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园林 从来成都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0日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网
标签: 资讯
“雪山南风融雪汁,化作岷江江水来。”
奔流的岷江在都江堰以下分出稠密水网,滋养出天府之国。
“金温江、银郫县”,是川西坝子童叟皆知的俗语民谚,都江堰滋养物阜民丰,亦造就人间盛景。河渠如织,河水温润,江山如画,富庶如斯,让人沉醉。
“雪峰遥峙,而烟岚触景;江水环流,而翠浪移情。”
山水之间,亘古生辉,岷江水网漫流,造就的地域美学源自天地一派,根植深厚乡土,化为田林宅园。在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园林版图中,东部新区1个主会场、郫都、温江、新津和邛崃4个分会场分布于成都周边,花海缤纷,园林与田园共美。
岷江古堰 润境之川
“河出昆仑江出岷”,岷江是古人认知之长江上源,它丰沛汹涌、野性奔腾,破开横断山脉最东缘巍巍岷山与五百里龙门山的雪峰峻岭,携带冰川与流水物质,冲泻入一巨大新生代沉降洼陷盆地。
江水漫流,泥沙、卵石、粘土、亚黏土经年沉积,两百万年间沉积厚达几十米至几百米,重叠连缀而成中国西南最大平原——今人名之“成都平原”、蜀人呼之“川西坝子”。
洪荒平原,河水肆意游荡,河流堆积侵蚀,常致河东“赤盆”与河西“泽国”之苦。后世蜀守李冰开凿玉垒离堆,壅江作堰开渠,奠基“都江大堰”伟业,从此广阔平原“风吹不断浪花春”,水旱从人,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都江堰疏导的流水分化为府河、锦江、金水诸河辗转蜿蜒,润泽城镇田园,滋养蜀地人文。“成华简崇汉,温郫崇新灌;新新彭双什,金堂十六县”,清代成都府所领十六州县,水网密度已仅次江南,尽显“天府之国”气象,延续着“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稳定时空,生存乐土,生民汇聚。
金马河堪称都江堰外江水系嫡子,水势凶悍,生性最喜游荡摆动,是今日岷江正流血统,成为人们心中兼备野性与神性的“金马大江”。今日河畔,蒹葭苍苍,群雁纷飞,“金马踏浪”依然野趣横生。
金马河水奔流至温江和盛镇,舒展成一处清幽的自然湿地,是为国家级湿地公园——鲁家滩湿地公园。身行北林绿道,竹木葱茏,芦花纷飞,水面雪山倒影、河湖相融,波光粼粼。
以“万物有声、凫岛听音”为特色的凫岛上,荣获“伦敦设计大奖”金奖的概念建筑的白色双螺旋观景台似浮动于水光之中,幻化于绿林之上,置身水天一色,好一幅“诗成雪岭,画里见岷峨”的万千景象……
水润林盘 田园天府
在远至4300年前的成都平原,人与自然的相互试探萌发出诸多传统智慧:温江寿安镇平川之中的鱼凫古城,“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的嵌错和谐景观,堪称后现代“田园城市”的远古雏形,临水而居,水旱耕耘渔猎的生产奠定成都平原的基本生产范式,卵石粘土砌埂的技术或是都江堰治水技术的滥觞,竹骨木骨泥墙的房屋则成为后世乡村建筑的传统。
从古蜀文明发轫、赖都江堰水滋养的林盘,干、支、斗、农、毛五级渠系自流灌溉,稻、麦、豆、蔗、菜丰饶田野生机盎然,竹、柏、楠、樟、桤茂林修木浓郁遮日,围绕着小青瓦的屋顶,夹竹编的墙壁,敞亮亮的院坝,而小径曲折蜿蜒,农家户“栋宇相望,桑梓接连,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左思·《三都赋》)
川西大地曾遍布如此生态、富庶、安逸、美景之田园。这种人类与环境浑然一体的生产、生活与人居模式,便是川西平原所特有的聚落形态,即今人所熟知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林盘”。
