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鸭绿江口到卧龙湖 东亚鸟类迁徙大站现状如何?
标签: 生物地理

春季鸭绿江口的滨海湿地,数以万计的大滨鹬和斑尾塍鹬飞来这里,形成壮观的鸟浪。摄影/刘晓阳
一夜间,海水潮位悄然退落,鸭绿江口西侧的海岸露出大片滩涂。
这里位于辽宁省东港市,适逢4月初鸟类迁徙季节,数万只鹬类水鸟散布在滩涂上忙碌地觅食。其中数量最多的是一种叫做斑尾塍鹬的鸟类。
进行鸟类调查的志愿者带我来到这里观测计数。他们问我:“你能找出哪些是刚刚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的鸟吗?”识别鹬类水鸟的难度颇高,我连鸟种都认不准,更不要提将在这里停留许久和刚刚到达的鸟类个体分辨出来了。
“仔细看,耷拉着翅膀的斑尾塍鹬就是刚刚飞来的。它们不停地觅食,狼吞虎咽,看起来又瘦、又累、又饿。”同行的朋友说。这些鸟从新西兰远道而来,还不足4小时。它们体内的脂肪几乎消耗殆尽,体重下降近半,以致于翅膀几乎耷拉着拖在地上,无法合拢。透过望远镜,我甚至看到个别斑尾塍鹬消瘦的身体在无力地颤抖。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