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上,黄色、紫色的花最常见。
摄影/唐志远
特别策划 草原花语 锡林郭勒草原常见植物
摄影 / 唐志远
铜锈:铜器“毁容”的祸首
博物馆里的铜器文物,表面常覆盖着一层绿绿的铜锈。铜锈又称铜绿[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水分、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铜锈结构疏松,能让更多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趁虚而
入,使锈迹越发严重,直至变成“破铜烂铁”。所幸在铜锈尚少时,用酸就能轻松除掉:铜锈不耐酸,只需用稀酸溶液浸没生锈的铜器,就能看到它“咕嘟咕嘟”地冒泡。这是铜锈转化成可溶性的铜盐并生成二氧化碳,过段时间拿出来就光亮如新了。
来自上古的五彩英雄
健康、典型的内蒙古草原景象。黄色、较高的是耐寒、挡风的针茅,下面长着多种牲畜爱吃的牧草。
特别策划 草原花语 锡林郭勒草原常见植物
特别策划 草原花语 锡林郭勒草原常见植物
摄影 / 张瑜
现在内蒙古草原上,牧民大部分定居生活。草场承包到户,通常每家管理数千亩草场,饲养数以百计的绵羊和数量不等的牛。他们在自家草场上盖砖瓦房居住,蒙古包也至少留一个。房屋都能通电,尚未接通国家电网的家庭,就以太阳能发电为主、汽油(柴油)发电机为辅。手机信号、Wifi网络也能覆盖大部分地区。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机动车:摩托车、大小卡车,甚至工程车……
草原新牧歌
唐·孙位《高逸图》卷尾局部,以树木点缀画卷末端,与《簪花仕女图》一致。
《簪花仕女图》的“唐风”
▽ “侏罗纪”系列电影的明星伶盗龙,拉丁文学名是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
(蒙古伶盗龙)。其中前半部是属名,后半部是种加词。而由它衍生出的恐龙形象,往往直接简称为“raptor”,NBA的多伦多猛龙队便得名于此。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唐·张萱《捣练图》(宋代摹本),描绘盛唐贵族仕女们的纺织劳作。
《簪花仕女图》的“唐风”
本文作者鉴定化石时,曾对着华夏胄龙的一块球形骨头困惑良久,方才恍然大悟:这东西,不就是甲龙类标志性的尾锤嘛!果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供图/朱子恒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唐代《引路菩萨图》(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局部的女供养人,并不戴花。
《簪花仕女图》的“唐风”
一块华夏胄龙的肋骨碎片。恐龙化石在地层中常会破碎、缺失和挤压变形,研究时经常要反复判断,一块破碎的骨片属于哪块骨骼。供图/朱子恒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中国新疆发现的难逃泥潭龙(Limusaurus inextricabilis),或许是最倒霉的恐龙了:不但陷入泥潭死于非命,死因还被后世人类拿来命名,简直把倒霉二字刻在了脸上。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我们住在独龙江边的巴坡村,这里紧邻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繁殖季也会有少量金蟾出没。
满池尽跃黄金蟾 司徒蟾蜍的恋爱季
鸡蛋花的花冠黄白相间,叶片形态规整、叶脉显著,花叶都可观赏。
鸡蛋花 南来栀子亦清香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一只长尾黄鼠站在草地上观察四周是否安全。黄鼠属于松鼠科,论亲缘关系,它们与旱獭更近。摄影/唐志远
除了香瓜茄,如今市场上还有一种“人参果”,是将甜瓜幼果套上模具、使其长成婴儿模样。它的外形更接近《西游记》中的仙果,但风味就是普通的甜瓜味。
人参果 香瓜味的茄子?
