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影像库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吴西羽

吴西羽

    责编/图编文章
  • 发现者说
    邂逅石渠吐蕃石刻

    在我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库房里,有三幅石刻拓片,每次要拿出来展示,都是一件“麻烦事儿”,因为它们太大了,大到即便放在办公楼的门厅,也无法完整摊开。……

    作者: 王婷 

  • 四千米高原上的千年石刻

    『六月飞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这就是石渠,四川省甘孜州西北边陲的一个县,海拔平均4580米,被誉为『生命禁区』。就在这里,2010-2013年,……

    作者: 张延清 

  • 他们看见了圆明园

    在“万园之园”圆明园建成后,从来不乏西洋人身影:有为皇帝效命的西洋画师,有前来面见皇帝的外国使节,还有贪婪的入侵者和掠夺者……在他们的回忆录或书信中……

  • 1873年的圆明园

    夏宫,是外国人对圆明园的称呼。1873年,这座夏宫已经沦为一片废墟,尽管一直有士兵把守,但早已力不从心。这一年,在大清海关工作的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末(Ernst……

  • 圆明园里的罪与罚

    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圆明园是一种伤痛的记忆,这种记忆或许蒙蔽了一个事实——这座万园之园曾经是大清皇帝工作、生活、娱乐之处。曾经,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无数故……

    作者: 杰子 

  • 圆明园里的植物密码

    造园者借它们画龙点睛,帝王用它们宣扬教化,而今天,我们则借助它们——四时花木,来读懂圆明园的文化密码。圆明园中曾盛放哪些奇花异草?每个庭园景观的植物……

    作者: 吴祥艳 

  • “看见”圆明园

    圆明园,堪称“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也是民族记忆的伤心之地。它荒芜、消失了150余年。如今通过严谨科学的论证,和先进的虚拟复原技术,这个承载着世界文明奇……

    作者: 倪瑞锋 

  • 民艺镜头

    江西省永新县石桥镇白鹭村中秋烧塔节俗;海南省琼海市万泉镇西河村多星孔明灯扎制节俗。

  • 公元1116年
    大宋属国的“背叛”

    公元十二世纪初,获知金辽战争消息的北宋高层,为联络金政权,达成共同对抗辽国的军政同盟,采取了一系列外交行动,史称“海上之盟”。是时,受辽国横亘于北方……

    作者: 秋原 

  • 台北平民城记
    械斗造就一座城

    城墙围筑的府城,是正史中的台北形象。官造城郭之外的大稻埕与艋舺,却是另一个台北——在这里,160余年前爆发的惊天一战,奠定了台北城市经济、宗教的最初格局……

    作者: 潘博成 

  • 66
  • 67
  • 68
  • 69
  • 70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