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界壕 耗时近百年却最终失效的国防工程竟成了后世长城建造的模版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嫩江和额尔古纳河的支流库力河畔,绵延出了数条壕、墙并行,且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座边堡的线性建筑遗迹,它们穿越山川、草原、戈壁,有的进入到了俄罗斯和蒙……
-
桑干河明朝古堡带 燕山太行之间的北京屏障
桑干河流域扼守着由内蒙古草原进入北京的要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此成为了明朝守卫北京的“国防”要地。明朝的外长城大部分沿燕山东西展布,内长城的主体则沿太行山南北延……
-
1个人的 8年探险深入青藏高原找岩画
本文作者十一郎(本名周行康)与青藏高原结缘27年,从事雪山攀登和藏地公益事业近20年,最近8年间,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对青藏高原岩画的探访、记录和研究中,迄今被他实地探访的……
-
331国道吉林段 中朝边界上的精彩与神秘
331国道是我国的一条边境国道线,起点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终点则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而331国道的吉林段,一路沿着中朝边界行进,经过鸭绿江河谷、松花江源……
-
“洪水方舟”寿县古城 四次为都,500成语诞生地……
今天的寿县古城,是一座非常低调的小城,在历史上却“四次为都,十次为郡(治)”,诞生了超过500条典故和成语。古城建在淮河畔的地势低洼之地,面对滔滔洪水,城内却安然无恙……
-
在北亚热带的背景上去理解安徽
那么应把安徽放到一种什么样的结构中去呢?想来想去,我想到了地理学家创造的结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这个结构不是由行政区所组成的那种为了管理而设计的结构,是根据自然界……
-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历史上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被称为“徽商”,明清时期,他们是足迹遍布全国的鼎盛商帮。虽然中国历史上曾有很多著名的商帮,比如“明清十大商帮”,但是,像徽商这样大规……
-
承压、生存和生长——晋派砖雕的现在进行时
山西民居中至今保留的大量精美砖雕属于“晋派砖雕”。在传统的山西民居建筑装饰构件中,石雕、木雕和砖雕合称“晋派三雕”,而今天,手工的晋派石雕和木雕已经式微,只有砖雕……
-
寻城内蒙古 翻阅草原古城书写的北疆“史记”
近些年,涌现了一群民间访古爱好者,他们不断深入各地寻访古迹,不仅用高质量的影像记录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遗存,而且在访古中还有很多新发现、新见解。我国北疆的内蒙古……
-
打捞一段 不为人知的历史 追随85年前营造学社的脚步, 探访云南古建筑
1938年底—1939年初,在逐渐蔓延的抗战烽烟下,中国营造学社在昆明周边和云南西北部进行了两次调查,这是近代对于云南古建筑的第一次系统调查,却由于战争影响等原因尘封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