鱼鳞演化史:从重甲到软鳞
现今鱼类大多装备轻便的骨鳞。但若是回溯到五亿年前,厚重鱼鳞才是最早的主流款式(前文中的“鱼鳞三大流派”,只是现代鱼鳞的分类,古代鱼鳞不在此列)—鱼类在约六亿年前寒武纪早期登场时,尚无鱼鳞护身。彼时海洋舞台,鱼类属于弱势群体,是各路掠食者的重点猎捕对象;寒武纪末期,鱼类祖先开始装备鱼鳞,初始设定是让鱼变得咯牙,以求“虎口脱险”,因此坚硬厚实的鱼鳞最为实用。到了三四亿年前的泥盆纪,鱼类已成为海中霸主,它们的捕食者转为家族内部成员。“人均重甲”之下,速度与灵活性才是保命关键,鱼鳞由此向轻薄款式演化,才发展出如今流行的骨鳞。
鱼鳞密码
早起的小细尾獴特别活跃,打闹个不停。它们脸蛋尖尖,确实神似狐狸。
举头望鸵鸟,何必着急跑
传统游牧冬天要转场,如今牧民定居,畜群主要靠囤积草料过冬。图为“草客”开着割草机在预留的草场上打草。
机械化时代的冬牧场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铜至今仍是最适合用作导线的金属材料,与“电”相关的领域几乎都离不开它。
来自上古的五彩英雄
草原“老鼠”,种类繁多
草原牧民眼中的“老鼠”,在动物分类上跨度很广,囊括了啮齿目下的数十个物种,甚至还包括兔形目的鼠兔。它们虽形态各异,而且有的喜欢草场,有的偏爱沙地,有的适应石滩戈壁,但有两个共同爱好:吃草和打洞。它们在草原环境的生态位也类似,所以被人全都归作一类。
图为达乌尔黄鼠,松鼠科成员,锡林郭勒最为常见。
草原动物鼠为首
甘肃人参果
长丽:果实长椭圆形,表皮浅黄,有明显的紫色条纹。甜度不如圆果高,但果实更大,水分更足。在甘肃主要在冬季上市,实现反季节供应,刚好填补云南人参果的空白。
人参果 香瓜味的茄子?
金枪鱼·极速猎手装
装备又小又薄的圆鳞,密集铺满全身,用以最大限度减小水流阻力。
鱼鳞密码
刚见到鸵鸟,细尾獴一家有些拘谨,与巨鸟保持着安全距离。
举头望鸵鸟,何必着急跑
繁殖期时,雄性司徒蟾蜍会在水坑高密度聚集求偶,宛如灿烂星空。图为用手机俯拍的一个小水坑。
满池尽跃黄金蟾 司徒蟾蜍的恋爱季
红鸡蛋花的花色为紫红色,中部带有黄色,鸡蛋花是由它培育而来的栽培品种。
鸡蛋花 南来栀子亦清香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绿色的孔雀石与蓝色的蓝铜矿,是两种常伴生在一起、还能互相转化的含铜矿物。
来自上古的五彩英雄
巨齿龙(Megalosaurus)命名于1824年,拉丁文学名原意“巨大的蜥蜴”,与牙无关。当时还没有“恐龙”一词,研究者主要关注了它与蜥蜴的相似之处。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云南人参果
主要品种是以圆果2号为代表的圆果系列,果实约莫网球大小,乳黄色或金黄色,带紫色条纹,肉质细腻多汁,甜度高。一年两熟,主要上市时间为春季和秋季。
人参果 香瓜味的茄子?
运回来的草料堆成小山,是畜群一整个冬季和春季的主食。
机械化时代的冬牧场
积雨云垂下一条条“天梯”连接地面—那是正在下着的雨水,称作“雨幡”。
去草原看“天”
恩和芒来在牧场上的家,家人平时都住砖瓦房,尤其在冬季。
草原少年的一天
发现于巴西的棘龙类肉食恐龙——查林杰激龙(Irritator challengeri)。其属名取自英语单词irritation(激怒、生气),原来它的化石曾被化石贩子胡乱加工过,让研究人员很生气。种加词致敬柯南道尔科幻小说《失落的世界》主角查林杰教授,他也是位暴躁老哥。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大紫:果实也是长椭圆形,紫色部分面积大,呈斑块状,部分果实几乎全为紫色,风味和上市季节都与长丽相似。
人参果 香瓜味的茄子?
