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疏勒河南岸,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墙高9米,黄土夯筑。过去城南北两端另筑塞墙,南达阳关,北连长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也是通向西域之门户。
河西走廊汉长城 呈横“丫”字状分布在甘肃及其周边地区。图中桔黄色长城线为已全程考察过的疏勒河流域汉长城。它从玉门饮马农场蜿蜒向西,在敦煌玉门关北盐池湾折向西南,再经墩墩湾、马圈湾、后坑、二十里墩、大破墩达榆树泉盆地东缘止,全长约400公里。
土坯烽燧位于盐池湾碱滩边缘,以土坯、芦苇垒砌,土坯中搀有碎芦苇草以增加坯的强度。
红柳长城与玉门关 红柳长城位于安西西部戈壁上。鉴于戈壁沙漠上没有土石、砖瓦,2000多年前的工匠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以大漠特有的芦苇或红柳条连同砾石层层铺压而筑造长城,它们至今仍十分坚固。
1号夯筑烽燧俗称湾窑墩,位于湾窑盆地南端一高约8米的风蚀台地上,为西部第一烽燧,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烽燧高9米,东壁距地表约5米处平行伸出2根长约1.5米的木棒,是当时攀登烽燧的云梯。由于烽燧周围地势低洼,10公里外即可望到。周围约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均为碱湖滩,春季潮水上升,地表成为沼泽,步履艰难。烽燧东壁基础已坍塌,整个烽燧岌岌可危。这是1979年甘肃省考古工作人员骑骆驼调查之情景。
20号烽燧和“积薪” 20号烽燧俗称后坑墩,东距小方盘城(玉门关)12公里。由于建在高大戈壁梁上,视野辽阔。烽燧周围现存“积薪”12堆,其中8堆保存完好,是西部烽燧保存“积薪”最多、最完整的一处。积薪呈圆形,用芦苇扎成后堆积而成,远处望去,颇为壮观。
大方盘城即33号河仓城,位于玉门关(小方盘城)东11公里处疏勒河南岸风蚀台地上,北距疏勒河约800米。在汉至魏晋时,它是西部长城线上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当时四周烽燧林立,戒备森严。丝绸之路故道由城南侧穿过,路基清晰,如今仍可行车。
32号烽燧位于大方盘城南200米处,属大方盘范围内的防御体系,非长城线上的建筑。其结构较独特,以一层芦苇一层砂砾层叠筑成,现残存1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