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影像库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吴西羽

吴西羽

    责编/图编文章
  • 古人如何给“年”取名?

    古代中国如何纪年,不仅是今天的历史学家关心的问题,古人也曾为此挖空了心思。在年号出现之前,古人是如何纪年的?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又是如何诞生的?

    作者: 咸平 

  • 挂宫灯 微缩宫殿中的造物之美

    一架北京宫灯,处处传递着皇家的雍容大气。它那对称均衡的造型,考究精良的用料,细致繁复的工艺流程,无不体现着北京宫灯的造物之美。

    作者: 盎撒 

  • 跟我拍文物——故宫的雪月风花

    紫禁城,明清两代皇宫,世界文化遗产。六百年绝世风华,如何用一张张照片来呈现? 《中华遗产》“跟我拍文物”全新策划,由故宫人带你拍“故宫的雪月风花”。……

  • 《大唐中兴颂》变了味的中兴

    这是一片集合了唐代文学家元结、书法家颜真卿、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米芾等人的摩崖石刻。它本是歌颂大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兴,却被宋人演绎出了另一番意味。……

    作者: 李粹之 

  • 马鞭就是千里马

    小衣襟短打扮,腰里别着令旗,绕着舞台一个圆场跑完,定身,亮相。一个小小的旗牌角色,却也很有气势。两句念白,我尤其喜欢:“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

    作者: 琦玖 

  • 西式点心 占领你的味蕾

    鸦片战争以后,在上海、天津等地,出现了和中式点心共存的西点。西式糕点获得了国人的青睐,成为“高级感”的象征。一部西式糕点的接受史,也是中西饮食文化的……

    作者: 刘菲 

  • 点心的“面子”

    点心的包装,是观察点心与礼文化碰撞交融的窗口。高档的点心包装,是制作精美并饰有吉祥纹样的食盒,更为平民化的点心包装是“蒲包”。面子与里子都照顾好,才……

    作者: 阿毛塔 

  • 点心“蒸”好吃

    中国人将蒸汽运用在了饮食生活上,造就了有别于西方的蒸文化。蒸制点心松软温润,这当中蒸笼功不可没。

    作者: 高启安 

  • 大道至简擀面杖

    做点心离不开的擀面杖,虽然家常,却不平凡。它的历史,还颇为有趣。

    作者: 莫大 

  • 点心模具 木头上的祝福与礼仪

    想和古人“同吃一块饼”吗?借助点心模具或可实现。这些刻在木头上的纹样与文字,是对中国传统点心文化最“原汁原味”的记录。

    作者: 吴风 

  • 25
  • 26
  • 27
  • 28
  • 29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