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为从中科大少年班走出的科学界及企业界的几位代表人物。绘图/吴筱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与水相亲:水道连接了徽商与外界,水口为水系出口与进村标志
古徽州人与外界交往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就是水道。随着徽商的兴起,水路运输频次及往来人口激增,催生了一批沿新安江及其主要支流分布的码头型村落,如渔梁、黎阳、深渡等。图的渔梁村位于歙县县城东南1.5公里,村落整体形态呈鱼形。渔梁坝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已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渔梁作为新安江上的一个重要码头,是名副其实的“徽商之源”。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古徽州是一个群山环绕、相对封闭的独立地理单元,四周黄山、天目山、白际山、五龙山围合,山势高峻、奇峰屹立、层峦叠嶂、茂林修竹;中部断裂下陷,低山丘陵分隔出黟县盆地、休歙盆地、祁门盆地等若干大小不一的山间盆地。由于断裂发育、水流侵蚀,山间形成众多河流谷地,较大的有新安江谷地、练江谷地、丰乐河谷地、富资河谷地、昌源河谷地、青弋江谷地等。密集的河流不仅为农耕起居提供了丰足的水源,也成为旧时皖南与外界最主要的交流通道。图为歙县雄村镇柘岱村。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探索实践多种科教“新模式”时间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粉墙黛瓦马头墙,梦中的桃源当如是
徽州人有着对世外桃源、诗意栖居的强烈向往,他们把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引入村落的营建,使村落充满诗意,并呈现出独特的乡居意境之美。与田园相依,顺应自然,依靠自然,在必要时适度地改善环境,才能成为“桃花源里的乡村”。皖南民居以其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恬静诗意的高墙幽巷、错落雅致的建筑风格、天人合一的和谐人居,成为中国村落审美的典型范式。摄影/许晖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摄影 / 许晖
淮河,运河之河
历史上,黄河素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1128年—1855年,黄河多次夺淮入海,极大地改变了淮河原有的水系,黄河携带的巨量泥沙在淮河流域沉积下来,使得淮河河床抬高,中下游河道淤塞。1855年,黄河改道北去,淮河失去了直接的入海河道,只能借由京杭大运河通过长江入海,导致下游地区排水不畅,加剧了淮河流域的水患灾害。抗战期间,国民党为了阻止日军西进,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堤,使得黄河泛滥长达9年,淮河北岸支流水系普遍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淮河安澜,人们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淮河成为了一条“运河之河”。图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大运河水上立交,上层京杭大运河与下层淮河入海河道在此立体交汇,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摄影/陈光晰)。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陈光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时设立的13个系及首任系主任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行走在皖南村落,宛若画中游
徽州人将村落空间与自然形态和谐地组合在一起,随地势的变化而高低错落、层次分明。青瓦粉墙的色彩组合镶嵌在青山碧水、田园林野之中,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可以说,皖南古村落是“画里的乡村”。图为黟县碧阳镇稻田风光。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短尾猴的社会:行为多样,规避内耗
短尾猴是一种情感丰富的社会性灵长类动物,而且在群体生活中演化出了多样的社会行为。包括“架桥”(动作序列❷)在内的友好型行为用于与其他个体建立亲密的社交关系。攻击型行为(动作序列❶)则用以解决个体,特别是雄性间的矛盾冲突。这些行为的共同目的是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避免无意义的内耗,从而令每个成员从中受益,这也是社会性灵长类动物行为演化的一个共同趋势。插图资料/夏东坡 刘兵生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淮河第二峡,低山阔水的峡谷景观在淮河流经的广袤平原中却也十分难得
在淮河第一峡下游约100公里处,淮河在蚌埠市怀远县附近的荆山和涂山之间形成了第二峡——荆山峡。涂山位于淮河东岸,海拔338.7米,西岸的荆山海拔258.4米。当淮河奔涌至此时,在荆山南麓由南向西突然折转,与西来的茨淮新河汇聚,继而折向东去,沿荆山脚下奔流出荆涂两山夹峙的峡口,又汇荆山北麓的涡河浩荡东流。这段峡谷中,虽然两岸山体不高不陡,河流也不疾不缓,呈现出低山阔水的峡谷景象,但在淮河所流经的广袤平原中却也十分难得。在当地的传说中,无论是淮河第一峡还是第二峡,它们的形成都与大禹治水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荆山峡,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水经注》中这样记载:“荆山左,涂山右,二山对峙,相为一脉。自神禹以桐柏之水泛滥为害,凿山为二以通之,今两崖间凿痕犹在。”图为航拍视角下的荆山峡。摄影/孟景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孟景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淮河第一峡,恍若三峡?
