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级的景观大道上,与一汽奥迪Q家族共同奔赴极境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9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网

标签: 资讯   

219国道是一条世界级的景观大道。它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全长超过10000公里,是目前我国总里程最长的国道。沿途穿越雪山冰川、高山峡谷、江河湖泊、草原森林,最终奔赴大海。一路景观之盛,超乎想象。

聪明的旅行者对于出行的选择,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主编单之蔷老师曾这样总结:“走最少的路,看最多的不同。”

219国道就是这样一条,能够让我们走最少的路,看最多不同的国道。与一汽奥迪一起旅行,走一万多公里,看遍极为不同的景观,走在这条路上的我们,都是实力与智慧兼具的旅行者。

突破纬度带所遇到的景观纵向差异,在G219上可以得到最为深刻的感受

有没有什么科学的理论证明,我们可以延G219看到最多样的风景呢?我们首先可以了解一个词,纬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简单来说,就是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分布不均匀,然后就导致了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环境,气温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降低。从赤道至极地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等不同热量带。

大家可能看过一本书《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书讲了一些文化、文明传播的规律。其中讲到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文明的扩张,最容易的路径是沿着东西方向进行,若沿着南北进行就困难重重。也就是说民族和文明的扩展“横着”进行比较容易,“竖着”进行则很难成功。其背后的自然影响因素,正与纬度热量分部情况有关。

假如地球表面是均匀的理想状态,那么沿东西方向(同纬度)接收太阳的热量是相等的。纬向相似的热量条件,不仅造就了民族、文化所能快速适应的、差异较小的生活环境,也成就了同纬度区域相似的自然景观。

正因此,当我们突破纬度带,延219国道一路穿越广西、云南、西藏直到新疆,伴随着维度的增高,所能看到的景观也从亚热带季雨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转而向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乃至寒温带针叶林转变。

墨脱云雾缭绕的雨林 摄影/程斌

广西东兴市,219国道的起点。从这里出发,沿国道一路向西北前行,首先看到的便是以栓皮栎林、麻栎林、光皮桦林等组成的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以及像红荷木林这样分部在台地和河谷区的热带季雨林。

行至云南,这个细数起来纵跨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等与纬度密切相关的6个温度带的大省,哪怕一路驾驶着奥迪Q家族的车辆沿国道行驶,也能极为清晰地感受到一路植被景观的变化。

云南的气候与地势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使得云南的植被种类多、分布广、变化快,是典型的“山原型水平地带”。虽不能抛开地形地势的影响去片面以纬度地带性看待植被景观的纬向分部情况,但在整体来看,也呈现着从热带雨林、季雨林带,到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带,再到亚热带北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带分部的规律。

驾驶奥迪Q8,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路向西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再转向北,跨越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最终到达中国西北最北的阿尔泰山脉。随着纬度的增加,路边的植被景观也变成了以冷杉、云杉、红松、落叶松等常绿或落叶针叶林为主。

如果给沿219国道的旅途中看到的、随纬度变化而改变的植被景观做分类备注,那么广西-云南段无疑是繁茂而奇特的,哪怕在车中看了一路,也不会分清沿途究竟看到过多少种不知名的植物;而西藏-新疆段则是针叶林独有的挺拔与辽阔,一眼望去,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纯粹景象,仅一种杉或一种松,便构成了绵延数里、数十里、甚至是数百里的森林。

天山北麓恰西沟的雪岭云杉林 摄影/赖宇宁

行驶在219沿线,可以一次看遍垂向的多样景观

如果说中国地形起伏变化最大、地貌最复杂的区域,那么以青藏高原为典型代表的西部地区当之莫属。

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并挤压亚欧板块,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在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后,终于形成了青藏高原,并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在青藏高原形成与隆升的过程中,河流的侵蚀基准面下降,流水的下切侵蚀能力与溯源侵蚀能力随之增强。在流水的切割与深部地质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地球上海拔落差最大、延伸距离最长、深度最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在此形成。

雅鲁藏布大峡谷 摄影/姜曦

经科学论证认定,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在派乡转运站,出口处在巴昔卡村,实际长度为504.6公里。其最深处于南迦巴瓦峰和里勒峰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宗容村,谷深6009米,单侧峡谷最深处在得哥村附近,谷深7057米,大峡谷平均深度为2268米,核心地段平均深度为2673米。这些数据表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深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宛如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绿色门户,成为印度洋西南季风进入高原的最大水汽通道;而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拐弯地区,地幔体上涌、构成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地球"热涡"。

