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琥珀:惠济地图上的运河故事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6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马素芳 

标签:

隋炀帝集天下之力开凿大运河,加速了隋帝国的灭亡,却成就了唐宋时期长安、洛阳、汴梁的繁华。当年的隋堤烟柳、舳舻相继,在时光的消磨中渐次淡去。作家马素芳以细腻的笔触,带领我们在中原、在惠济寻找大运河通济渠的踪迹,探寻此地、此河的今夕,发现时间的琥珀中留存的真实故事。
汴河故道上惠济桥
2004年5月,郑州市邙山区正式更名为惠济区。“惠济”就来源于辖区一座古老的石桥——惠济桥。摄影/王炳才
惠济桥是隋唐大运河上一座著名的石桥,始建于隋朝,一直沿用到宋元时期。明朝嘉靖年间,官员张书基督工重新修复该桥。惠济桥两头分别修建有一座高高的桥楼,被称为“风雨楼”,主要是供百姓和游人躲避风雨使用的。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组无论时间跨度还是空间跨度都名列世界之最的人工运河,不仅对于它所经过的广大平原地区,而且对整个中华文明发展历程,都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影响。不同年代开挖的河道,在沃野千里的华北平原和水网纵横的长江下游平原上,勾画出一道道巨大的印记。其中,隋唐运河中,通往北方的永济渠与通向江南的通济渠在中原交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形。郑州市惠济区,就位于这个人字形的顶端。

从卫星遥感图上看惠济,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一片位于黄河南岸、东西横亘数十公里的绿色地带,不像是一个省会城市的建成区,更像是草木茂盛的原野。事实上,在这片蓊蓊郁郁的绿色之中,不仅有着正在阔步建设中的现代化城区,还掩藏着记载中华文明缘起和演进的众多历史遗迹,其中东西向穿过城区的,便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

《荥泽县志》中惠济长桥绘图
乾隆年间的《荥泽县志》记载:“惠济桥,在县东八里许。昔贾鲁河经流其下,今河徙而南,止存石桥,附居者烟火千家,往来贸迁多会于此 。”“惠济长桥”为荥泽八景之一,图画中清晰地描绘出了惠济桥以及周边建筑、河道的景观。供图/惠济区委宣传部

惠济区的名字,来源于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惠济桥。石拱桥坐落在黄河南岸附近的通济渠运河故道上,为石券顶三孔拱桥,高约6米,长约40米,宽约5米。据记载,石拱桥始建于隋,已有1400年历史,跟河北赵州桥属同一时代。如今,惠济桥轮廓犹在,在漫漫岁月中被侵蚀得坑坑洼洼的青石桥面上,有两道经年累月碾压而成的醒目车辙。

千百年来,这座小小的石拱桥历经沧桑,成为郑州北区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可以说,在构成惠济区地理的三维空间之外,惠济桥这座见证了千年历史的石拱桥,这段数番兴废、有过许多名称的运河,不断被发掘的分布于运河沿线的历史遗存,以及这些遗存所承载着的数千年来的云烟往事,成为标识着惠济区丰厚文化历史的第四维。

枢纽天下,临制四海 ——大运河中枢的繁胜当年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缘起之地。水为生命之源。在生存条件有限的远古时代,也许唯有河岸,才可能提供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而自然的提供总是福祸相并。人类文明的进步无时不在突破自然界的局限——也许无所谓征服或顺从,人类智慧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匡正着自身。试图对自然河流兴利除弊的运河,正是人类雄心与智慧的明证。

在地面运输和交通条件简陋的时代,运河的开凿始终围绕着三重目的:一是漕运,把天下富余集中到皇家仓库;二是交通,为皇帝百官四处巡查提供便利;三是灌溉,在旱涝之间调剂余缺。因此,运河的开凿路线,也往往在考虑地理条件的基础上,尽量把物产丰饶的地区与皇帝所在的皇都贯连起来。这也是为什么,中下游交界带的黄河南岸——通济渠郑州段,也就是通济渠流经今日惠济区的部分,会成为隋代大运河这一浩大工程的中枢河段。

