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寻旧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5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君子裕 

标签: 城市中国   世事杂谈   社区推荐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很多,大街小巷,无处不有。于是,我便想寻访古老成都的“旧”。

跟大多数中国城市一样,成都的“旧”,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旧”了,几乎都经过了今人翻新改造,或者是翻“旧”改造。要想真正发现一处“旧”,还真不容易。

这让我想到了在成都摄影圈赫赫有名的鸳鸯楼。

鸳鸯楼位于成都市红瓦寺街18号。十分普通的大门,进门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门是繁华喧嚣的现代都市,既梦幻,又真实,或者是梦幻般的真实。可以想象,有多少故事,或欢乐,或悲惨,曾经在这里一幕一幕上演。

在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中,总有那么一些让人遗忘的角落,布满历史的痕迹,令人恍如隔世,仿佛带我们回到已经“被遗忘的时光”。鸳鸯楼的“旧”,是一种真实的“旧”,丝毫没有人为的痕迹。这里至今仍有住户,大家都小心地维护着这种“旧”。

鸳鸯楼由两栋砖混结构的楼房组成,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距今已经超过50个年头了。这里本是四川大学的单身宿舍楼,没有名字。近年来有摄影爱好者发掘出此地,取名鸳鸯楼,有调侃的味道,但也十分形象。两幢楼离得很近,共用两个楼梯,不离不弃,相亲相爱,像极了两个苦命的鸳鸯。

破烂的门窗、凌乱的家具……充斥着岁月的痕迹,穿越时光。像级了电影《功夫》里面的大杂院,如今成了摄影圣地。

“旧”是一种氛围,“旧”是一种情绪。如果喜欢怀旧,你可以到这里来,聆听那些逝去的年代静静地讲述曾经的辉煌灿烂。也许明天或者后天,这里就会成为拆迁的主战场,要想一睹如此原汁原味的旧时光,恐怕真的就“难于上青天”了。

说到成都的“旧”,则不能不让人想到位于成都双流彭镇的老茶馆。据说这家老茶馆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真实名称叫做观音阁茶馆。在川内,甚至国内都相当有名,古色古香。

这是真正的老茶馆,木质建筑看上去一点都不结实,让人担心什么时候不经意间就会垮掉了。这里虽然简单,却不失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摆设是“三件头”:盖碗、铜壶和土灶。一些竹靠椅、小方桌安静地站在泥土地上,等候每一位茶客的到来。这里茶客不多,大多是当地的老人。另外就是摄影发烧友了,有些不远万里专程到这里,用相机留下老去的时光。

茶馆是一段记忆的切片,细细咀嚼,历史就在杯盏间悄悄流走……因此,到这里品茶聊天的人,大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们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小茶馆成为摄影圣地后,这里有几位大爷已经成为“模特”,专门扮演茶客,维妙维肖。很多摄影“大片”里面,都有他们的身影。
茶馆也是休憩、散心解闷的好去处。茶客往往一呆就是半天,要上一杯“盖碗”,细细品尝,困了,就打个盹儿,想坐多久就坐多久,店家是不会下逐客令的。
彭镇的老人们偏爱老茶馆,老烟杆的敲打声和老哥子们打牌时扯喉咙的声音交杂在一起,定格成老茶馆日常的生活写照。

而成都的另一处茶馆,则人声鼎沸,那就是位于成都心脏地带的鹤鸣茶馆。到成都游玩的客人们想体验成都的“慢生活”,大多会选择到这里坐一坐。甚至许多外国游客也要到这里来品一杯茶。

鹤鸣茶馆始建于1923年,是成都现存、全国历史最悠久的茶馆之一,百年的风雨历程也让它散发着不一样的成都味道。

冬天出太阳时,到鹤鸣茶馆喝一碗茶,吹吹龙门阵,是很巴适的事。

离鹤鸣茶馆不远,有一片坝子,名叫华西坝。华西坝是四川大学(原华西协和大学)的老校区,由于历史久远,岁月沧桑,这里又是一片寻旧的好去处。

在华西坝,还保存着许多民国时期的建筑,也保存了许多解放初期,以及文革时期的建筑。华西坝的建筑,从风格到布局都独成一体,融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宫廷花园于一体,成为成都唯一保存完好的建筑博物群。但这些建筑不知是否重修,或者新刷了油漆,看上去一点都不“旧”。

华西坝钟楼,曾经是成都的地标之一。钟楼上的那口大钟,一直在走,依然分毫不差。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流沙河说,成都的“文化”在两处,一是少城路的民居建筑,第二就是华西坝。华西坝以自身的建筑、历史、人文内涵已然成为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休闲之都的文化符号之一。
在成都华西坝偶遇到这类中西合璧又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建筑,颇有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这样的古建筑群,华西坝还有很多。
华西钟楼高百尺,远远望去,巨大的白色钟面、青砖黛瓦、红墙翼角、拱门浑然一体,虚实相间,景色迷人。图为在华西坝钟楼旁边的荷花池,几位老友趁着天气好,共同回忆过去的旧时光。

到成都,有两个地方你肯定绕不过去,一个是锦里,一个是宽窄巷子。

传说中锦里古街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但早已不复存在。我们现在看到的锦里,建成于2004年10月底,可以说是一条年轻的“古街”了。

这里老街、宅邸、府第、民居、客栈、商铺、万年台坐落其间,青瓦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让人恍若时空倒流。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如清风扑面而来。

由于交通便利,锦里天天都是人山人海。当然,大多是外地人。
锦里的仿古建筑做得相当不错,流连其间,你真的会误以为自己已经穿越到三国时代

另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就是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号称成都“最成都”的地方,是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宽巷子与窄巷子是成都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往昔的缩影,一个记忆深处的符号。由三条东西方向的老街(自北向南依次是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以及街道之间的居民宅院组成。

宽窄巷子古已有之,2005年开始改造修葺,三年后全面竣工。在此之前,宽窄巷子破旧不堪,除了长期居住于此的住户,少有人来。改造之后的宽窄巷子,修旧如旧,保留了原始的风貌,古色古香,也注入了更加浓郁的商业气息。

正因为宽窄巷子是“最成都”的,也是被老外称之为“最中国”的地方,这里每天都游客不断,人山人海。
站在楼梯上俯视宽窄巷子,尤其是在秋天,屋顶满是落叶,那种古旧的感觉更加浓郁,穿越感更强。
过去的深宅大院,依然那么威严而堂皇。想象一下,多年前,宅院的主人斜靠在太师椅上,手里拿一杆水烟筒,正在闭目奍神。很多故事,似乎推门就可以知道。

其实,成都的旧,不只是鸳鸯楼、彭县老茶馆、鹤鸣茶馆,也不只是锦里和宽窄巷子。比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等。

成都的旧,是一种情绪,一种情感,一种寄托,一种怀念。其实,成都的旧,更是一种血液,已经渗透进方方面面,走到哪里,都可以在不经意间发现。

这里是成都的锦绣巷,平时默默无闻,陈旧而寂静。一到秋天,银杏叶子黄了的时候,这里便成为赏秋圣地,游人如潮。
在成都的洗面桥横街,每天太阳落山,生活在成都的藏族同胞们就会摆出地摊,开始做生意了。这样的地摊,在成都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恐怕也是绝无仅有吧。
在成都郊县的农家乐,也可以发现这样的窗口,是不是很穿越呢?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