水热共同作用之下,使得沿大峡谷水汽通道上,热带山地环境北移6个纬度,出现藏东南一片的绿色,构成了在我国仅次于东北和云南的第三大林区,并出现自低河谷热带季雨林带到极地寒冻带等世界上最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景观,峡谷两侧高山发育着季风型海洋性(温性)冰川,峡谷河床可见四处大瀑布群……

219国道的云南-西藏段,恰好是沿着怒江峡谷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一段、有着长距离未铺装道路、地势极为险峻、能在垂直方向看到几乎从热带到极地风光的一条路。

在较为开阔的地带,热带农业景观映入眼前。连片的芭蕉林舒展着巨大的叶子,小块农田中的稻谷随风荡起波浪,少数民族独居特色的村寨如星罗点缀。这是亚热带地区农耕文明造就的人文景观。

在原始森林中缓缓驶过,抬眼望去,入眼是茂密的绿色。巨大的树冠展开,树干上是数不清的苔藓、蕨类植物,以及或粗、或细的寄生或共生藤蔓。静心聆听,有时可听到古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的现场演奏版,有时可以感受到如“鸟鸣山更幽”的热闹场面与宁静心灵。古老的孑遗植物、珍贵的特有种、以及随时可能擦身而过的昆虫、飞鸟等,都在眼前一一呈现,仿佛走入天然的物种博物馆。这,是来自热带、亚热带季雨林的自然景观。

当车在沿着陡峭崖壁修建的G219上行驶,身边是不断宣泄这巨大能量的滚滚江水,只要打开车窗,便可充分感受到江水冲击、拍打着两岸的强大力量与仿佛咆哮般的声响。溯源而上,峡谷由宽变窄,江水由缓变急,越是向前,越是能感受到江水切割、侵蚀大地,在高隆的青藏高原塑造出峡谷的伟力。这,是来自江水与谷地在漫长地质历史年代中不断对抗形成的地质景观。

抬头仰望远方,色彩出现明显的条带变化。从最下方稠密的深绿,到山腰如稀松的浅绿与灰褐,再到山顶,就变成了亮眼的雪白。森林、草甸、雪与冰川,在这里齐聚一堂。虽在内陆,这里覆盖的却是海洋性冰川当我们凭借相机、望远镜或是旅行者强大的目力,更是可以看到冰川不同的形态,从小型的冰帽冰川到冰斗冰川、向下蜿蜒的冰舌等,它们塑造着所在每一座山峰的形态。这,是来自青藏高原与印度洋共同凝结的景观礼物。

而在G219西藏段,还有奇林峡、扎达土林这样的,更为干旱、荒芜,也更为壮丽的极境。奇林峡在漫长时光中,在流水与风蚀共同作用下,被雕琢成了万千座造型奇异、险如刀锋的形态,深、奇、悬、险是它的特色。而扎达土林的位置更加深入青藏高原,却是大湖沉积与湖水褪去过程被雨水侵蚀的产物。千沟万壑的扎达土林,乍一看像极了黄土高原,成因却是完全不同,而宛如宫殿般的形态,更是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

行至日土县,展琼冰川的冰塔林就在附近耸立,冰体透明,纯净如洗。这是大陆性冰川在经历无数岁月后才能形成的独特景观。冰川冰层层叠加,默默记录着历史的气候。冰川融化形成的汩汩流水,冰凉清澈。这是来自高原的极地风光。

沿G219驶向大陆的中央腹地,见证海陆地带差异带来的别样风情

打开世界地图,你会发现,新疆的西部正处在亚欧大陆的腹地。当车队在G219新疆段活动,途经塔城地区,就是走过了亚欧大陆的几何中心。

在这里,整体感受最深的,或许就是它的干旱与荒凉。从塔城地区到哈巴河县的一路上,黄沙漫漫,戈壁茫茫。

在塔城地区北部、吉木乃附近,有着大片沙漠地带。学者们称其为恰夏克多库姆沙漠,而在早期文献中称作库姆求别沙漠,“库姆”是沙子的意思。这里分布着几个沙漠,比如布尔津旁边的叫塔孜孜库姆沙漠,哈巴河边上的叫博斯它儿沙漠。但名称很长,我们就简称它为哈布吉沙漠群,也算总结概括了哈巴河,布尔津和吉木乃三个地区的情况。

比如吉木乃旁边的库姆托拜沙漠,西南距吉木乃县城约20 km,它跨越中国-哈萨克斯坦边境,西部发源于哈萨克斯坦斋桑泊东岸的荒漠区,向东绵延扩展至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境内,东西长39.18 km,南北宽12.52 km,总面积达230.30 km²。