隋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是为永济渠;南达余杭(今杭州),是为通济渠和邗沟。南北两个方向的河道在华夏大地东部平原上构成一个巨大的“人”字。开凿最早、时称“御河”的通济渠,是这“人”字那一撇的起首。其西段起自皇家西苑,引谷水、洛水,循阳渠故道注入黄河;中段自洛口到板渚(今惠济黄河南岸引河口),利用黄河的自然河流;东段起自板渚,引黄河水,循汴水故道,经泗水,注入淮河。通济渠第一次贯通了黄河与淮河水系,把当时的重要城市西安、洛阳和扬州连接起来,无论从规模或地理位置上,在整个大运河系统中都占有关键地位。

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从大业元年(605年)开始挖掘,以不到6年便完成了。隋大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当然,这种奇迹的创造,付出了血的代价。在凿渠和造船过程中,“役丁死者什四五”。

隋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盆地,北抵华北平原,南达太湖流域,东至淮海。在隋唐至北宋数百年间,这条水道对南北物资的流通特别是南粮北运,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水利和灌溉并不十分发达的时代,温暖多雨的江南一直是最为富饶的鱼米之乡。隋炀帝时期及其后的唐代,大型粮仓基本集中在黄河岸边的漕运主线上。单是从通济渠引河口(板渚,今惠济区境内)到洛阳周边,就建有洛口仓(兴洛仓)、回洛仓、河阳仓、含嘉仓、常平仓等许多大型粮仓。这些粮仓储量惊人。隋炀帝时代,光是洛口仓和回洛仓,屯粮就多达2600多万石。这些粮仓中储备的粮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经过通济渠从江淮一带运来的。据记载,通济渠在唐、北宋时期的航运地位显著,每年的漕运量由唐初的20万石,逐渐增大到400万石,最高达700万石(约合今11.62亿公斤)。

在官方漕运之外,大运河也成为民间交通和商旅往来的主要渠道。当时,通济渠两岸的城镇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得益于往来穿梭的航运,运河岸边的码头和旧城迅速发展繁荣起来,慢慢成长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城市。其中有许多,至今仍是华夏大地上经济文化发达的明珠城市。

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公正地评价了这条运河:“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苦,后代实受其利焉。”

通济渠展新颜
惠济区将打造沿大运河文化旅游带:重点打造西起古荥镇、东至花园口镇,以大运河(索须河)为主线,集养生、健康、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旅游经济带,打造“ 荥泽古城—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索须河)— 万亩湿地”连线发展的沿大运河文化旅游带,上图为该区域规划图,图为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弓寨桥节点风光。摄影/连敬春

绿影一千三百里——运河风景的前世今生

通济渠开通后,从隋至元,通航700余年。隋唐时代,渠岸风景可谓盛大。据《大业杂记》记载,当时的通济渠“水面阔四十步,通龙舟,两岸为大道,种榆柳。自东都至江都两千余里,树荫相交,每两驿置一宫,为停顿之所,自京师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

据说隋炀帝对运河大堤上千里相接的柳荫喜爱不尽,于是给柳树赐了御姓,称为“杨柳”。所以,在后世文人墨客吟咏书写中出现的“杨柳”,其实并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而是特指运河大堤上这些被赐了御姓的柳树。唐时诗人白居易看了通济渠大堤上的杨柳,写下《隋堤柳》,盛赞柳荫绵延相接的胜景:“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尽管这赞叹之中有着对隋末时势的感叹,但是“隋堤烟柳”却从此成为汉语古诗里的经典意象。

时至今日,在惠济区的古运河沿岸景观规划中,这个流传千古的经典意象依然延续,列为“荥泽八景”之一。

运河与城市交相辉映
满天朝霞之下,以隋唐大运河为前景,远处的城市正在生长。正是融合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惠济区才有了发展的更多可能。运河沿线将按照“一公里一景观”思路,串联历史文化符号,合理规划功能布局,打造特色码头,建设历史文化小镇等,使之形成一个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摄影/曹清林

隋堤烟柳的盛景在南宋以后曾有中断。当时北方沦陷为金人的领地,宋室皇都南迁,对峙的双方谁都无暇顾及运河。元朝定都北京之后,另开京杭大运河,在隋运河的“人”字上拦腰取直,通济渠逐渐废弃。