淮河自豫、晥交界处的洪河口进入中下游地区,基本都在平原上流淌,水面开阔、水流平缓,然而在安徽省境内却形成了颇为独特的淮河三峡景观,即淮南市的硖山口、蚌埠市的荆山峡和滁州市的浮山峡。当淮河流经淮南市寿县与凤台县之间时,由于八公山的存在,淮河回绕北折,骤然穿入狭窄的硖山口,形成了淮河第一峡。这段峡谷虽然落差不大,却是整个淮河流域三段峡谷中最为狭窄的一段,平均宽度约300—400米,最窄处仅为100米。图为位于硖山口附近的淮河第一峡,清晨时分,河流两岸的大地还未被彻底唤醒,升腾的云雾仿佛化作了连绵的群山,小船似在幽深的峡谷中穿行,这般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了久负盛名的长江三峡。摄影/孟伟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孟伟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在荆棘丛生中探寻
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建设之路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今天,合肥已建成和在建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有8个,而同步辐射实验室正是这些“国家重器”在合肥落地的起点。图为量子科技研究团队的工作场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我国南北分界线附近独特的过渡性植被
在南北分界线东部的江淮地区,由于受冬夏季风的季节性影响,形成了冬季干冷、夏季暖湿的气候特点。特别是在淮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缺乏高大山体的阻挡,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因而相较于其他地区,这里形成了更为宽广的东部低温区,由暖温带到亚热带之间的变化是缓慢进行、循序渐进的。这里发育有大范围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即介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的植被过渡类型),其中以温带成分的栎属植物为主。受冬季低温的影响,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南界在我国东部可以到达大别山南坡,因此几乎在整个大别山区域,我们都能欣赏到典型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景观。这张图片就是大别山北坡马鬃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深秋时的森林景象。摄影/郑金强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郑金强
比起恶名远扬的峨眉山亲戚,黄山短尾猴的名声要好得多
莲花峰下,一只成年雌性短尾猴成功地从游客那里讨来了食物,正心满意足地蹲坐在黄山松上,准备享用自己的“战利品”。虽然黄山偶有人猴冲突的事件发生,但这里的短尾猴远没有峨眉山的亲戚那么“出名”,也很少因为伤人上热搜。野生动物与人和平共处的关键在于保持“距离感”,一旦人纵容野生动物从自己手中取食,甚至是主动去投喂它们,就会改变动物自然觅食的习惯,也会导致它们对人类失去畏惧心理,进而敢于主动攻击人类来获取食物。黄山开辟了专门的观猴景点,管理人员会要求游客待在远离猴群的设施内参观,也不允许私自投喂。因此在黄山,短尾猴与游客近距离接触,或是从游客手中讨食的情况相对是比较少的,也就相对更“文明”。壮丽秀美的黄山是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也是短尾猴世代繁衍的家园,在观察它们有趣的行为时,我们也应该为它们留下自由生活、不受打扰的空间。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凌家滩三任考古领队的行事风格各有特点,他们都为凌家滩遗址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凌家滩文化的面纱,被代代考古人员的智慧一层一层揭开
2012年以前,凌家滩考古队在发掘期间租住在凌家滩村民的房子里。到2012年7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才在凌家滩遗址设立了考古工作站。工作站位于凌家滩村南端的老粮站大院内,这里有几个大仓库和几排小瓦房,大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建筑,原已非常破旧。2013年到2015年遗址发掘期间,考古队员就住在小瓦房里,条件很艰苦。直到2017年7月,粮站仓库才被清理出来,凌家滩考古工作站才有了会议室、整理室等。照片中,领队张小雷正带领他的学生在工作站的库房里分析刚清理出来的陶片。凌家滩遗址考古自1987年第一次探查以来,共经历了36年之久,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凌家滩文化的秘密,不减反增。我们期待着凌家滩考古队不断地更新我们关于祖先的认知。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
而此时在南方的杭州,室外的花卉市场上正人头攒动,人们纷纷购买鲜花用以装点节日氛围(摄影/徐根柱)。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徐根柱
伟大的母爱:雌猴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后代,对它们关怀备至
雌性短尾猴是尽职尽责的母亲,对于后代有着极强的保护欲,无论是随着猴群活动,还是停下来休息,都会把宝宝紧紧搂在怀中,或是保持它们在自己的监护范围内。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的圜丘与方丘祭坛(供图∕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
图拍摄于春节期间,山东济南和浙江杭州这两座城市冬日里街头最为平常的一幕,也为我们呈现出了我国南北之间明显的气候差异。冰糖葫芦是北方地区冬季室外常见的特色小食,孩子们缠着家长购买糖葫芦,是多少成年人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本图 摄影/张勇),而此时在南方的杭州,室外的花卉市场上正人头攒动,人们纷纷购买鲜花用以装点节日氛围(下图 摄影/徐根柱)。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张勇
