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红土地上的万顷琉璃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3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赵丽兰 徐明
标签:

四面晴岚接远天 湖光潋滟抱城还
抚仙湖自古就有“琉璃万顷”之称,《徐霞客游记》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的记载。澄清碧蓝的万顷湖水、翠绿欲滴的笔架山、屋舍俨然的村镇构成了抚仙西岸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美好画卷。摄影/李江
抚仙湖自古就有“琉璃万顷”之称,《徐霞客游记》有“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的记载。澄清碧蓝的万顷湖水、翠绿欲滴的笔架山、屋舍俨然的村镇构成了抚仙西岸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美好画卷。摄影/李江
抚仙湖是云贵高原最清澈的湖
清晨的薄雾散开后,远山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秀美的山峰从西面、南面和北面将抚仙湖轻轻地拢在了胸前。在暖风的吹拂下,粼粼水波像铺洒在湖面上的一层层细碎的蓝水晶,涌向金色的岸边。人们常常以“海天一色”来形容海水跟天空一样地清蓝,而眼前的抚仙湖水,在目之所及的远处,竟也不能同浩阔湛蓝的天空区别开来。

澄江人用“琉璃万顷”来形容抚仙湖的古雅浩荡不可谓不贴切,这座两头宽而中间细的湖泊很像一个不那么“标致”的葫芦。从高处俯瞰这个蓝色的葫芦,它既像是挂在滇中盆地脖颈上的一颗琉璃吊坠,也像一颗镶在盆地里的蓝色眼睛。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