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壶,也是养心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5期 作者: 岳飏 

标签: 文化遗产   

《中国茶道》中说:壶的保养通常称为养壶,目的是能使壶“蕴味育香”,壶本身也能发出浑朴之光。对壶迷而言,“养壶”并不仅仅是这样一条生硬的定义,还意味着人与壶之间的万种风情。
以头道茶汤趁热浇淋壶身,在水汽氤氲中,紫砂壶会立刻变得湿润而光鲜,随后以蔓延之势,一点点将表面茶汤吸干,这就是养壶过程中所展现的情景。

壶不养不出神

“养壶”,这在很多人看来多少有些匪夷所思。“藏壶”罢了,“用壶”也无妨,怎么还有“养壶”?确实,不是道中人,不明就里,就像玉不琢不成器一样,壶不养不出神,当一件紫砂壶出窑后,并不意味着它的艺术生命也告终结。从泥变成壶,最终能否成为一件价值连城的雅器,关键在于养壶者对它的造化。

图中两把式样、泥色相似的仿鼓壶,一眼就能让人体会到紫砂壶“养”与“不养”的区别,右边长时间养过的壶温润如玉,左边没养过的壶则略显生涩。

宋双才在玩壶圈里颇有名气,提及其论坛网名“北京老壶”几乎无人不知。从2003年玩壶并研究紫砂至今,用他自己的话说,除了睡觉成天都泡在壶里,我们去拜访他时,只见他收藏的五百余把壶几乎占据了他家的每一个角落。仔细品赏它们,确实与商店里出售的紫砂壶有不一样的味道。我想起业内人说的话:壶养得好,能涵香纳味,外观圆润深厚如古玉、光亮典雅如古镜,有着婴儿肌肤般细腻的手感。明代周高起著述的《阳羡名壶系》中就有相关的记载:“壶,入用久,涤拭日加,自发闇然之光,入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养壶真能达到如此佳境?我有点怀疑。

责任编辑 / 戴莹  图片编辑 / 何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