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鱼化鹿 虎鲨化虎
以鱼幻兽,鳞毛相通
鱼变鹿?游泳鹿?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被广为接受的学说,叫“化生说”。这个学说认为,一种生物可以变成另一种生物。和欧洲的“神创论”相比,化生说是有其进步之处的,它承认生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被上帝创造之后就一成不变。很多化生说的具体案例也是从中国人对现实的观察而得来,虽然未必符合现代科学,但颇具研究趣味。

聂璜就是一位化生说的忠实信徒。他在《海错图》里记录了很多化生案例。“鹿鱼化鹿”就是其中一个。
这幅图里,一条长着鹿头、鹿斑的鱼从海里探出头来,和一只梅花鹿对视。聂璜写道:海岛上往往有很多鹿,它们是怎么来到岛上的?难道是鱼变的吗?
聂璜看到古籍里记载了一种鹿鱼,“头上有角如鹿。又曰鹿子鱼,赪色(浅红色),尾鬣皆有鹿斑,赤黄色。南海中有洲,每春夏,此鱼跳上洲化为鹿”。岛上的鹿是这种鱼变的?聂璜不敢确定,于是他去问渔人,渔人也不知。但告诉聂璜:“鹿识水性,常能成群过海,此岛过入彼岛。角鹿头上顶草,诸鹿借以为粮。”按这种说法,用不着鱼来变,鹿自己就能跨海游泳,从大陆扩散到岛上。这是真的吗?
责任编辑 / 张辰亮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