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路8)公啡咖啡馆
以革命为时髦的文学
![](http://img0.dili360.com/ga/M01/00/AB/wKgBzFQ2dFSAP7EXAAKAQvjIrEI708.jpg@!rw9)
上海的环境孕育了多元的文学,上海文学反过来又成为时尚生活的一部分,鸳鸯蝴蝶派小说、武侠小说与侦探小说等等,都能在上海找到对应的读者群。右页上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公啡咖啡馆,这个被鲁迅称为“革命咖啡店”的场所,是当时左联成员经常聚会的地方(供图/陆其国)。
![](http://img0.dili360.com/ga/M01/00/AC/wKgBy1Q2dFSALXJkAAFU-oza4is369.jpg@!rw9)
革命咖啡店”
把“革命”与“咖啡”拉扯在一起,多少有点匪夷所思,毕竟革命的狂飙突进、血雨腥风与咖啡馆的优雅闲适、浪漫情调难以兼容。然而,租界文化笼罩下的上海,革命与咖啡却能够奇异地组合在一起。坐落于多伦路的公啡咖啡馆,就被鲁迅戏称为“革命咖啡店”。
关于公啡咖啡馆的样子,以上海的咖啡馆为创作背景的田汉独幕剧《咖啡店之一夜》或许可以给人提供想象:一个两层楼的精致小店,楼下正面的墙上镶嵌着整块的大玻璃镜,镜子前的柜子上放着咖啡暖罐、牛奶暖罐、杯盘什么的,左边是一个大花瓶,右边则有布帘隔开了通往内室和厨房的路……墙壁粉刷成绿色,屋里适当的地方摆着菊花,在瓦斯灯下黄白争艳。在鲁迅的眼中,公啡咖啡馆 “洋楼高耸,前临阔街,门口是晶光闪灼的玻璃招牌,楼上是‘我们今日文艺界上的名人’,或则高谈,或则沉思,面前是一大杯热气蒸腾的无产阶级咖啡,远处是许许多多‘龌龊的农工大众’,他们喝着,想着,谈着,指导着,获得着”。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