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景观
  • 谈资
  • 作者
  • 大讲堂
  • 活动
  • 商城
  • 快速登陆: 
    登录 / 注册
  • 快速登录: 
  • 登录 / 注册
  • 投稿
  • APP
余荣培

余荣培

    责编/图编文章
  • 小木船
    不沉的承诺

    9道工序,3遍桐油,200多根铁钉,慢工细作造成的木船,在中国的大小河湖上,行驶了数千年,还曾经载着600年前的中国航海家,远行至非洲。始终,不沉不散。

    作者: 张虎林 

  • 廊桥
    坚固的田园理想

    飞跃山溪,穿越沧桑。气势如虹,美轮美奂。一座编梁木拱廊桥,让行人毫无如履薄冰之感,反被“人在画中游”的愉悦所包围。几杆平常的木头,无钉无铆,如何创造……

    作者: 薛一泉 马小予 

  • 南京城墙
    人名砖扛起的质量

    曾经一时雄奇伟岸的古代城墙,大多都没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最终湮灭于炮火或风雨中。在中国古代的城墙中,朱元璋亲自监理的南京明城墙,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长……

    作者: 关山 

  • 黄河水车
    “大”的传奇

    小的是美好的。那么大的呢?大代表着庄重和气势;而黄河水车的“大”,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传奇。面对兰州黄河两岸的巨大水车,有人曾经感叹:“这巨大的体积所产……

    作者: 王琰 

  • 藏彝走廊木楞房
    森林的恩赐

    在被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称为“藏彝走廊”的六江区域,曾经遍布着的藏、羌、傈僳、普米、彝、纳西等民族的共同选择:木楞房。这种冬暖夏凉,且因其独……

    作者: 海王星 

  • 1958年,中国科学家的选择

    编者按:科学和“大跃进”,原本是两个相互冲突的词汇。科学讲究怀疑、实证,与迷信、盲从格格不入。但以高速度为特征的“大跃进”,在憧憬美好未来的面纱之下……

    作者: 熊卫民 岳飏 

  • 古人的“三防”
    安居有道

    中国人没有像欧洲人一样用石料盖房,因为那可能是直接从穴居演变过来的呢。我们的祖先选择了木材来修筑自己的居所,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出各式各样的屋宇楼阁和寺……

    作者: 任平生 

  • 新疆奶酪
    草原上的零食

    奶酪,是哈萨克人的零食,原本只是为了解决剩余的鲜奶,最终却成就了一种美味。它需要被草原的风吹拂,在强烈的阳光下晾晒,再随着蒙古包四处流浪……

    作者: 张波 

  • 古法红糖
    东方的巧克力

    吃过红糖的人,大概都忘不了那种独特的滋味,甘甜中掺杂了更多。而制作红糖的人,自然也都明了,从甘蔗汁变成这暗红色的宝贝,需要在甜蜜的水蒸气中,用心地等……

    作者: 唐水 

  • 绍兴黄酒
    细酿冬日的味道

    黄酒酿造的每一道工序,几乎都浸润着慢的基因——慢慢等一汪好水,慢慢候一个季节,慢慢酿一坛光阴,再慢慢抿一种滋味。慢下来,能酿出酒中极品,也能令人尝出……

    作者: 小宽 北窗 

  • 36
  • 37
  • 38
  • 39
  • 40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