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也匮乏?另类资源危机背后的“砂之变”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各地河流采砂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河砂需求量大,采挖门槛低,获利却颇为丰厚,这使得诸多河湖饱受滥采盗采砂石的困扰和伤害。下图为长江上游的通天河,它上承沱沱河下接金沙江。在2012年前后,通天河采砂规模浩大,甚至蔓延到三江源保护区深处。图为当时通天河畔的挖砂场,堆积的砂石堵塞了大半河道。摄影/杨欣
砂子,对我们来说,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普通,以至于很少被注意到。它们是大自然中极为丰富的存在——组成绵延无际的河滩海滩,与水纠缠成浑黄浊重的河流,时而还被视为灾害和麻烦,如水库的淤积、航道的疏浚,以及以减沙为重要目标的流域治理(沙和砂都指细碎的石粒,在建筑用语中多用“砂”字,自然、气象等领域多用“沙”,有时两字可互换)。
可是,就是这看似平庸又会惹麻烦的砂子,却在最近几年日益成为话题——建筑用砂的价格急速上涨,四五年间翻了数倍,2015年一吨河砂不过三四十元,近一两年最高峰时则冲过了200元大关。供需缺口迅速扩大,一砂难求,部分住宅、机场、高铁公路等工程一度出现因砂石断供而停工的情况。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