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井喷 中国迈入“超深水时代”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2年第05期 作者: 刘开心 金夫
海工装备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
江苏南通启东市的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位于长江口,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或许很多人还没意识到,我国制造的海工装备究竟有多牛:全球一半的油气开采和我国八成的石油增量,都要依靠我国制造的海工装备。海工装备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目前大部分的海工装备都是服务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等环节,它们包括了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起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等装备。摄影/姜宁
江苏南通启东市的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位于长江口,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或许很多人还没意识到,我国制造的海工装备究竟有多牛:全球一半的油气开采和我国八成的石油增量,都要依靠我国制造的海工装备。海工装备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目前大部分的海工装备都是服务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等环节,它们包括了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起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等装备。摄影/姜宁
聚光灯下的深潜器,背后站着一个庞大的海工装备产业
我是一个“海洋迷”,从小就对广阔无垠的海洋产生了浓厚兴趣。记得上小学时,教室墙壁上挂着一幅科学幻想画,画面的主体是两位小朋友,他们坐在一个潜水器里,在大洋的水面下漫游,周围是小丑鱼、海龟、鲸鱼等许多海洋生物和五颜六色的珊瑚礁。画面里的远处,还有几座像埃菲尔铁塔一样的钻井平台矗立在海中。这幅画激起了我对海洋的兴趣,当时心中还想:什么时候我能坐上潜水器到大洋里畅游一番,或者站在钻井平台上一睹海洋的浩渺风光?时隔多年后,少年乘坐潜水器漫游海洋的画面,还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实际上,我国对海洋探索和开发的速度远超我的想象。小时候的那幅画,早已不是什么科幻的想象,而是变成了现实。这其中,2012年7月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7062米是一个重要标志。此后,中国载人潜水器不断挑战水深极限,2020年“奋斗者号”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深度达10909米。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