隆冬时节,安徽省黄山的森林一片银装素裹。大雪纷飞中,一只少年黄山短尾猴蹲坐在树枝上,毛发上落满了细密的雪花。从分类学来说,黄山短尾猴是猕猴属物种藏酋猴的黄山亚种,由于藏酋猴的尾部很短,故而也被称为“短尾猴”。风景秀丽的黄山保存着完整的自然生境,成为了短尾猴的理想家园,这里生活着我国华东区域最大的短尾猴种群。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玉版(图❶)出土于87M4,出土时被夹在具象的玉龟背甲与腹甲之间(图❷),更显其神秘性(也有学者认为玉版和玉龟是彼此独立的)。玉版平面为长方形,最长边仅11厘米。表面略弧凸,两侧短边略内弧,除底边缘外,其他三个边缘都减薄,在减薄处和底边各钻9、5、5、4孔,玉片中间凸起位置是核心图形,分内、中、外三个层次,最中央是一个八角星纹,外边缘用一个小圆圈围绕,中间是八个大致将玉版等分的圭形图案,外面也用一个较大圆圈围绕,外层则再刻四个圭形图案,圭尖指向玉版的四角(图❸)。这件玉版是凌家滩玉器中最独特而重要的一件,因而众说纷纭。陈久金、张敬国根据它出土时与玉龟同出的现象,认为应当与文献记载中的“元龟衔符”(图❹)、八卦有关;饶宗颐、李修松根据圭形图案指示的方向和边缘钻的不同孔数,认为与方位和数理有关;还有不少学者如武家璧等认为与天文及观象授时有关;钱伯泉认为与式盘有关;方向明将其与良渚玉琮仰视角度展开进行有机联系,认为是最早的玉神面(下图❺),李学勤甚至将其与中国文化中的宇宙观念相关。另有学者对其中的具体图案进行了考证,如王育成认为是八角形图案的源流,李斌认为是日晷的早期形态等;俞伟超认为圭形图案代表了树,也就是社神的象征,即地母……这些观点大多依据古代文献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但因玉版图案的复杂性,又历时久远,因此它当时的具体含意已难辨析清楚了。不过,学者们公认,作为史前玉器中迄今为止唯一的特殊玉器图案,其后世影响确实融入了中国古人文化传统中,特别是与汉代及以后万千的天文、方术中所使用的一些实物相似。比如日晷、式盘等。撰文/吴卫红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
而在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主食则变为了米饭,并以米为原材料开发出了多种多样的“米食”,图为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的村民正在自家的徽派民居中制作索粉(摄影/时宽兵)。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时宽兵
在野外,研究人员还曾观察到一只“母爱泛滥”的雌猴在自己的婴猴依然健在的情况下,抢夺其他雌性的后代来强行抚养的案例。精力旺盛的婴猴对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时刻都在尝试着去独自探险,但每一次它想要溜走时,总会被警惕的母亲拽着后腿拖回身边。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复杂的社会行为,体现着群体的礼仪与法则
短尾猴生活在多雌多雄的大家庭中,群体成员之间有着复杂的社会行为,其中最常见的是理毛,它是群体中的“社交货币”,是不同个体建立社会关系的手段。在猴群中,还经常能见到多个成员间相互理毛的情景。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凌家滩07M23
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
长岗村凌家滩自然村的一处岗地
时间:距今5500-5300年
07M23是凌家滩墓地规格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数量最多的一座墓葬。位于整个墓地南侧,祭坛之上。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圹长3.45米、宽2.1米、深0.3米,总面积约7平方米。墓内虽无葬具遗存,但器物放置状况表明至少存在一棺的可能。墓内随葬器物共340件,其中玉器210多件,石器约100件,陶器32件,碎骨1件,显示出以玉为主的特征。器物类型丰富多样,放置次序复杂。主要表现为:以棺为界,棺内两端用玉璧和成组玉环镯装饰,墓主面覆玉钺,胸部佩戴组璜,双臂腕各戴10件玉镯,镯上左右各摆3件形制完全一致的石钺。墓主腰下有三件玉龟,可能用长绳悬挂,龟内藏签。墓主身下还有由一层形制较大的石钺、一层石锛凿、一层少量石钺构成的豪华“安享平台”,可能是用来垫陈尸身。棺外则放置陶器和来自社群其他成员助葬的石钺。棺的上方还放置有一件巨型玉雕猪,体型庞大(重88公斤),风格古朴,但形象十分生动。总之,07M23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巢湖流域区域文明高度发展的一个代表,其随葬品背后隐含的制作技术、经济状况,葬仪背后展露的社会权力、组织结构以及人—物之间复杂的纠缠关系,都为探讨中华文明演进的模式提供了借鉴。
图为此墓方向明老师曾有复原,绘者以其为基础仿绘,但部分内容已改动。绘图∕甘创业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
以秦岭—淮河为界,我国南北方人们的取暖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北方虽然室外较冷,但室内基本有暖气、地暖等方式取暖,室温一般可达20℃以上,温暖舒适,图为河南郑州大学一名女同学在教学楼走廊内的暖气旁备战考研(图摄影/左冬辰)。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左冬辰
牛河梁遗址群第5地点M1
地点: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牛河梁主梁顶南端山丘较高处
时间:距今5500-5000年
墓葬直接开凿于基岩,墓圹呈圆角长方形,总面积约12平方米。墓葬顶部被石构冢体覆盖,壁陡直,留有原基岩二层台。由二层台再向下可见一周封石,中间置石板砌筑的棺一具。石棺有盖无底,顶部用薄体大石板叠搭封住。墓内随葬器物共7件,均为玉器,显示出唯玉为葬的特点。男性墓主仰身直肢,头下枕2件玉璧,但璧的上端有小穿孔,可能原本缝缀于某类有机质物品上,作为冠饰。胸部放置一件箍形饰和勾云形佩,手腕戴镯,手部之下左右各有一件玉龟,可能是一种很特殊的“陈祭”葬俗。总之,以M1为代表的人群,已经展现出非同凡响的原始宗教思想,重视神权的特点,为我们了解“萨满式”的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关键材料。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
