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如何纪年,不仅是今天的历史学家关心的问题,古人也曾为此挖空了心思。在年号出现之前,古人是如何纪年的?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又是如何诞生的?
作者: 咸平
一架北京宫灯,处处传递着皇家的雍容大气。它那对称均衡的造型,考究精良的用料,细致繁复的工艺流程,无不体现着北京宫灯的造物之美。
作者: 盎撒
紫禁城,明清两代皇宫,世界文化遗产。六百年绝世风华,如何用一张张照片来呈现? 《中华遗产》“跟我拍文物”全新策划,由故宫人带你拍“故宫的雪月风花”。……
这是一片集合了唐代文学家元结、书法家颜真卿、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米芾等人的摩崖石刻。它本是歌颂大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兴,却被宋人演绎出了另一番意味。……
作者: 李粹之
小衣襟短打扮,腰里别着令旗,绕着舞台一个圆场跑完,定身,亮相。一个小小的旗牌角色,却也很有气势。两句念白,我尤其喜欢:“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
作者: 琦玖
鸦片战争以后,在上海、天津等地,出现了和中式点心共存的西点。西式糕点获得了国人的青睐,成为“高级感”的象征。一部西式糕点的接受史,也是中西饮食文化的……
作者: 刘菲
点心的包装,是观察点心与礼文化碰撞交融的窗口。高档的点心包装,是制作精美并饰有吉祥纹样的食盒,更为平民化的点心包装是“蒲包”。面子与里子都照顾好,才……
作者: 阿毛塔
中国人将蒸汽运用在了饮食生活上,造就了有别于西方的蒸文化。蒸制点心松软温润,这当中蒸笼功不可没。
作者: 高启安
做点心离不开的擀面杖,虽然家常,却不平凡。它的历史,还颇为有趣。
作者: 莫大
想和古人“同吃一块饼”吗?借助点心模具或可实现。这些刻在木头上的纹样与文字,是对中国传统点心文化最“原汁原味”的记录。
作者: 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