负着上百斤的盐包,脚踩一双草鞋,手执一杆打杵,穿着一身破旧的麻布衫,背夫们便踏上了绵延数百公里的长途跋涉,无论刮风下雨,电闪雷鸣,背夫们都行走在危机四伏的古道上,将盐运往恩施、利川、咸丰等地。

在千百年巴盐古道的沧桑变幻中,巴盐背夫一直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影响着一代代巴渝子孙。现如今,便捷的交通设施已经取代了背夫们身体力行的运输方式,我们很难体会到当年背夫们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但通过西沱背盐表演队的情景再现,让我们有幸再一次窥视这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巴盐背夫排成一列行走在西沱云梯街上

“天上明晃晃啊”

“嘿咻”

“地上水荡荡啊”

“嘿咻”

“梯子陡又陡啊”

“嘿咻”

“越陡越好走啊”

“嘿咻”

喊着铿锵有力的川江号子,唱着随心而变的啰儿调,一路艰辛一路歌,巴盐背夫们不仅用这种方式缓解着一路上所面对的环境压力,同时也寄托着对家乡,对亲人,以及对生活最美好的希望。

喊着铿锵的号子,迈着如山的步伐
坚毅的眼神中透露出希望的光芒

长长的烟杆,明亮的油灯,几口干粮和一壶清水,这些成为了背夫们的标配。路途行至艰难处,停下歇息片刻,看着眼前山高水远和无尽的路途,吸几口土烟叶,云雾缭绕间不禁让人怅然以往。

跟随着背夫们沉稳踏实的脚步,行走在古道云梯街的吊脚楼之间,我们一步步品味着温醇厚重的历史。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