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 战乱之中的文明沃土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1年第09期 作者: 邵学成 

标签: 基础地理   

2017年,阿富汗的一批珍贵文物来到了中国,在近4年的时间里,中国的9座文博院馆对它们进行了展示。从2006年开始,这批文物便开始了在13个国家为期15年的巡展。这批文物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战乱之外的阿富汗,折射出了阿富汗灿烂悠久的古代文明。2020年,这批文物结束巡展回到了阿富汗。如今,阿富汗局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这批文物和它们背后的阿富汗历史遗迹牵动着世人的心。本文作者曾参与过这批文物的策展,还曾多次赴阿富汗众多遗址考察,他将为我们讲述策展背后的故事和阿富汗独具魅力的古代文明。

亚欧腹地的阿富汗虽然是我国的陆上邻国,但我们对它的文明却多少有一种陌生感,仿佛这是一个低调、内敛、神秘的文明。历史上的亚欧大陆腹地曾被众多强盛的帝国所征服,马其顿帝国、波斯阿契美尼德和萨珊王朝、印度孔雀王朝、中国汉唐和蒙古帝国在疆域拓展过程中都曾将统治区域扩展到现今阿富汗的地域上,在铁蹄铮铮、刀光剑影中,阿富汗成为了亚欧大陆上各种文明的“熔炉”,这也是征战所带来的另一面,即民族融合和文明交流,不同地区的文明在阿富汗汇聚,构成了它缤纷多彩的多元文化特征,因此阿富汗也常常被称为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

现实中的阿富汗是一个以山地、荒漠为主的国家,最著名的兴都库什山脉,平均海拔约5000米,将阿富汗分为南北两片区域。以兴都库什山为界,可分为北部的阿姆河和南部的印度河两大水系,沿着河流形成了一些冲积平原和绿洲盆地,成为阿富汗主要的农业发展地和城市定居点。在绿洲地区除去一些显著的佛塔和石窟寺,地面遗存最多的便是伊斯兰传统的“土坯子”建筑,这种以干砖建构的土遗址很多都已经风化荒废成土丘,被当地人称为“TEPE”,即丘地的意思,这些土遗址与阿富汗的古代文明存在着密切联系,也是考古学家重点发掘的对象。除了农业文明外,阿富汗文明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游牧文化,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些山地荒漠和平原盆地间仍生活着大量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喜欢沿着河道季节性迁徙,使用多种语言交流,擅长商品贸易和金属冶炼,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宝藏。所以解读阿富汗文明,要区别于传统的农业文明视角,需从山地文明、游牧文化和多元性上来入手,这样才会更有体会。

责任编辑 / 线朝华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