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凉山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7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雷蕾 

标签: 乡村印象   风土人情   文化苦旅   社区推荐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光荣的成员,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彝族人民在漫长的民族发展道路上创造了大量的、独特的、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辖区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民族。

我这次去的是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腹地——布拖县。布拖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凉山州东南部,距州府西昌114公里。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布拖又称吉拉补特,是彝语“补特”的音译,“补”指刺猬,“特”指松树,意思是“有刺猬和松树的地方”。它是彝族阿都的聚居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素有“中国彝族火把文化之乡”、“ 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火把节的圣地”等美称。

布拖县民风古朴纯厚,彝族人民热情好客。每年七月,县上都要举办以彝族选美、斗牛、斗羊、赛马等为主要内容的彝族火把节。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太阳历的第二个星回节,在农历六月被庆祝。据历史文献记载,火把节有“以火色占农”、“持火照田以祈年”、“携照田塍,云可避虫”等含意,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人民,围着火把欢呼,载歌载舞,展示了古朴的彝族风情和传统的彝族文化。布拖的火把节因古朴原始而闻名遐迩。

在人们传统的印象中,大凉山是一个贫困的地区。而布拖县这样位于大凉山腹地的小县城,更是贫困中的贫困。不过如今的大凉山与以前相比,还是有了不小的改变,已然成为了一个主要劳工输出地。在新疆以及广东等地都能看到凉山人民的身影。

现在凉山很多家里只剩下留守的儿童和老人。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年长的孩子平时帮着家里做家务、干农活,带弟弟妹妹们。

阿婆年纪大了无法做农活,她的日常生活就是照顾孙子们的起居,平时做完事或者累了,便坐在自家门槛上小憩。

在父母没有出远门打工的家庭,妈妈去干农活或者上山砍柴的时候,基本上也是家里的老人家照顾着孩子。在等待妈妈回来吃晚饭前,阿婆会煮一些土豆给小家伙们加餐。

小家伙不时在家门口观望,终于看到妈妈砍柴归来的身影,兴奋地跑去迎接妈妈。只因年纪太小,无法帮助妈妈干体力活,只好默默的跟在妈妈身后做一个小小的守护神。

由于现在村里大多数的主要劳动力都出远门打工了,于是大伙都把自家的羊集中到一起,每天轮流着由一两个人统一放牧,到了晚上再把自家的羊领回来。

牧羊人把羊群赶回村落,各家的人们都出来领自家的羊回家。这家的主力小哥哥很娴熟,也很暴力地拖住羊腿就往家拽,其他的小孩也在旁边帮他用棍子赶羊。

在每月两次的牲畜交易日,他们会赶着自家的羊和马来到交易市场,祈盼着做成一笔好买卖,主人会根据售卖牲畜的年龄和品相作为价格的参考。

小女孩家的这匹白马,无疑是今天整个市场的焦点。在其他马匹按市价1000-1500售卖的时候,她家的这匹“小白龙”以6000元的高价成交。

女人们每天总是忙忙碌碌,干农活、带孩子、砍柴,当不做这些的时候,基本上都在纺线,做查尔瓦或者裙子。

而男人们,每天除了做一些女人无法负担的重体力活以外,大多时候都是聚集在一起,坐在墙根下晒晒太阳,聊聊天。

小朋友总是充满各种好奇。当我在村子里和村民们聊天的时候,小朋友们边吃午餐边来看我这个他乡的陌生人。

老人家里在杀牛准备招待贵客,小孩子们都来凑热闹。凉山彝族人有对牛、羊崇拜的习俗,他们始终把家牛作为最重要的耕地牲口,它们能为人们带来财富,对其也是十分爱护。在凉山彝族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家牛多为水牛。人们把水牛角挂在门上作为辟邪之物,此外,他们把家居中各种结构部件的头尾都做成水牛角状。比如牛角拱,一方面牛角拱的形式结构有利于承力,另一方面以示住所内无处不有驱邪灵物之保佑,同时也是对祖先们在野外游牧生活的回忆,除此之外它还代表了雄性,被族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还有,能为人们带来食物、衣物的羊也同样受到人们崇拜,被视为财富的象征,所以在屋内也常常以羊头、羊角进行装饰,甚至他们的服饰和家里院墙上也会以羊头图腾作为装饰。