M7是瑶山墓地年代偏早、等级最高、随葬品数量最多的一座墓葬。位于整个墓地南侧中央,祭坛西南角上。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圹长3.2米、宽1.6米、深0.64—1.3米,总面积约5平方米。墓内虽未发现葬具遗存,但器物放置情况表明应当存在有机质木棺。墓内随葬器物共158件(组),其中玉器147件(组),石器3件,陶器4件,显示出以玉独尊的特点。器物类型以玉器尤为丰富,放置次序相对简单,但内容庞杂。主要表现为:以棺为界,棺内南端用穿系的玉管串作为棺饰,墓主头顶有成组锥形器组成的头饰,下方配置长玉管的三叉形器,西侧是镶嵌小玉粒的冠状器。墓主头下枕一石钺,耳部坠有隧孔珠饰,颈部则各挂珠串、管串一件。墓主两臂戴数件镯形器,似属臂钏,右臂侧还放置一件豪华玉钺杖和权杖。腰部使用玉带钩,但与后世作为腰带的带钩可能不同。下肢部位放置一件嵌玉圆形漆器和一件龙首纹玉牌饰,神秘而精致。棺内还零散有诸多管、珠,应与埋葬时的某些未知仪式有关。棺外则于顶部放置3件镯形器。总之,M7作为良渚文化王族大墓的典型代表,其丧葬礼仪中最为突出的是对玉器在质与量方面的极致追求,这是其他时期任何遗址都无法比拟的。但奢华之下,我们也能看到来自巢湖流域凌家滩文化的影子,长江下游区域文明的接力棒或许正是由部分凌家滩人交付良渚人的手中。
此图根据方向明老师瑶山M7复原仿绘,绘者仅添加墓圹、做视角的调整、文字的标注和局部改动,器物的位置关系、性质认识和配色做最大程度保留。绘图∕甘创业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
而南方地区室内室外基本是一个温度,人们的取暖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商山镇黄村村,当地人用装满炭火的竹篮(也称火熜),在寒冷的室外用以暖手(图 摄影/杨帆)。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杨帆
千里淮河,何以入海?
淮河位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之间,是我国南北分界线上的一条重要河流,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没有天然入海河道的河流。洪泽湖以下为淮河下游,水流主要分三路下泄,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和苏北灌溉总渠。实际上,淮河曾经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唐宋时期,淮河曾在今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的云梯关入海,当时的淮河河道宽阔、水流畅通。自12世纪之后的700余年间,黄河多次改道,夺淮入海,使得淮河水系遭到严重破坏,水患灾害频发。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根治淮河,人们在平地上开挖了一条长达168公里的河道——苏北灌溉总渠,使得淮河下游的水患灾害得以大大减轻。2006年,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全面建成,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排列,标志着淮河结束了800多年没有入海水道的历史。图为淮河入海口扁担河口。摄影/卢长银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卢长银
“科创造城”模式:大科学装置数量全国第一,打通尖端科技和产业的“任督二脉”
今天的合肥已成为国家科学中心城市。近年来,“祖冲之”及“九章”量子计算机、墨子号实验卫星、热核聚变、铁基超导、“嫦娥钢”等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在合肥问世。全国已建成和在建的38个大科学装置中有8个在合肥,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它们的存在为合肥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图为我国已建成及在建的38个国家大科学装置分布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继南水北调工程之后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图为引江济巢段连接巢湖处的白山船闸(摄影/周啸勤)。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周啸勤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河北岸支流多且长,南岸支流少且短,呈羽状不对称分布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境内的桐柏山,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约1000公里。上游流经山区、丘陵等地,河道比降大,中下游地区基本为平原,河道比降小,整个水系呈扇形羽状不对称分布。淮河地处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淮河以南属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0—7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在每年的6、7月份,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通常可以持续一两个月;加上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入海,将淮河中下游地区塑造成了地势平坦开阔的大平原,淮河中下游长达600多公里的距离,落差仅为22米。特殊的水系、气候、地形等条件使得淮河流域在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有“十年九涝”之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整治淮河,人们在淮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基本实现了淮河安澜,目前这里成为了我国各大江大河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由于淮河流域人口稠密,水资源需求量大,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引江济淮工程应运而生。这一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将长江水引入淮河,实现跨流域调水,以满足淮河流域城乡生产生活用水以及发展江淮航运的强烈需求。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渐江绘《松溪石壁图》,天津博物馆藏(右图)。这幅画是渐江的代表作,风骨雄健,格局宏大,初看冷峻森严,仔细体会能感受到画中蕴含着无穷逸趣。渐江对黄山的观察摹写是十分真诚、深入的,他开启了新安画家群体对黄山的写生实践,开创了新安及黄山画派的美学模式。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万丈霞光,峰峦如画