鲇鱼
图为泥鳅、鲇鱼·裸肤钻沙装
对于喜欢钻泥沙、石缝的底栖鱼类,鱼鳞会增加摩擦力,反倒是累赘。故有些泥鳅身上的圆鳞极度退化,包埋在皮肤下。有些鲇鱼更彻底,鱼鳞完全退化,裸露的皮肤表面会分泌大量黏液,成为在石缝中钻行的润滑剂。
鱼鳞密码
几秒钟后,鸵鸟慢悠悠地走开了。细尾獴们壮起胆子,追着去闻鸵鸟的大脚丫。
举头望鸵鸟,何必着急跑
囤积的“草砖”非常紧实,需要先拆开打散,再喂给牛羊。
机械化时代的冬牧场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以学识为舟,以热忱为帆,守护蔚蓝水域,解锁水生生物密码,让我们一起探索奇妙的水世界!
高 坚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牧民家里,赛马的奖牌、奖状和奖杯,会在最显著的位置展示。
草原少年的一天
越是光秃、退化的草场,老鼠越喜欢打洞居住。这些洞口是鼠类地下宫殿的入口,地下部分相互连通。
草原动物鼠为首
秘鲁出土的香瓜茄造型器皿,距今已超2000年历史。
人参果 香瓜味的茄子?
现在不少地方流行“借牧”:让牛羊到收割后的农田里,来吃地里剩下的秸秆。这样一举两得,牛羊有了饲料,农民也不用再花成本处理秸秆。
机械化时代的冬牧场
6000多年来,铜一直是助力人类文明的“经典款”金属。如果要把铜拟人为一位英雄,那他一定拥有蓝色的血液、赤红的心脏、青绿的长髯;色彩斑斓的含铜矿物铸就了他的盔甲,他手中金光熠熠的青铜长剑从远古划过现代。
来自上古的五彩英雄
家里收集的羊拐。羊拐是羊后腿的脚踝骨,牧民会收集它当玩具。羊拐多也说明家里羊吃得多,是富裕的象征。
草原少年的一天
夏季傍晚,草原多阵雨,彩虹出现频率很高,有时连续四五天都能看到。
去草原看“天”
海滩上,一只雄性北方丑招潮蟹举着与身体不成比例的巨大蟹钳。弧边管招潮(左侧,眼柄长、双螯差异大)与中华东方相手蟹(右侧,两螯大小相似)打斗。
06月 龙舟水起蛇戏涧,蛙惊雨夜蟹招潮
箱鲀
松球鱼、箱鲀·尖刺重甲装
有些不追求游速的小型鱼类,将防御技能点全加在鱼鳞上。松球鱼不仅浑身配备有尖刺的棘鳞,还将所有鳞片加厚升级为坚硬的骨板、“拼插”成整体,让自己变成一个“松果”。而箱鲀不但通身鳞片骨质化,而且还将它们拼合为整片“箱子板”(比硬鳞更甚),把自己塑形成带棱角的“水箱”,首尾再配上矛状粗刺,任谁都难以下咽。
鱼鳞密码
牧民自家的草场里,有时也会留出部分冬草场,冬天放牛羊去吃。但草量远不及储备的草料。
机械化时代的冬牧场
有时雄蟾还会跨物种错抱,比如这几只就抱住了绿色的 缅甸树蛙 。
满池尽跃黄金蟾 司徒蟾蜍的恋爱季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云南海拔高,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自然地理条件接近人参果的原产地安第斯山脉。依靠这些优势,云南实现了露地栽种人参果,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人参果产地。
人参果 香瓜味的茄子?