以“打牛”招待的客人那可是上等的贵宾,因为牛是一家的劳动主力,把主力都用来招待客人,那这位客人的地位可想而知了。而且在煮好肉以后,被邀请摸牛腿的,那更是十分尊贵的客人了,寓意着客人像牛一样强壮。这也是彝族人民特有的祝福方式。

在一旁围观“打牛”的小朋友们,对陌生人也是充满了好奇。他们的纯真的笑容,清澈的眼神,让我不自觉地穿越回了童年,和他们疯玩在一起。


当然,也不是所有小伙伴都会和你疯玩在一起,也有一些比较胆小腼腆的。他们围坐在一起,大点的孩子给其他人讲故事,我也凑过去听他们讲故事,其间用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中间的小女孩发现我在拍照,她害羞地把脸遮了起来。

还有一些小孩子是自己在旁边玩儿。你和他聊天的时候,会不好意思和你眼神对视,当被问及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会若有所思地看看天上,再作以回应。


虽然现在政府已经在山下给村民规划了新的家园,但还是有一些老人家舍不得山上的老宅。于是他们让孩子们到山下的新家住,自己在山上住着,因为这里保留着许多对家族的回忆。

刚进村子,就被一群热情好客的小伙伴围住,主动请缨给我们当导游。他们带着我们去村子里转转,一路上有说有笑,到了以前的老房子就告诉我们,这里以前是谁的家,那里是谁的家。


大山里的孩子平时玩儿的东西不太多,男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游戏不是追逐打闹就是爬树登高了。


后来发现他们不只会追打以及爬树,也会玩拍打纸牌的游戏。


女孩子始终比较文静,照片中看出了小闺蜜们性格的迥异。


遇到比较繁重的活,基本都是全家老小一起上,体现了家庭的凝聚力。实在不能出劳力的小朋友,则是在一旁惬意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为家人们辛勤的劳作摇旗呐喊加油助威。


他们被高原紫外线无声地炙烤,依旧过着日复一日平静的生活。看似捉襟见肘,平淡无奇,实则人人均有简而不凡的人生。

她是这家的女主人,由于不会汉语,所以我很难和她交流。她看见我们来了只能好奇地对我们上下打量。男主人给我介绍了家里的大概情况。他们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已经结婚,带着老婆孩子住在山下新规划的村落里面。老二是个女孩儿,现在新疆打工,回来的机会很少。老三是个儿子,几年前下河游泳,因为溺水而远离了他们。如今,男主人随身揣着小儿子的身份证,想他了就拿出来看看。

他们现在还保留着古老的生活习惯,晚上除了猪是单独关在猪圈以外,其他的牛、羊等牲畜都是和主人同室而眠。周围地上散乱地摆放着他们农耕的收成,女主人背后像大柜子一样的东西就是他们的床,几乎所有的家当都在这一间屋子里了,然而屋子中永不熄灭的火塘,既是彝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彝人自古以来的精神主导。

火塘与彝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出现与彝族的居住形式及其居住环境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可以说,火塘是彝民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极富特色的民俗。由于他们所居住的地区,群峰耸立、江河纵横、气候寒冷,火塘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工具。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火塘就设在堂屋中靠左的地方。火塘在彝族居住民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每一户彝族家庭生活的中心,是饮食、取暖、照明、会客、议事乃至宗教活动的场所,既是家庭成员聚会之处,亦为接待客人之所。彝族人大都把火塘视为家庭的象征,认为与家人的命运祸福密切相关。尤其是火塘中火的熄与燃,同家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火塘里的火长年不熄,固被称为“万年火”。彝族有一句谚语:“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他们对火有特殊的认识和感情,于是有了敬火、护火的各种民俗。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