夕阳照耀下的茫茫云海给群山披上了一层薄纱,使得整个黄山都被染成了金色。流光溢彩中,群山更加气势磅礴、伟岸绝世。摄影/叶文龙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摄影 / 叶文龙
图为2018年,汪强(左二)与严俊昌(右二)、严立学(右一)、严宏昌(左一)在如今的小岗村村口的合影。时光荏苒,当初的四位青年都已成为了白发苍苍的老者。而小岗村也早已从吃不饱到有余粮,再跨越到家家住楼房、户户有汽车的新时代。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图为张小雷领队在凌家滩考古现场察看红烧土(摄影/BAH)。
凌家滩文化:中华文明因素崭露头角
前山雄伟,后山秀丽
独特的地质运动塑造了黄山的松石峰林,在云海中宛如一幅动感的中国画
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形成了特有的峰林结构。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一起,雄居中心,四周环绕77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组合成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横,动人心魄的立体画面。图为黄山飞来石。摄影/张军
2004-2022年
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变化比较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凌家滩祭祀坑红烧土堆积的表面形状呈圆角长方形,南北长4.1米,东西宽3.5米,堆积了大量的火候极高的红烧土块,有的已经烧成青灰色(下图),红烧土堆积的里面和下部包含了大量的玉石器。2022年,凌家滩祭祀坑内共出土了石器140余件、玉器70余件、陶器40余件,其中有拼合后完整的石钺60余件,这些石钺多为宽扁形,大孔,三边刃。其中一件长38.3厘米,为中国目前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石钺(上图)!在此前出土的随葬品中,兵礼器有40多件,玉钺为最多。虽然钺在后世是兵权的象征物,但是在凌家滩时期,也有少量钺在普通墓中随葬,所以钺在凌家滩社会中也许更应该是财富的象征。
凌家滩文化:中华文明因素崭露头角
云海簇群山,是黄山神秘而壮美的永恒画卷
在黄山,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千变万化的云海。登顶四望,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不断变幻的云海在山间涌动,时而奔来眼底,时而苍茫一片,目之所及蔚为壮观。黄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茂密,大量水汽经过抬升冷却形成云雾。尤其在冬、春季节,每当雨雪天气后,大气中低层的气温低,层积云的凝结高度低(约在800—1200米之间),常常出现壮观的云海,由此造就了黄山特有的景观。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1978年——2023年
摄影师汪强连续45年跟踪拍摄小岗村 摄影师和“大包干”三位发起人跨越40年的合影
滁州市的摄影记者汪强持续45年跟踪拍摄小岗村民的故事,他记录着乡村历史变革标志性村落——小岗村的发展变化,书写了当代普通农民的故事。40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年轻小伙已经进入了古稀之年。图为汪强(左二)和“大包干”发起人严俊昌(左一)、严立学(右二)、严宏昌(右一)于1979年时的合影。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2023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吴卫红教授(摄影/BAH),在担任凌家滩考古领队期间联合众多科技考古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科技考古研究,包括碳十四测年和光释光测年、动物考古研究、环境植被研究、陶器工艺和科技研究、淀粉粒分析、玉器科技研究等。通过这些研究,凌家滩先民“活着的世界”得以被较清晰地揭示出来。他认为凌家滩文化是分布于巢湖以东、以南的一支区域性文化,总的分布面积只有四五千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域只有以凌家滩为中心、半径为20多公里的一千多平方公里范围(下地图)。吴教授主持凌家滩考古期间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发现凌家滩遗址有内外环壕,内壕将生活区与墓葬祭祀区分开,外壕则位于遗址北端,外壕的修建时间比较晚,有明显的防御作用。
凌家滩文化:中华文明因素崭露头角
在渐江的画中,一树一石无不来自黄山的真实景物,景景皆有来历,景景皆具深情。渐江习惯用勾斫少皴、方而沉着的用笔作画,他笔下的山石,正是黄山山体光洁严整特征的体现,几何形的山头峰峦也正是黄山巨石形态特征的真实写照(摄影/韩定保)。如此独具面貌的用笔和构图成为渐江山水画风格的重要特质,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模式。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摄影 / 韩定保
合肥与北京、上海、深圳30年(1992-2022年)GDP增长倍数比较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图为第一任领队张敬国先生在合肥家中为责编讲述发掘故事(摄影/BAH)
凌家滩文化:中华文明因素崭露头角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黄山的美景,让许多中国山水画家纷纷来此朝圣
黄山峰石奇异,既险绝异常又和谐美丽。极目远眺,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千峰万壑,处处皆松,或潇洒、或优美、或遒劲,千姿百态。它们扎根在悬崖峭壁上,在各自的生存空间里傲然卓立,在风雨岁月的雕琢下,呈现出苍翠挺拔的成熟和沉稳,与黄山的峰石相得益彰、交相辉映。难怪古往今来的无数画家们,都要来此登临以获得艺术灵感。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凌家滩遗址位置示意图
凌家滩文化区内的遗址大都位于低矮山岗边缘的较平坦区域、长条形山岗尽头靠河一端及其两侧平地,这种选址方式与整个皖江两岸的同时期遗址的选址方式相近。太湖山向南伸出的几条山岗,与十里长岗形成围合之形,加上裕溪河及其支流的环绕,令我们不由得想起皖南古村落选址的口诀:前山低而缓,后山高而陡,呈负阴抱阳之势,左有青龙山为辅,右有龙盘山为弼,众川河为带……
凌家滩文化:中华文明因素崭露头角
黄山宛如天然画卷
带着中国传统审美的所有优秀特质