然而,大运河所带来的福泽并没有随之湮灭。

纵观华夏大地上的水利兴废史,我们不难看到,纵贯南北、辐射东西的大运河并不是在某个短促的历史时期内一蹴而就。它的形成、利用、荒废和修复,几乎贯穿了中华民族整个的信史时代。

晖曜大运河
惠济天河路索须河桥 摄影/曹清林

我国历史上运河的始建年代可上溯至春秋。吴王夫差可谓大运河第一锹的开挖者。为了满足军事扩张的需要,夫差下令,先后开凿了胥溪、邗沟、黄沟。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时期,华夏民族集聚区域内先后出现了几十条长长短短的运河,它们的分布地区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平原,遍及大半个中国。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使人们可以经由河道通达中国大部分地区。后世逐渐形成贯通之势的中国大运河,正是在前代地方性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

隋运河的开凿也是如此,规划者尽量利用了自然河流和旧有人工河渠,再加以延长连接,将它们结为一体。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下令开凿的广通渠,利用了汉时留下的槽渠古道;大业元年,隋炀帝下令开掘通济渠,西段是疏浚东汉所开凿的阳渠故道而通到黄河的;东段则利用了汴渠故河(即《禹贡》中所称的雍水,春秋时称邺水,秦汉时称鸿沟,其后叫蒗宕渠,亦称汴渠);江南段则利用了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故道。

这些最早开凿运河的地段,恰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地处华夏文明缘起地带的通济渠郑州段,更是一条贯穿了历代文明遗迹的历史之河。运河沿岸,华夏文明的历史遗存从远古到近代星罗棋布,数量巨大得往往令人吃惊。

在古运河贯穿的惠济区,迄今考古发现的古文明遗址,有旧石器时代的付寨沟遗址、韩峒村遗址,仰韶文化晚期的西山古城遗址,商王仲丁时代的隞都,春秋时期“践土为盟”之地,楚汉相争时代的遗址鸿沟、纪信墓,汉代冶铁重镇荥阳故城,古运河荥泽枢纽(通济渠郑州段)、黄河渡口和和惠济桥,可谓不胜枚举。通济渠郑州段,与鸿沟、索须河运河故道、汴河遗址一起,构成了隋唐大运河最完整的遗存。这段运河遗迹包括通济渠索须河段和通济渠惠济桥段。惠济桥段北起板渚(即后之黄河渡口,今东孙庄东侧黄河南岸大堤),南至丰硕桥,长约4公里。索须河段西自丰硕桥,东至祥云寺村与贾鲁河交汇处,长约16公里,河床河堤保存完整,部分河段河面宽40余米。其中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立即列入项目”的大运河遗产点,包括大运河荥泽枢纽、荥阳故城、洛口仓遗址等等,涵盖了河道、河堤、城池、仓窖等多种遗产类型。

如今,顺应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势,配合郑州市经济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在惠济区,一个围绕河道恢复及景观重建的庞大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古运河沿岸密布的华夏文明遗迹正在被这条复兴中的运河连成珠串。

按照规划,惠济区以“秦汉荥阳郡、隋唐大运河”为主题,拟将横贯郑州北部的大运河沿线打造成一条生态、生活、生产合一的古荥大运河游览带。西部以荥泽古城为龙头,中部是大运河,东部是万亩湿地,形成地理空间上的“如意”形状。

运河沿线的水工遗存和历史风貌,如运河故道、河堤、古桥、渡口、漕运设施等将进行保护、复建,结合全区600万株、6.4万亩郁郁葱葱的树木,形成山、水、城、林交相辉映的和谐格局。

隋唐大运河,这条时间之河的前世,是千帆竞发的经济命脉、是隋堤烟柳的诗意河道;今生,则是以古运河为中心带的生态和历史四维景观。它也将证明,大运河的波澜,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灌注到当下生活之中、为每个普通人耳濡目染的文化精神的源头活水,是时光停留的琥珀,在今天中原大地上,熠熠生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