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带 从罕见的“舶来品” 到大众美味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9年第08期 作者: 刘夙 

标签: 生物地理   工业地理   

海带是一种喜冷水的大型海藻,它的天然形态堪称“庞大”,最长的个体可以达到20米以上,一般也有2—3米,与我们在日常餐桌上见到的海带丝有着巨大反差。尽管在当下的中国,海带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食物,但在过去,它并不常见。从远道而来,到生长范围几乎遍布沿海地区,海带在中国的故事,远比想象中精彩……

每年5、6月,海带收获的繁忙气氛充斥着山东荣成。这是一座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城市,浅海与滩涂分布在整条海岸线上,海带养殖的筏架从近海20米处向远海铺开,从海岸望去,“海带田”一眼望不到边。而在福建霞浦,收获的季节整整提前了一两个月。因为海带天性喜爱冷水,渔民们必须与水温“赛跑”,赶在天热之前完成几十万亩的筏架区海带收获。

海带在我国属于外来种,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首次被引入到我国的北方沿岸。国内海藻学工作者不断对海带进行创新性培育,如今,北起辽宁、南到广东的沿海省份,都可以看到海带养殖的场景,而我国的海带收获量已稳居世界第一。摄影/夏东海

像这样由筏架组成的海带养殖区域在我国近海并不少见。作为全世界海带收获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北起辽宁,南到广东,这些临海省份都有海带的身影。

责任编辑 / 张妍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