每片鱼鳞,都有年轮
取片鱼鳞透光观察,能看见形似树木年轮的类同心圆结构。鱼苗刚孵化,鱼鳞就开始生长,随同鱼的发育日渐增大,终生不落。每年季节轮转,鱼鳞生长也会呈现节奏性变化:夏天生长快、冬天生长慢,从而形成明暗交替的圆弧形条带。因此理论上,数算“年轮”便可推知鱼龄。不过需留意的是,鱼的一生难免发生意外:遭遇攻击、撞击或生病,都可能导致鳞片脱落。新长出的鳞片年轮“缺环”,若以此估测鱼龄就会偏小。
鱼鳞密码
为了让牛羊膘肥体壮,如今冬季除了草料,也常补充一些由粗粮制品等配制的饲料。
机械化时代的冬牧场
满池尽跃黄金蟾 司徒蟾蜍的恋爱季
摄影 / 王臻祺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由于化学性质不太活泼,铜在地层中有时会以单质形态存在,也就是块状的纯金属铜。
来自上古的五彩英雄
冬季空气中的冰晶折射阳光,形成幻日,好像天上有好几个太阳。
去草原看“天”
剑龙(Stegosaurus)
拉丁文学名原意“带屋顶的蜥蜴”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侧线:鱼的“第三只眼睛”
放大镜下细看侧线鳞,能看清每一枚上都有一个小孔洞。侧线鳞下的皮肤中,密布神经末梢,能从水流、水压的细微变化中,感知周围环境。这些小孔,正是为“水传信息”预留的窗口。尤其是那些隐居幽暗洞穴、眼睛完全退化的“盲鱼”,日常生活全靠侧线感应,游泳、捕猎、繁衍都不耽误。因此,侧线被誉为鱼的“第三只眼睛”。
鱼鳞密码
开始抱对的雄蟾一心只想着繁育后代,把手机放在跟前拍摄,都不会把它们吓跑。摄影/罗盛杭
满池尽跃黄金蟾 司徒蟾蜍的恋爱季
摄影 / 罗盛杭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本图),大部分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历经长期锈蚀,都变成了沧桑的青绿色。只有越王勾践剑(下图)等少数文物,由于特殊的工艺和保存条件,仍保留了刚铸就时的金黄色彩。
来自上古的五彩英雄
恐龙命名掀“国潮”
如今中国已是头号恐龙化石大国,由中国学者在华夏大地上发现、命名的恐龙越来越多。在遵守拉丁文命名国际规范的同时,中国恐龙的命名,融入了不少本土文化元素——诸如发现于李白故乡的“太白华阳龙”、发现于新疆的“丝路巨龙”,国内已知最早兽脚类“盘古盗龙”。还有一些属名、种加词干脆用了拉丁化汉语拼音,例如仅有四个字母的奇翼龙(Yi qi)。
图奇翼龙的前肢长出了类似蝙蝠的翼膜,有滑翔能力。而它拉丁化汉语拼音的学名,也是恐龙中最短的。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发现危险,站岗放哨的达乌尔黄鼠“吱吱”大叫,发出警报。
草原动物鼠为首
鱼鳞美食学
鱼鳞味腥又硌牙,烹饪前通常被刮去丢弃。其实鱼鳞(骨鳞)很有营养,富含胶原蛋白,及钙、铁等矿物元素。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人们会收集鲤鱼、草鱼的鳞,洗净后油炸,做成口感酥脆的炸鱼鳞。
鱼鳞密码
冬季的牛羊,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附近的围栏内,喝水、喂草喂料、进棚圈避风雪,都很方便。图为宝音达来家的羊盘和棚圈区域。
机械化时代的冬牧场
生产实习中的同学用生石灰清塘。这是在投放鱼苗前,给池塘消毒杀菌。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积云像一朵朵平底的棉花糖,挂在半空中。摄影/唐志远
灯光是光柱的源头,不同颜色的灯光形成了多彩的光柱。
去草原看“天”
达乌尔鼠兔,兔形目鼠兔科成员,偏爱草原灌丛和山地。
摄影/唐志远
鱼鳞也能像猪皮一样制作鱼鳞冻:新鲜鱼鳞搭配葱、姜等去腥调料熬煮,汤汁凝固后,就成了Q弹的凝胶状。
鱼鳞密码
华中农业大学校内的一处池塘,里面养着成千上万条锦鲤,聚在一起如同金色漩涡。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甲龙(Ankylosaurus)
