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1年第08期 作者: 陈海汶 

标签: 文化地理   

壮族认定时间
1952年

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桃城镇
梁庭望
壮族,1961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留校任教。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独撰、主编、合著、参编《壮族文学概要》、《壮族文化概论》等著作53种。 
覃彩銮
壮族,1977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广西民族大学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 坐着的这位年轻女性和她身旁跟她穿同样服装的女性,所穿服饰为广西大新县宝圩一带壮族布曼支系的传统服饰。其特点是着深蓝色蓝靛布缝制的小领右襟布扣短袖衣,襟边用红色布料滚边,肩部镶嵌一块蓝色布。头巾用黑、白、红相间的纱线编织而成,两边结有线坠,包扎简单,造型独特。下着百褶裙,裙边亦用红布滚边,与衣襟滚边的红布条相呼应。这样的百褶裙制作工序相当复杂,工艺精细,价格不菲。因百褶裙易于褪色或出现皱褶,所以只有在重大节日或喜庆之时才穿着,是盛装的标志。
戴斗笠的这位女性,穿的右襟蓝色上衣,系壮语南部方言区贵港一带的壮族传统服饰,他们有“蓝衣壮”之称。因贵港一带为汉族聚居之地,杂居其中的壮族受汉族服饰影响很深。其传统服饰流行用机织蓝布缝制成小直领右襟布扣唐装,在襟边和袖筒上用红、黄丝或纱线绣成几何形图案的壮锦镶嵌,显得朴素秀美。(覃彩銮)

2 站着的这位女性,属广西西部那坡县壮族“布敏”支系,俗称“黑衣壮”。其女性服饰是20世纪90年代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改进的。原服饰为右襟布扣长衣,平时把下襟挽起插入腰带间,两侧形成袋状,可放置织绣布或纺线等物,臂部形成的褶皱呈鸡尾状。头巾用一条宽长布带包扎,颈胸戴长项链,雍容华贵。因衣服过于宽长,行动不便,近年来经过改进为短襟开领衣,内衬小红领和红布扣,颈胸吊挂两三条长短不等的银链;头巾的包扎形式也由原来的叠挽式改进为隆起的三角状,左右两端扎成棱角状,末端尖角镶嵌三至四道用红黄相间丝线绣成的花边,在黑色布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前排左边和中间的老年妇女服饰,分别是广西大新县布曼和东兰县布壮支系的老年传统服饰。(覃彩銮)
3 织布机上挂着的黑地红、黄相间的纹带是壮锦,是久负盛名的壮族传统织锦。壮锦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壮族先民对织锦就具有丰富的经验。宋代时,朝廷在四川设“蜀锦院”,专纺壮族棉织锦,运到西北换马供军队使用。明清时期,壮锦生产遍及整个壮族地区,而且以品质优良、工艺精巧、色彩绚丽、图案精美而著称,被列为朝廷贡品。
站着的这位男子手持的弹拨乐器是流行并保存于今广西龙州、防城一带,壮族布侬、布偏支系的民间传统弹拨乐器—天琴。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天琴由琴杆、弦轴、琴马、琴弦和用葫芦壳制作的琴鼓组成,可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演奏者通常佩戴脚铃随节拍晃动。过去,在壮族人的观念里,天琴被视为神圣之物,只有天婆或麽公在一种名为“跳天”的巫术仪式上才能使用。近几年,经过民族音乐者的抢救性发掘,一度濒临失传的天琴弹唱艺术如今又重放光彩。每年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歌节”,人们对歌、欢舞,参加者成千上万。当对歌达到高潮时,青年男女便拿起天琴,边唱边舞,尽情欢乐。壮族天琴已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覃彩銮)
坐着的这位身穿红绒布长衣、扎红头巾的妇女服饰,是近年来为适应各种节庆活动和需要,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壮族男子传统服饰为蓝靛织布小矮领、开胸、布扣唐装式,左右下部两边各有一方形口袋,下着宽头直筒裤,脚穿白地黑布面鞋,头上包扎一条长巾。近年壮族男子的服饰也有所改进和变化,上衣胸襟边和袖口均镶嵌白地及红、蓝相间的织绣花纹作为装饰,使得传统服饰有了时代气息。(覃彩銮)

4 右边木桶为存粮工具,方形器是粮斗,稍高的陶罐是盛米酒的工具,稍低的陶罐俗称寿米缸。年过半百的老人每人都有一个寿米缸,老人做寿时,请师公或道公诵经,子女往罐里加大米。这米代表生命,里面的米平时可以掏一把给老人熬粥,但绝对不得掏空,因米代表生命,掏空意味生命即将结束,不吉利。所以壮族人把做寿叫做“补粮”。大米已经升格为壮族人生命的代码。右边第一人左手扶的是鱼笥,是一种捕鱼工具。壮人种稻田,要在稻田里放鱼苗,稻鱼共生,稻田里的水还可以用来抗旱。由于田塘密不可分,所以壮族人也把财产称为“塘田”。(梁庭望)

责任编辑 / 周晓红  图片编辑 / 王彤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