又比如气候,吉木乃县气候干旱,多年平均降水量202.8 mm.而蒸发量达2140 mm;气温较差大,无霜期短,由于地处西伯利亚寒潮入侵通道,加之山谷地形影响,雷暴、冰雹、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较多,年均大风日数近40天,为额尔齐斯河谷西部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九大风口之一。风卷沙走,风卷沙聚,所以自然来说就是一个很有利于产生风沙的条件。

所以这里的公路,也是一直和风沙作伴,有时候是公路上积沙,有时候,则是整个沙丘流动到了公路上。开车正常地沿公路行走,有时可能走着走着就到了沙漠腹地了,这么大一个沙山立在眼前。当然这种情况一般是发生在流动沙丘,现在我们通过草方格,把道路两边区域的沙漠进行固定或半固定,就很少出现类似的问题了。

除了沙漠,戈壁也是这段路途中极大的挑战。来自荒野风沙的常年打磨,让戈壁滩上的砾石覆盖了一层黑色的“荒漠漆”,成为独具特色的“风棱石”。它们又与戈壁滩中白色的石英、青色的泥石共同构成了“三色戈壁”。当然,由于大面积黑色风棱石的覆盖更为显眼,也常被人们称为“黑戈壁”。

荒芜的景象,在赛里木湖被终结。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博乐市境内,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湖面海拔约2070米,蒙古语意为“山脊上的湖”,面积约460平方公里,呈菱形,最大水深90多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山地冷水湖。湖区四周高山环绕,南以科古琴山与伊犁谷地相隔。虽然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但由于海拔较高,受西风带影响,湖区常年盛行西北风或偏西风。经大气环流带来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局部降水,成为了西北干旱区的“湿岛”,所以也被称作“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

当然,除了戈壁与沙漠,你也在那拉提的草原上畅享与群马共同奔腾的自由与豪放,在草原石城体验宛如在异星穿梭的独特环境,在天山北麓看遍连绵的雪岭云杉……

而到达本次旅途的终点,也是G219最北端的起点,位于阿尔泰山南麓的喀纳斯,就感受到来自北冰洋的生机。

在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梳理、评选了中国美景,推出一张榜单《选美中国》,在这里面,喀纳斯和青海的青海湖,西藏的纳木错,长白山的天池还有杭州的西湖一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对于喀纳斯,我们的评价是“上帝的调色板”。

当然,这个上帝不是外国的上帝,帝在殷商甲骨文卜辞和周朝金文中又称“帝”、“神”、“天”,也就是上天、大自然的意思。为什么说它是调色板呢?那是因为:不同的时间来,你看到的喀纳斯湖是不同的:水清时的湖为蓝绿色,冰川融水注入时湖为淡绿色,阴天时的湖水则为蓝灰色,而周围的环境颜色也在变幻,彩林,秋林,白云,蓝天,全方位的色彩变幻,就让这里有了调色板的模样。

秋日的喀纳斯 摄影/王汉冰

喀纳斯湖水特点极其丰富。从每年的 4、5 月间开化到 11 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每年 5 月,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到了 6 月,湖水因周山的植物泛绿而呈浅绿或碧蓝色; 7 月以后为洪水期,因上游白湖(冰川碎屑湖水)的白色湖水大量补给,喀纳斯湖水便由碧绿色变成微带蓝绿的乳白色;到了8 月,因受降雨的影响,湖水呈墨绿色;进人9、10 月,湖水的补给明显减少,周围的植物色彩斑斓,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夺目。因此,喀纳斯湖又被人们称为“变色湖”这片湖水仿佛一块色彩旖旎的宝玉,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

友谊峰西南坡的喀纳斯冰川是喀纳斯河的源头,喀纳斯河汇入布尔津河之后,经布尔津河这一额尔齐斯河最重要的支流,喀纳斯冰川融水最终通过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喀纳斯湖就是布尔津河的一部分,湖口被末次冰期晚冰阶(时间在2万年前左右)沉积的冰碛所阻,冰雪融水在冰碛堤坝后受阻形成湖泊,是典型的冰碛堰塞湖。

行走在219国道的旅途中,我们与奥迪一起,感受与太平洋、印度洋密切相关的热带风情,见证大西洋水汽所能到达并汇聚成湖的最远的地方,奔赴北冰洋的喀纳斯湖……纵跨纬度,我们亲眼欣赏从热带雨林到泰加林(寒温带针叶林),爬升高度,我们亲自跨过滔滔江水、溯源向上直至冰川源头,一路山的所见、所闻,皆是无数人一生也极少经历的极致风景。

行走在219国道上,让我们与一汽奥迪一同前行,发现极境的壮丽风光。以无畏前行,成就开阔人生!

(广告)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