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 汇聚与融合的民族走廊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3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增刊 作者: 橡木苔 

标签:

地处“藏彝走廊”南延的凉山,是众多民族汇聚融合之地,也是彝、汉、藏、回、蒙古、苗、傈僳等14个世居民族繁衍生息之地。各民族相遇于斯,融合于斯,又在居住、饮食、着装等文化上保持着传统。不同的传统隐藏着他们对历史、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诠释,也浓缩着滋养民族文化源源不竭的能量。
家屋,是避风港
15、16世纪,驻牧青海的蒙古和硕特部大规模南下,控制了今天木里等地。大约同时,丽江木氏土司北进扩张,带来一批纳西族人。经过迁徙与碰撞、胶着与互动,两种民族文化在木里藏族自治县生根发芽。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俄亚大村,是纳西族世居的村落,东巴文化盛行,如今古风貌犹存,成为第四批国家级传统古村落。为抵御外部族群的威胁,纳西族建造的房屋彼此相连,左右间距不大,中间留出很多秘密通道;且依山势设计成平顶楼房,实现房屋的纵向衔接。远远看去,似一座蜂巢城堡。房屋内部是居住与生产合一的空间,一层豢养牲畜、二层起居、三层存放粮食。图可见屋顶用来晾晒玉米,下图显示顶层阳台用来晾晒腊肉(摄影/胡小平)。
顶层阳台用来晾晒腊肉(摄影/胡小平)
木里县屋脚蒙古族乡也生活着一群纳西族人,他们曾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学习蒙古族放牧和狩猎;学习藏族建房,信仰藏传佛教;实行过摩梭人的“走婚”……尽管屋脚乡纳西族的风俗趋于多样化,但未曾改变的是他们对家屋的眷念。家屋是维系大家庭运转的载体,而老妇则是家屋的核心,图为屋脚乡利家咀村一处民居的老妇,守护着她的家屋(摄影/曹铁)。
尔苏藏族与凉山的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后来因吸纳吐蕃、汉、彝文化而发展壮大,并世系不绝。尔苏藏族会说彝语和汉语,但也有自己的沙巴文字。他们崇拜白石,住白石修筑的房子,年轻女子缠白色头帕。如今在甘洛县、越西县,都能发现这个尚白民族的文化印迹。图为来自甘洛县不同村落的尔苏女子,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和头帕,在头帕下佩戴饰以银泡的头带,这是最具尔苏藏族特征的打扮。
清代,布依族大批进入凉山,也带来了“三月三”“竹竿舞”等习俗和糯食文化。在糯食中,最重要的是糍粑,它是布依族祭祀祖先、招待宾客的高贵食物。雪白的糍粑是布依族质朴好客的最佳表达,每逢打糍粑,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参与进来。图为宁南县西瑶镇拉落村的男人为客人打糍粑,捶打完成后,在旁的女人将木槽里黏成一块的糯米糍做成粑粑。糯米粒经过反复捶打,糖分得以完全释放,为馨香的糯稻附上了一抹清甜(摄影/姜曦)。
回族迁入凉山的时间大概可以追溯到元初,他们随蒙古大军南征,后留居在安宁河谷腹地。回族保持着伊斯兰教信仰和饮食习惯。受到安宁河的滋养,鸡鸭鹅鱼成为回族新的蛋白质来源。如今,板鸭、板鹅制作流行于西昌市裕隆乡等地,从养殖到腌制,再到烹调、切分,整个流程都体现着回族的饮食文化。西昌的回族群众热情豪爽,西昌裕隆回族乡伊斯兰文化节是他们展示自己的一个节日,图可见在一次文化节上,当地回族群众为远道而来的宾朋准备了可口的美食(摄影/李小平)。
相传,傈僳族在明清时期陆续从四川米易、云南永北等地陆续迁入凉山,在陌生的异乡,衣食都须自给,傈僳族就穿自己织的火草麻布。这门技艺没有文字记载,靠的是傈僳族祖祖辈辈的传唱,如今,在德昌县等地能看到完整的技艺。2008年,这项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图为德昌县南山傈僳族乡傈僳族女子用织布机织火草麻布(摄影/李春林)。
彝族也自己织布,最有特色的织物是羊毛披风“擦尔瓦”。擦尔瓦的原材料是羊毛,也有些是棉花制成。这项技艺需要男女配合,男人先剪羊毛、洗羊毛,晒干以后,由女人捻成细线,再来织布。织布时,先在空旷的地方立一个树桩,将线团绑上,后进行纺织。有时五六个人聚在一起,谈笑风生。这种织布方式也用于制作彝族女子的毛裙。布拖县彝族的毛裙因当地精湛的染色技艺而色彩丰富,图反映了布拖县彝族女子围坐织毛裙的情景(摄影/马春林)。
一部分聚居在冕宁县的汉族,相传是明清时期屯堡人的后裔,因此还保持着旧时穿青布的打扮。与织布相比,冕宁汉族精于挑花。挑花没有固定的纹样,讲究灵活多变,十分考验挑花人的创造力。2023年,冕宁挑花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一批挑花人脱颖而出,图为冕宁县磨房沟镇核桃村的挑花人在切磋技艺(摄影/胡小平)。

责任编辑 / 马怡  图片编辑 / 朱浩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