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夹缬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张琴 

标签: 苍南县   文化地理   

采用夹缬工艺的唐代狮子牡丹纹样筒描古布

夹缬,中国最古老的“三缬”(绞缬、蜡缬、夹缬)之一,其历史可上溯至东汉时期。古汉语里的“缬”字,专指在丝织品上印染出图案花样。顾名思义,夹缬便是利用雕板在绸绵等物上夹染出预定的效果。唐代的夹缬色彩斑斓,极为盛行,不但诗人们屡屡咏及,甚至敦煌莫高窟的菩萨们也多“穿”着夹缬织物。到了宋代,朝廷指定复色夹缬为宫室专用,二度禁令民间流通,夹缬被迫趋向单色。进入元明后,工艺相对简单的油纸镂花印染风行中原,夹缬终湮灭于典籍,一般认为已经绝迹。

可就在温州市苍南县一座不足100平方米的民间小作坊里,至今仍断断续续地保持着这种最古老的织染工艺。这就是中国最后的夹缬作坊,多年来,它的生死存亡牵动了很多人的视线。

责任编辑 / 朱蓝  图片编辑 / 朱蓝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