若飞跃高空俯瞰,由田园、林木、宅院、水系四大要素相融相生的川西林盘聚落,状若陆海浮岛,散布于广阔天地之间,神似珠玉落盘,一个氤氲着“道法自然”古老智慧,洋溢着“天人合一”东方韵味的“天府之国”在此刻无比具象。
在一片“岷峨云浪,锦江春色”的温润地理美域中,人们放眼天地自然万物展开瑰丽想象,采撷传统人文意象进行艺术再构,创造了万古山水,又缩地千里的精妙园艺。
川派园林 世园胜景
园艺,是人文精神与心灵气象的外化与安放之所,古人以小幅尺度的空间幻化万里江山,在意象间听心音,于细微处见须臾。
川派盆景,传承着“缩地千里、缩龙成寸”的艺术风格,以雄秀清幽、淡泊飘逸的无声之诗,滋润了世人“心物合一”的理想世界。
融合了哲学、文学、艺术、建筑,蕴含了书法、绘画、诗词的川派盆景,“咫尺之内瞻巴山千寻,一盆之中望蜀水万里”。山水盆景模拟自然,“叠石成小山,埋盆成深潭。傍为负薪径,中开钓鱼庵。谷声应钟鼓,被影倒松楠……”(北宋·陆游),显山水之“高悬、陡深、雄奇、幽秀”特征;树桩盆景构树木之“苍古、虬曲、飞垂、倒挂”格律。
2024成都世园会,在各个方向上展示着园艺、园林之美。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的主会场,描绘出一幅芙蓉花绽放的大地景观,113个展园荟萃四川、中国和世界的园林精华,“国际范”和“成都味”交织,让游人沉浸式体验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奋进中的幸福之城”。
在郫都区分会场,展示着展示花卉产业以及创新创意花卉带动乡村振兴的成果;在温江分会场,盆景匠人营造出长达170米的“川派盆景诗意长卷”,巴山蜀水的自然人文胜景,天地园林之境跃然眼前;在新津,以农艺为主题的世园会分会场,展示天府之国流传千年的农艺,讲述大地上的艺术;在邛崃分会场,呈现着龙门山的生物多样性,着力营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美丽宜居宜游的绿色生态。
天地园林 是为成都
历时186天的成都世园,从“最美人间四月天”的暮春启程,走过“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夏,来到“正是橙黄橘绿时”的深秋,草木荣华、各得其宜。
在雪山之下的富饶天府,成都世园会呈现了世界各地多样园艺之美,更让更多的人发现了独属于天府的浪漫,看到了成都这座公园城市的诗意与魅力。以花为媒,成都在这186天里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极致展现东方美学和中国魅力。
精彩还在继续。会后,一处处会场在精心设计之下,会悄然转身,变为长期服务和点染成都人生活空间,比如主会场将依托开敞公共空间转化为城市的重要公共活动载体,锦云楼将转化为西蜀古典园林博物馆,天府人居馆将转化为川蜀民宿体验群,植物馆将转化为“绿色研发及展销中心”,在兼有VR数字展示和植物研发功能的同时,还可用作森系婚纱摄影场馆。四个分会场也将继续依照自身特色融合农、商、文、旅要素培育打造市场主体和特色景区,让世园会持续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其实,早在成都世园会开幕前,主会场总规划师黄聪就表示,哪怕世园会会场中的一个小建筑,都将在会后植入新的功能,实现园区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让美好延续、精彩永在。
放眼天府,岷江奔流而下,经人工疏导滋润出富饶的平原。大地之上,林盘星落,宛如超级的园艺作品,与山川、河流、田园建构起独属于天府之国的美好。
天地园林,是为成都。
————撰文 :孙吉 排版 :林非
摄影 / 供图:嘉楠 成都市委宣传部 等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