中国山水画极其重视情感的抒发与表现,而不是简单地对客观自然事物的再现描绘。中国画是从美学上升到哲学的艺术,这又与传统道家和禅宗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代艺术家们认为自然界存在的万物与人类一样是具有灵气,一样是有生命价值的,而黄山就是这种思想最具象的体现之地。摄影/陈星宏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摄影 / 陈星宏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黄山是艺术源泉
更是画家渐江的精神净土和灵魂栖息地
黄山是渐江每年必至之处,这里的一松一石都已深深刻在渐江心中。彼时的渐江游遍黄山每一角落,或对景写生,或回去默写,将黄山的各处名胜尽收笔底,可以说他是写生黄山的第一人。画家在黄山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家园,黄山更是成为渐江的精神净土和灵魂栖息地。欣赏渐江的山水画,可以感受到画家对黄山的极尽摹写与至诚热爱,画面上的每一景致似乎都源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所以直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渐江的绘画作品中,感受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空间和深邃境界。摄影/马瑾文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摄影 / 马瑾文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图为2017年5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四僧”书画展。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这四位活跃于明末清初的僧人画家,在画史上合称“四僧”,他们都曾在黄山留下足迹,对于绘画的影响所及直至今日中国画坛。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开放的地理环境,使安徽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中国生产和输出模式
安徽地处我国的南北过渡带上,居于我国南北的中心地带,淮河、长江从安徽省中部和南部横穿而过,将安徽分割成三部分,打破了原有的地理环境的完整性,将安徽塑造成了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与外界之间源源不断的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使其能够在新的层次上运转并达到新的平衡,创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东西,从而持续不断地为中国生产和输出模式。
安徽 一个默默为中国生产模式的省
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他们足迹遍布全国,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徽州的商业自古以来就十分发达,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如今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是他们的重点活动区域。地图展示的就是徽州盐商、茶商、木商的主要行商路线和行销区域,其中盐业是徽商最重要、获利最丰的一大产业。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桐城派:为中国人写文章树立了标准和模式
“天下文章出桐城。”有清一代,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绘图/张心凯)这三个安徽桐城人,开创了主宰清代文坛200余年的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影响极大,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风靡全国,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被尊为“桐城派三祖”的方苞、刘大櫆、姚鼐三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其中尤以姚鼐名气最大,被称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在直接继承与发展戴名世、方苞、刘大櫆的桐城派文论的同时,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和文学创作的经验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总结。40余年的讲学生涯,让他逐渐形成了义理、考据、辞章三结合的理论。由其编著的《古文辞类纂》一书,几乎成为当时散文创作的“样板”,天下文人宗法桐城者趋之若鹜。而现代文化名人如胡适、郭沫若、钱钟书、朱光潜等,也都受到过桐城派散文潜移默化的润泽。因此可以说,桐城派为中国人写文章树立了一个标准和模式。
安徽 一个默默为中国生产模式的省
随着“新徽班进京”,当地剧目再次闪耀在全国性舞台
1790年,乾隆八十大寿,在徽商的大力支持下,三庆班从扬州进京演出,为乾隆帝庆贺寿辰。《梦华琐簿》载:“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釐,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三庆班在京城一炮而红,其他徽班随后陆续进京。230多年后的2023年11月29日,安徽省的一批精品剧目又一次赴京展演,被称为“新徽班进京”,当地剧目再次闪耀在全国性舞台。图为12月25日在北京公演的黄梅戏《天仙配》。摄影/范柏文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摄影 / 范柏文
“招商铁军”与“链式反应”“聚变”效应推动的“螺旋上升”
合肥有一支在商业江湖上小有名气的“招商铁军”,他们围绕合肥多个战略新兴产业,招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此外,龙头企业的存在本身也起到了“产业恒星”的吸引作用。持续的“聚变”使人才、资金、政策、技术和创新都产生了“链式反应”,推动城市产业和创新能力螺旋上升。图为合肥闹市中的大屏裸眼3D户外广告,迷离夜色中,它为城市渲染出一抹未来科幻的气氛。摄影/黄冰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摄影 / 黄冰
