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学者,5个关键词 解读农牧交错带之“变”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

标签: 农业地理   基础地理   地质地理   

农耕与游牧,当人类这两种主要生产方式交锋时,贯穿黄土高原北部的农牧交错带就注定是一条不平静的前线。数不清的力量拉扯着这条线前后挪移,而多变的农牧交错带,又牵动着中华文明的命运……我们邀请了6位学者,共同讨论关于农牧交错带的种种变化。
不同时期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北界变迁示意图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总体走向虽然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相当,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同时期的农牧交错带北界也不尽相同。地图中反映了西汉至现代交错带北界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几次明显北进和南退,这与各时期的冷暖干湿情况关系尤其紧密。通常而言,气候越暖湿,则宜农土地越多,交错带界线北移,反之亦然。当然,战争、政策等因素也影响着交错带的位置。

农牧交错带之变,承载着中国疆土之变

农、牧两类生产方式对环境均有绝对依赖性,其中关键在于降水量,农业生产通常要求年降水量不能低于400毫米,畜牧业则通过逐水草而居的流动生活降低对降水量的需求。农牧交错带基本位于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一带,人类两种生产方式交融在这里,同时也在环境制约下,农田只能选择有水源可灌溉之处,呈插花状散落在各处;畜牧业则放弃逐水草的游牧生活,依托定居农业维持放养型生产形式。农牧交错带的环境属性决定这里非农也非牧,农中有牧,牧中有农。

韩茂莉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 教授

当然,尽管决定人类两种生产方式交融于农牧交错带的力量在于环境属性,农牧交错带的范围并非不变。农牧交错带南北推移的动力与环境影响,长期占据学术界讨论的核心。至今,讨论的要旨大凡归为两点:一则将历史时期北方民族南下视为气候转冷的举动,另则指出农业民族的北上开垦,导致草原环境恶化。无论北方民族的南下,还是农业民族的北上,结果不仅导致农牧交错带范围的伸缩、族群的更迭,也改变了人类对于环境的利用方式。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