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家滩文化:中华文明因素崭露头角
2023年12月22日,冬至,凌家滩遗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签署了科技考古合作协议,科技考古是凌家滩遗址考古工作下一个阶段的重要内容。……
-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提到秦岭—淮河一线,人们自然会想到这是我国划分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分界线。然而,什么是南北?南北是怎么划分的?每个国家都有南北分界线吗?南北分界线是一个历史文化问……
-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东部海子 干涸多年后又重回人们视野
近年来,在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水文进行研究时,新疆师范大学阿里木江·卡斯木教授团队发现,该区域的湖泊(当地人称为海子)面积在100多年间,经历了从多到少再到多的U形曲……
-
赤狐 谨慎克制的荒野生存 “多面手”
在大部分人的固有印象中,提起狐狸,所指的即是赤狐。赤狐有着灵活的生存策略,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食肉动物,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北极圈、气候严苛的北非沙漠,还是高寒缺氧……
-
发现中国第二大峡谷 大渡河大峡谷
在中国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盛名之下,第二大峡谷可谓罕有人知。我国第二大峡谷究竟花落谁家?是如何测量出来的?本文作者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得出了测量峡谷的标……
-
寻访中国的三种攀雀——鸟类建筑大师的神秘生活
“攀雀”是攀雀属四种鸟类的统称,在我国分布有其中三种。它们体型小巧、貌不惊人,却是出色的鸟类建筑大师,擅长收集植物的纤维、花絮甚至是羊毛等材料,营造出精巧的袋形悬……
-
巴丹吉林“珠峰”和湖群背后的更多秘密 一座“会扎根、长骨头、吃钙片、 爱植发……”的沙漠
拥有世界最高沙丘“必鲁图峰”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一片充满了魅力和争议的沙漠:松散沙粒堆成的沙山群,却有着“峰峦叠嶂”的高大巍峨;干旱荒凉的茫茫沙海中,却收藏着上百个瑰……
-
被误会最深的梅花 春花而非冬花,凌寒却不耐寒
在我国许多的文艺作品中,梅花被塑造成了凌寒傲雪、坚贞不屈、逆境抗争的文化形象。受此影响,很多人认为梅是非常耐寒的植物,甚至还有人误以为梅是隆冬时节盛放的花。情况果……
-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故事
我国可以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这三大自然区是地理学家对于中国最宏观、最简洁、最有概括力的划分,也是我们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最好的出……
-
在第二阶梯上 寻找中国壮丽的 瀑布群
瀑布是江河跌落形成的自然奇观,我国江河众多,地形也有明显的三大阶梯划分,那么在哪里可见壮丽的瀑布景观呢?在第二阶梯的云贵高原上既有呈梯级跌落的大江飞练,又有与地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