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脑壳岩画龙里县巫山岩画群是贵州目前已发现的面积最大、图像最多、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岩画群,由抄纸岩(也叫大岩脚)岩画、大砂田岩画、猫脑壳岩画三部分组成。在巫山大砂田之北千余米处有一座山头,上有一壁50米左右高的石崖,远看之如虎头。当地俗称老虎为“大猫”,故叫这座如虎头的山为“猫脑壳”。图为其中的“斗邪图\"。
猫脑壳岩画共有画迹十多处,都画在离地面约1米左右的岩石上。
“法师击鼓图”在傅家院红崖洞岩画中心部位有一组色彩鲜明的图像:右边有一圆,圆中有八条放射状线发于红色圆心;左边有一人形,双手分举与肩平,一横线如棒举于手上。有的专家认为圆形的图案是铜鼓,人形是在举棒击鼓,因而定之为“法师击鼓图”。
“牧马图”傅家院是长顺县威远乡的一个村寨,岩画就在离寨子不远的两座山崖上,一处叫红崖洞,一处叫白崖洞。红崖洞岩画保存完好,除因风雨侵蚀引起的部分画面颜色变淡及岩石风化使画面剥蚀外,很少见人为的损坏。整个岩画面积有140平方米左右,可辨图像有200多个,有人形、飞鸟、田畴、马匹、野兽、狗、符号等。此幅画表现的是牧马情景。
官岭牛角井岩画在关岭县板贵乡牛角井的一个黎族村寨附近,一些岩石上有十多个清晰醒目、奇特怪异的岩画形象。这些图像非常奇特,只有4个图像可称为人,其中3个有五官,另一个可据而推之。其余图像则似虫非虫,似兽非兽,还有的似字非字,似符非符。与其他地方的岩画不同的是,它们是用树枝之类的“工具”单线描绘的,线条很生硬。而且这些图像均分散独立,既难以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又好像与社会生活没什么关联,让人颇为费解。
巫山抄纸岩岩画局部龙里县巫山抄纸岩是一东西长约150米、高略30米的一壁石崖,岩画就像一巨幅手卷悬挂于岩壁之上。画幅中,人、马、牛数量众多。画中的人形有许多是头戴羽饰的;在贵州其他地方的岩画不见的动物的形象,如牛、麋鹿、水鹿等,在此均可见到。此外岩画中还有如汉字“山”、“天”、“大王”、“日”样的符号,是贵州古岩画中除“红岩碑”以外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