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远征赤字归心
蒙古土尔扈特部东归
漠西蒙古,西迁东欧
蒙古自13世纪兴起以来,拥有体系庞杂的众多部族,散布在亚洲北部连同东欧广阔的草原大漠之上。到明末清初时,蒙古诸部按照地理位置,大致以今蒙古国南部为分界,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其中漠西蒙古又称为厄鲁特、卫拉特或瓦剌,土尔扈特部就属于漠西蒙古,与准噶尔、和硕特和杜尔伯特并称漠西四部,在今新疆塔城一带游牧。
17世纪以来,准噶尔部日渐强大,不断扩张领土,与土尔扈特人冲突不断。于是17世纪30年代,土尔扈特部向西迁移,开始在乌拉尔河与伏尔加河一带游牧。此时,伏尔加河流域不仅水草丰美,而且了无人烟,无人控制。土尔扈特人就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汗国。
责任编辑 / 刘莹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