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壶穴多 资水之上最奇特
标签:

龙山县猛洞河,3.8公里河床上密密麻麻都是壶穴
开车从湖南省龙山县县城往东北方向走,没多远就可以瞥见一条宽十多米的河流,自东北向西南逶迤而来。这条河名叫猛洞河,它发源于龙山县石牌镇境内,跨过县城,注入酉水,据县志记载,河长51公里,沿途接纳小溪23条。不论从长度、水量还是两岸的风景来看,猛洞河都毫不起眼,而且它还经常被人与另一条同名河流相混淆。另一条发源于龙山县与桑植县交界处的河流,也叫猛洞河,流经龙山县后进入永顺县,最终也汇入酉水,因大部分河段在永顺境内,我们就以永顺县猛洞河称之。因为流经湘西四大古镇之一的芙蓉镇,且早早开发了漂流等旅游项目,永顺县猛洞河声名赫赫,在湘西旅游界甚至还打出了“张家界看山,猛洞河玩水”的名头。相比之下,龙山县猛洞河可以说是寂寂无名。
出县城沿猛洞河而上大约8公里后,就到了太平山——一座平地兀起的丹霞孤峰。据《龙山县志》记载,龙山县以多样化喀斯特地貌闻名,仅在占全县面积3.5%的地域内有白垩系红层出露,发育了丹霞地貌,太平山就是其中之一。
猛洞河在丹霞孤峰间侵蚀出一道河谷,我所寻觅的地貌奇观就藏在谷中。但见红色的山崖掩映下绿色的河水跌宕起伏,激起一片片白色的浪花。峡谷底部出露的基岩河床上,密密麻麻地都是大小不一的凹坑。这些凹坑有的浑圆如圆规画出的一般,有的则是边缘残破的近圆形;小的凹坑大约有一拳大小,最大的凹坑直径和深度都超过了半米;而且凹坑不仅在平面上分布,有的还互相重叠、上下多层立体分布。真是鬼斧神工一般的景象!
我的脑海中回响起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童潜明,推荐我来这里探访时所说的话:“猛洞河给人的观感,完全可以与被称为‘壶穴之河’的台湾基隆河相媲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