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西江,变成了一个由吊脚木楼构筑的城市,离山里人家的原始状态越来越远。这种做法,在给苗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侵犯了他们固有的人文生态,或许还会让到了这里的人们失望。许多人本来是要逃离城市的喧嚣,亲近原汁原味的山野,到了却发现,在这里,依然像身处都市。
旅游开发之后的西江千户苗寨,最大的改变是夜景,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过那里的摄影师说,那时候的古村非常安静,夜色笼罩之下的吊脚楼,在朦胧的山影怀抱里,充满了神秘。但是现在,村寨里布满了灯光,人在高处的观景台远眺,眼前仿佛就是不夜城。
由于两个村寨中间隔着一条溪流,所以居住在两岸的苗族民众,日常交流都是通过风雨桥进行。在西江苗寨,早期架设在河面之上的风雨桥是木质的,所用的木材都取自山中,桥梁是利用传统的工艺建造,桥身极其稳固。不过,如今为了追求更加美观和稳固,当地原来的木质风雨桥已经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水泥和木质混合的桥梁。
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都是依山就势修建的,它们分布在河道两岸,从山脚到山上,连绵不断,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白天,这个建筑群是最有韵味的,掩映在绿树之中的吊脚楼,伴随着山间缭绕的雾气和白云,流露出安静温婉的魅力。
古老的苗寨吊脚楼是一种稀缺资源,政府为了迎合旅游开发,开发公司为了利益,在这里修建了大量商业用房,然后把外面做生意的招了进来。表面上看,当地的一些村民利用老房子做经营,富了起来,但是他们失去的或许更多。街上有了吵得人心发慌的卡拉OK,门前挂起了美化夜景的电灯,可是原来那种坐在山上看星星的宁静和神秘却彻底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