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随处放电的“劲量小子”


文章出自:博物 2011年第01期 作者: 崇梓 

标签: 酷玩意儿   

生活中怎能没有电?与火相比,它让人类在文明程度上,更跨进了一步。可惜电线有形而电无形,所以,在没有电线排布的地方,大小电器都需要依靠电池提供能量。从最开始只为“众乐乐”的莱顿瓶,到干、湿电池,再到充电电池,电池为人类提供的能量,远比它的个头要大太多了。

存电瓶

娱乐大众

冬天里天干物燥,睡前脱毛衣时,产生的“噼里啪啦”一顿爆响,是不是让你感觉自己都“火树银花”了?这股摩擦而生的静电,古巴比伦人就已经发现了,还试图把它储存起来—用一根铜棍在皮毛上摩擦后,封入陶罐中。

后来到了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马森·布罗克发现,这些好不容易搓出来的电,很容易消失在空气中,便发明了一种保存电的容器。他把一些摩擦带电的铁钉,放入贴满锡箔的玻璃瓶中封住,再把金属链的一头贴在锡箔上,另一头引出瓶外,这样电就能随用随取。这个瓶子被称作“莱顿瓶”,后来的储电零件电容,就是依据这个原理制造的。

责任编辑 / 郭亦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