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鬼情不了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5年第04期

标签:

气清景明,人世焉有鬼?然而,从古至今,从民间传说到文艺作品,却『话鬼连篇』,人『鬼』情缘不断。其所构成的鬼文化,已然是中国文化精神结构的一部分。
浓荫下的小路,一位夹着行李的书生,与娇弱女子偕行。这是《聊斋志异·画皮》中路遇的场景。右页图中的庭院雕梁画栋,人们三五一群,正在旁观一位道士用葫芦收“烟”,这烟即是画皮的狞鬼。人与鬼的情感纠葛,真幻交织。二幅图均出自清代《聊斋图说》。

妖。没有生命,或不具有智慧的物体,如草木器具如果有了机缘,就可以幻化人形,这就是妖。花可为妖,树可妖,乃至扫帚、草鞋也可为妖。日本所说的“付丧神”,与之类似。

树妖

树妖为树木所化,往往是百年千年古木,他们性情多异,除了兰若寺中作恶多端的“姥姥”,也有柳秀才这样的正直之士。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