图为歙县县城的徽商大宅院,皖南民居宅第一般呈封闭式院落,围墙高耸,门楼轩昂。厅堂前方狭长的一方天井兼具采光、通风和排水诸多功能,有“四水归堂”的吉祥寓意。屋宇多为二、三层楼房,结构紧凑,组织规整。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线条流畅,层次丰富。一些富家大宅为多进式院落组合,外观质朴素雅,但内部装饰精美考究,甚至还在宅院中叠山挖池、移花植木、置亭立榭,营建精巧园林。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图为位于江苏南京的惜抱轩,是为纪念姚鼐晚年曾在南京钟山书院执教而修建(摄影/周建文)。
安徽 一个默默为中国生产模式的省
摄影 / 周建文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合肥速度”的逆袭:超越“深圳速度”且还在“加速度”
除了GDP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他方面的“合肥速度”也引人注目,如曾是“铁路盲肠”的合肥已变身为“时钟型”的高铁大枢纽,拥有13个方向的高铁路网。图为“合肥高新一号”卫星发射现场。该卫星是我国首个低轨物联网星座“天启星座”的一员,星座建设完成后可为用户提供“空天地海一体”的全球信息网络能力。应用领域包括自然环境监测、应急通信、电力物联网、智慧农林牧渔业、智慧旅游等。这颗卫星的命名也呼应着合肥快速发展的空天信息产业。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图为歙县许村的五马坊。高墙深院、粉墙黛瓦是皖南民居的主要特征,被民间俗称为“五岳朝天”的五叠式马头墙,错落有致、起伏变化,极具层次感和韵律美,成为皖南民居最独特的标志。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中科大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为中国教育和科研事业提供了一个个“第一”与新的模式
上世纪70年代,在复杂的局势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辗转南迁至合肥。虽然建校历史不长,但中科大却为我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提供了诸多“第一”与“模式”。1978年,中科大创办了首个“少年班”,这是中国最早的自主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这一模式率先在中科大得到推广,而后全国重点高校纷纷效仿,如北大的蔡元培班、浙大的竺可桢学院等。与此同时,中科大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研究生院,而后又提出“硕博连读”、“直博”等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据统计,中科大的毕业生每一千个人中就会诞生一位院士。此外,中科大还建成了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创办了最早的“科技编辑专业”等,这种敢于先行的探索精神,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模式。下图为2023年6月的毕业季,少年班毕业生正在与14岁考入少年班、现为少年班学院院长的卢征天教授一起合影的画面。摄影/魏衡华
安徽 一个默默为中国生产模式的省
摄影 / 魏衡华
江西吴城是淮盐转运中枢,图为吴城淮盐公所成立时的盐商合影,其中很多都是徽商(供图/邵宝振)。徽商重视文化产业,罕见地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了文化资本,不光创造了独立而丰富的徽州文化,也对江南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摄影 / 潘成
黄山,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欣赏山水之美的模式
雾霭朦胧之中,黄山嶙峋巨石若隐若现,苍翠的黄山松虬枝漫展、森然挺秀……对于黄山风光,今人常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其美。而在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后也曾发出过这样的赞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唐代的李白等大诗人更是对黄山不吝溢美之词,留下了无数赞美黄山风光的诗篇。为何黄山能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并力压五岳而冠绝天下?原因在于,黄山的风光完全契合中国人内心深处山水之美的样子。奇松、怪石、云海、冬雪……这些黄山元素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观山的所有期待,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欣赏山水之美的模式。来到黄山,即使你不是画家也不是摄影家,只是个普通人,当你把黄山之美收入镜头并打印装裱起来,那么画框里的黄山便是中国山水之美的一幅缩影。摄影/周晓萌
安徽 一个默默为中国生产模式的省
摄影 / 周晓萌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黄宾虹通过对黄山的深入观察和不倦摹写,开创了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审美模式
黄宾虹曾为自己刻过一枚印章,印文是“黄山山中人”,如此自诩,足见老先生对黄山的热爱。黄宾虹常常于黄山中伫立凝思,揣摩画意。他还喜欢看夜色中的黄山、早晨的黄山、黄昏的黄山、雨中的黄山……这种置身于真山真水的深入观察,对形成黄宾虹的画风以及创造出超凡脱俗、意象万千的山水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黄宾虹的画面并不漂亮,看上去既不工致也不优雅,非常容易令观者产生隔阂。而当我们一旦穿越了这道隔阂,就会发现黄宾虹想要传达的东西正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气质,他本人把这种气质概括为四个字:“浑厚华滋”。“浑厚华滋”不啻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审美模式,这种模式对后来的中国绘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由此也确立了黄宾虹在近现代绘画史上一代宗师的崇高地位。右图为黄宾虹绘《黄山图》,安徽博物院藏。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山环水绕的皖南古村落,理学之风蔚然
