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木歌
朱红色。《说文解字》:『彤,丹饰也』,常见有『彤日』『彤云』『彤庭』之语。唐人宋之问有诗『北阙彤云掩曙霞,东风吹雪舞山家』。
雨终于止住,他就在庭院里抬头看雨后的天空,既非绿,也非蓝,似乎介于二者之间,似乎在平日见惯的湛蓝的天空里,透着一种澄澈的白,仿佛白云揉进了蓝天里。这……
作者: 姚瑶
文明的兴起与火有关,正是火,带来了文明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器物:陶器。把土捏成的器物用700至1000摄氏度的高温烧制,便成了陶器。由于陶土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再加……
作者: 黄小峰
它源于农耕子民对衣食父母的亲近,于潜移默化中达成『天地玄黄』的共识,最终通过君主服黄这一文化事件,将黄色的尊贵含义奠定。这是一个民族非凡的美学经历,……
作者: 顾卓
豆腐,最中国,毋庸置疑。它的原料大豆最早在中国被种植,它的制作技艺起源于中国,它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它自身大量含有的植物蛋白,在中……
作者: 戴莹
“红”字出现的时代,甲骨文中已经有了表现红色的“赤”和“朱”字,此时赋予“红”颜色的含义,想必是发现了一种新的色相或染料,而且它们被普遍广泛地认可、……
作者: 曾启雄
确实,红色与中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中国人生命的全程始末都与红色脱不开干系。按照传统的礼俗,婴孩在呱呱坠地时要包上红色的襁褓,满月了要吃……
作者: 斯东
车子转了几个弯,在一家小店门前停下。蔚县博物馆的李新威馆长走下车,掏出钥匙,推开一扇破旧的木门。“到了,就是这里。”我们紧跟其后,迈过门前的淤泥,一……
作者: 郭婷
如果曾国藩真的“尽毁在京夷馆,尽戮在京夷首”,那么他一定比林则徐更加“民族英雄”,人们断不会将“卖国贼”的帽子扣在他的头上,非但如此,后世将千百年传……
作者: 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