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错,令人心酸的变迁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第02期 作者: 左凌仁 

标签: 舟山市   生物地理   文化地理   

近50年来,浙江人餐桌上的海鲜种类你方唱罢我登场,野生大黄鱼等传统鱼类如今早已身价百倍,而梭子蟹以及各种虾、贝则逐渐成为海货中的新宠。在温州一带的近海,还分布着如今世界上最昂贵的鱼……浙江的海产品看似热闹丰富,实则令人忧患。
沈家门的海鲜,盖世无双
到舟山吃海鲜,沈家门不可不去。夜幕降临,海面上冷清肃穆,捕鱼和运输的船舶纷纷归港,岸边蜿蜒的滨江路却是车水马龙,灯火辉煌。早在清朝中期,这里便形成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贩客麇至”的集市,如今橘红色顶棚的大排档绵延十里,成为“舟山渔都”招牌式的景致。摄影/任齐俊
诀别,野生大黄鱼
“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这是清代诗人王莳蕙对浙江沿海大黄鱼捕捞、运输的描绘。很长一段时间,大黄鱼曾经是中国最常见、价格最便宜的鱼,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缺少冰库保存,浙江省政府曾经号召大家买“爱国黄鱼”,以解决掉成堆的大黄鱼。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舟山等地的渔船再难拖着一网网金黄色的大黄鱼满载而归。摄影/叶文清

海错,说的便是海中的各种海产品,因其种类繁多,错综多样,故有海错之称。浙江沿海水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鱼类约740种,虾类100多种,蟹类约130种,贝类近200种。

这些错综繁复的鱼虾蟹贝各自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我边翻看浙江海产品图谱,边拨通了上海海洋大学唐文乔教授的电话。唐教授对东海的渔业非常熟悉,谈到浙江的海错,他讲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在浙江宁海,至今还保留着给婴儿开荤的传统习俗。小宝宝们只有在尝过第一道开荤菜后,才可以吃世间杂粮。”唐教授告诉我,“在宁海,这道开荤菜不是鸡鸭牛羊,而是白水煮熟的跳跳鱼。这种鱼比虾的肉质还要软,适合婴儿食用,而且跳跳鱼平时头是翘着的,家长希望当小孩子摔倒时,也能够像跳跳鱼一样把头抬起来,不受伤害。”

责任编辑 / 高新宇  图片编辑 / 马宏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