拉丁文学名原意“僵硬的蜥蜴”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 繁殖期后的雄蟾体色变暗,与雌性难以区分,但雌性体型要比雄性大。
繁殖期的雄性
满池尽跃黄金蟾 司徒蟾蜍的恋爱季
草客割草一般两人操作,一人在前面驾驶小型拖拉机,一人面朝后,操控耙子状的打草机。割下的草堆晒两天,再用专门的捆草机压紧、打包成方块“草砖”。还有一种更先进的打草机,能一边割草一边将草打成卷(“草卷”如上图)。
机械化时代的冬牧场
华中农大水产学院培养了全国第一批“智慧渔业”专业的博士生,这是张博士用3D建模搭建的虚拟养殖场。实验室养殖缸的数据能够实时传到上面,足不出屋就能全盘监控。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现代牧民住的砖瓦房,内部装修跟普通城市民居相似,有现代化的便利设施,也很舒适。
草原少年的一天
鸭嘴龙(Hadrosaurus)
拉丁文学名原意“强壮的蜥蜴”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繁殖时的雄蟾完全没有绅士风度,经常几只同抢一个雌性。
满池尽跃黄金蟾 司徒蟾蜍的恋爱季
冬去春来,草场泛绿,出生不久的小羊羔满地跑,新一年的轮回又开始了。
机械化时代的冬牧场
鱼类学实验课上解剖鲢鱼,需摘取、辨识鱼的全身骨骼。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为研学营搭建“餐厅”。这个帐篷比较大,使用金属哈那墙。
蒙古包的门比较小,大件的家具、电器需要先摆放在“屋内”,再开始搭建。
草原少年的一天
侏罗纪的掠食者异特龙(Allosaurus),一度常被错译为“跃龙”:其属名前缀词根“all-”意思是“奇异的”,指它(当时被认为)独特的脊椎形态;但有些译者以为词根是“hall-(跳跃)”,就出了差错。
给恐龙起名,有哪些“套路”?
一只长爪沙鼠从洞口探出头来,地面这些窟窿是它的“杰作”。
草原动物鼠为首
鱼类生理学课上,对鱼肉做品质分析。图中机器用来测试鱼肉的“弹力系数”:探测柱缓缓下降,接触到鱼肉后轻微按压,即可知道有多“Q弹”。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牧区去往苏木(城镇)的“草原路”,泥土路面没硬化,下雨会变得非常泥泞,容易陷车。摄影/刘莹
草原少年的一天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恩和芒来开着自家铲车,爸爸站在铲斗里,两人就这样去修建营地的厕所。
草原少年的一天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苏木(镇)的商店面积不大,但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除了日用百货,还有粮食蔬菜、机械零件……总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草原少年的一天
学院水产基地的智慧渔业设施。缸边设挡板是为防止鱼跳出。绿光是为抑制鱼的性发育,令其长得更大更快。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恩和芒来的骑术相当不错。如今骑马不再是生活必须的技能,但很多牧民还是很喜欢养马、骑马玩儿。
草原少年的一天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 不如科学养鱼 授人以渔
牧区的小镇宽阔又空旷。其实路面并不太宽,但路两侧的商铺前留有大片空场,方便大型卡车停靠。
草原少年的一天
暑假里,恩和芒来没事儿也喜欢踢踢足球,地方很宽敞,草皮是天然的,很可惜缺少队友和对手。
草原少年的一天
传统的蒙古面条是用羊肉汤煮手擀面。游学夏令营开始后,恩和芒来也来帮忙给客人做面条。
草原少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