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也是蘑菇钟爱的地方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5年第08期 作者: 康静 

标签: 基础地理   土壤地理   生物地理   

提到蘑菇,一般人首先会想到云南,可能还有人会想到东北的深山老林。很少有人会想到,北京也是蘑菇钟爱的地方,其种类之丰富超乎你的想象。调查数据显示,北京有大型真菌600多种,它们不仅在山区频频现身,在位于闹市的城市公园里,也会偷偷探出头来。
纯白微皮伞(Marasmiellus candidus),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蘑菇,北京并不被认为是它的传统分布区。但在北京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本文作者拍摄到了它们的身影。这种蘑菇颜色纯白,菌肉薄,菌褶稀疏,菌盖直径大约为0.5—1.5厘米,一眼看上去就像在树枝上绽放的一朵朵小白花。不过它们生长的树枝多是枯枝或落枝,这种蘑菇属于腐生菌,是森林腐殖层的重要分解者。

在西山定都峰解锁杏树蘑

5月的一个周末,我开车前往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的定都峰。定都峰是北京西山群山中的一座,虽然海拔不高,却很有名。相传明代永乐皇帝朱棣筹划建都时,曾登上此山勘测地形,定都峰由此而得名。定都峰上建有一座仿古建筑——定都阁,因地处长安街的西延长线上,天气晴好时,从定都阁可以俯瞰长安街的全景。

我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欣赏长安街的景色,而是去寻找一种野生大型真菌——杏树蘑。我们日常所说的蘑菇,用科学的语言来说,即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大型”是指其大小足以让肉眼辨识,“子实体”则是指真菌的繁殖组织,主要包括菌盖、菌褶和菌柄,有的种类中还有菌环、菌托等结构。杏树蘑的造型是标准的伞形,白色的菌柄撑起灰白色的菌盖,在阳光的照射下,菌盖呈现出晶亮的光泽。它的学名是晶盖粉褶菌(也称盾形粉褶菌Entoloma clypeatum),将其翻转过来,你会发现菌褶和孢子是淡粉色的,这是也粉褶菌家族的识别特征。晶盖粉褶菌是粉褶菌家族的一员,曾经在网络上风靡一时的“蓝瘦香菇”——霍氏粉褶菌(Entoloma hochstetteri),也是粉褶菌家族的一员。晶盖粉褶菌的菌肉紧实,摸起来肉嘟嘟的,成熟的个体闻起来有淡淡的面包香,吃起来也很美味。

责任编辑 / 张璇  图片编辑 / 张璇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