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饰是苗族最亮丽的一张名片。明代郭子章《黔记》和翟九思的《万历武功录》就有苗族“以银环、银圈饰耳”的记载。黔东南苗族妇女,头戴银花,项戴银圈,“以多为富”。湘西和黔东北苗族妇女也是“耳戴大环,项戴银圈自一二围以至十余围”。苗族人民喜爱银饰,视之为财富、地位、智慧、勤劳、吉祥、美丽的象征。银饰的衣饰有:银片、银泡、银链、银扣、银铃、银钉、银吊牌、银腰牌、角披肩等;头饰有银冠、银角、银簪、银扇、银钗、银梳、银花、银发箍、银耳环等;胸饰有银项圈、银压领、银链、银锁、银吊片、银项链等;手饰有手镯、手圈、手链、手钏、戒指等。苗族银饰佩戴之讲究、繁缛、多样和丰富,尤以黔东南为最。著名的雷山县西江、台江县施洞苗族盛装不仅绣饰色彩艳丽,绣工精致,花样繁多,而且佩戴的银饰达到五六十件之多,件件都是精工之作。姑娘们身着盛装时,头戴银角、银冠,胸戴银压领、银项圈,身披银衣银片,手佩银镯银戒,总重量竟可达三四百两,行动起来颤颤巍巍,华贵非常。苗族源自上古东方夷人,东方夷人以凤、鸟为图腾。苗族以鸟(凤)作为银冠的形制主体,集中体现鸟、凤图腾崇拜的意念。苗族银冠正面,将“双凤朝阳”造型放在主体位置,置于“二龙戏珠”之上,银冠的顶部还插有一只大银凤鸟,两侧是2—4只小鸟,其意就是百鸟朝凤。银冠上的银牌也多有鸟的图案。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上的双鸟朝阳纹,同现今黔东南苗族银冠以及蜡染上的双鸟朝阳纹是一模一样的,这绝不是一种偶然。

千般姿态,万种风情的苗族

苗族的家庭是按照一个“干基督”(火炕)来计算的。“干基督”通常设在一个家庭的中间,便于家人烧火、煮饭和取暖。在苗族有关家庭的观念或制度中,一个家庭的存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房屋及财产,一个家庭至少要有自己的房屋、衣物、耕牛、农具及部分土地等;家名,家庭要有自己的名称,通常是以父亲或丈夫的名字来命名,如父亲或丈夫的名字叫“雄久”,家名就叫“雄久基”(“基”是家庭);家庭成员,一个完整的家庭,至少包括一对夫妻及其子女;这些成员必须在一个“干基督”吃饭。如果已经分居,不在一个“干基督”吃饭,即使是父子母子、骨肉同胞,也不能视为一个家庭。因此,苗族把单身者或父母双亡未结婚的同胞生活在一起的,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只要在一个“干基督”吃饭,都视为是这个家庭的成员。苗族个体家庭通常是由丈夫和妻子及其子女组成。儿子长大结婚后,一旦有了孩子,一般要与父母分居单过,另建小家庭。妻子太年轻,不能建立独立家庭或者母亲年老不能履行自己职责的情况是常见的;还有丈夫太小不能维持独立的家庭,只能作为父亲的助手,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如果父亲年老不能单独维持家庭的生存时,结了婚的儿子要留在父母身边。如果系独子,一般不与父母分开单过。如果弟兄几人,父母一般与幼儿同住终老。

千般姿态,万种风情的苗族

茅庐为穹的黎家居室 这是黎族赛支系一户人家的民居室内。黎族赛支系的民居较为宽敞,房屋的拱顶也较高,是黎族传统民居中较为规整体面的。 图中央煮食物用的火灶是黎族普遍使用的三石灶,即用三块大石头垒起左、右、前三面,形成一个聚火的合围空间,上面放器皿。图中的三石灶像是临时的,标准的黎族三石灶,左右两块石头的下半部要埋入土中,以便使用大器皿时有较好的稳定性。这左右两石称为“母灶石”。灶前选一块无棱角而较平的石头,置于地面上,可随煮食器皿的大小而移动,被称为“公灶石”。柴火从“公灶石”两边送进灶膛,灰烬则从两块“母灶石”间的后隙中扒出。石灶虽简易粗朴,但合理、适用。 由于没有排烟系统,三石灶燃烧过程产生的热度和烟雾在室内自然升腾,使炉灶上方成为一个烟熏区。炉灶上方有一个固定的黑色置物架,平时多悬挂玉米一类的食物,也搁置酒曲等需要“温养”的食物。当捕回动物时,黎族人将动物洗净剖成片状,晾在架子上,或挂在架子的木钩上,煮食物时顺便进行熏烤,使食物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同时也使食物具有熏烤的风味。因此,置物架也就是熏烤架。熏烤架的上方悬挂着两排动物的骨头——那是各种野生动物的下颔骨,有山猪的、狐狸的、野鹿的、豹子的、猴子的……凡是男主人所捕猎的动物,杀食后都会将下颔骨按捕获的时间顺序排晾在墙壁上。这既是男主人所猎杀动物品种、数目的记录,也是男主人捕猎能力和荣耀的标志。 三石灶上的器皿,是黎族人以泥条盘筑的古老方法所制的陶罐。灶旁的几个陶罐和缸,都是用这种3000年前流传下来的原始手艺制作而成。炉灶后方的瓮,用于储盐或腌制食物。陶罐上方的黑色长形物,是装盐的竹筒。水缸旁边的木桶和黎族妇女身后的简易木床,与汉地形制相似,它们应是现代民族交融的产物。

秉承传统的黎族

她们把族徽刻在身上 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阐释,文身起源于图腾崇拜,是原始氏族部落图腾信仰在人身体上刻烙的符号。黎族文身也被视为图腾崇拜的遗存,但与一般古代图腾崇拜不同的是,它普遍为女性文身,并且女儿文身的图样与母亲相同。在黎族社会里,文身是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古老习俗,文身图案是氏族的标志,黎族各支系文身的部位、纹饰各不相同。一般同一方言区文身的部位、纹饰大同小异,相似的文身图案代表同属于一个黎族支系,同时代表彼此同属一个氏族,代表黎族内部的血亲关系。关于黎族文身的起源和原因,学界历来观点不一,有图腾崇拜说、祖先赐图说、美饰修容说、防止掳掠说、夫家配婚说等多种说法,至今无定论。按黎族的说法,文身是祖先定下的习俗,后代必须遵循,否则死后到祖先那里报到时,见不到特定的标识,祖先不认,无法归宗,将成为终日游荡于荒山野岭间的野鬼。 这位只露出手和腿部的黎族女性属于黎族美孚支系。美孚支系的文身图案,在手脚上多呈长条形状。过去黎族女孩在11至14岁期间,以母亲为代表的女性家长会张罗着为她举行文身仪式。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现代文化与教育之轨铺入黎族的山寨和村落之后,黎族女性文身的习俗逐渐消失了。

秉承传统的黎族

推荐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