随着人口的增多,皖南古村落的分布范围从最初的盆地沿水系向上游的群山谷地拓展,催生出沟谷型、山坡型等既有一致风格又各具特色的新聚落。图为歙县昌源河(摄影/孟景)。皖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形成了群山苍翠、季相交替、溪流不息、江水丰盈的优美自然环境,同时也为果茶林木及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土条件,宜耕宜牧,物产丰饶,是理想中隐世避扰、祥和安宁、山川秀美、水丰土沃的世外桃源。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摄影 / 孟景
“赌城”有故事:从传统产业走向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20世纪50年代,一批上海企业曾内迁合肥,组合变化为合肥针织厂、合肥搪瓷厂、合肥开关厂等,奠定了合肥工业的初步基础,也带来了大都市的风气。今天,合肥产业则闪耀着“高新与未来”的光辉,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十几个产业已经挑起了城市发展的大梁。图为合肥联宝科技笔记本整机组装车间,每0.5秒,就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在合肥被生产出来。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从深圳模式、温州模式到合肥模式:一座曾“一无所有”的低调省会正成为话题黑马
作为安徽省省会,早期合肥经济不仅基础薄弱,也缺乏资源、能源和交通优势。然而,这座位于江淮之间,毗邻江浙沪的小城的信息并不闭塞,积蓄着“不甘落后”的力量。右页图为1979年一位英国摄影师拍摄的改革开放初期的合肥。图为一位合肥小贩站在店门口,向顾客展示五颜六色的自行车座。摄影/Nik Wheeler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图为绩溪龙川登源河。徽州是“文公道学”之邦,始终沿袭崇文重教的传统,不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富贵人家,均十分注重文化教育。理学之风的熏陶,造就了徽州“十家之村,不废诵读”的局面,书院和学堂林立。孩童有了启蒙受教之处,村民有了读书研习之所,崇文重教的风尚极大提高了人们的文化修养。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为合肥人聚集在百货商店里围观最新到货的日本晶体管收音机。
摄影/Nik Wheeler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诗意栖居,山水田园诗中的皖南民居
文人的赞誉诗篇,将徽州村落以美妙的文字呈现在眼前,“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道出了李白对皖南村落的陶醉。图为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摄影/潘成)。徽州人对生活的土地十分珍惜,即使依靠徽商的反哺,无需依赖农耕时,他们也最大程度地压缩居住空间,守住耕地,并悉心照顾农田、水利。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摄影 / 潘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科技赋权”:中科大模式的科创产业“小岗村”
近年来,中科大持续探索科创产业新模式,“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冷板凳(指基础科学研究)在中科大不冷”也得到了新的诠释。插图为被称为中科大“量子三剑客”的“量子院士”郭光灿、潘建伟和杜江峰。绘图/吴筱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图为宏村水系全景,下方为南湖,村中池塘为月沼,上方远处为西溪,溪上建有石堨,水圳如牛肠遍布全村。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张敬国(图中右一)等人将07M23墓顶上压的大玉猪取回工地清洗的情景。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
一座内陆城市的“面朝大海”:开放、创新与探寻
今天的合肥正在打造“城市创新场景”,引导各种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浩大的城市“应用场”。这座城市的名字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合,兼收天下;肥,海纳百川。图为合肥城区之侧的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湖水湛蓝,游人徜徉,为这座内陆城市带来了“面朝大海”的开放气象。
摄影/王世保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摄影 / 王世保
18位村民开创的包干到户模式 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1978年
1978年冬,小岗的18位农民在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当夜,不仅田地分到了各家各户,而且耕牛、犁耙也分到了各家各户。小岗村民第一次在中国开创了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的惊天创举,成为了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包干到户模式,后来被正式命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第一年,小岗粮食就获得了丰收,一举从家家逃荒要饭,变成了户户谷粮满仓。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包干到户刚开始的严宏昌
严宏昌个人的40多年,记录着小岗村敢为人先的诸多第一
本图及下几张图片为“大包干”发起者严宏昌个人的40多年的变化,这些珍贵的图片记录了严宏昌和“改革开放第一村”所经历的时代巨变。本图是1979年刚刚实行“大包干”后,严宏昌(左)在田间与村民规划作物耕种。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图为“大包干”的三位主要带头人,由左到右分别为严宏昌、严俊昌、严立学。摄影/汪强
徽商素好风雅,十分重视与文人雅士的交往
图为清代叶芳林、方士庶所绘的《九日行庵文宴图》,描绘的是1743年重阳节,扬州的徽商和文人在行庵举行诗会的场面。画家至少画下了四位徽州大盐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汪玉枢,程梦星,分别是左起第四、第八、第六、第七位;右起第四位为浙江钱塘人厉鹗,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这座行庵位于扬州天宁寺西隅,是马氏兄弟出资购买的。此画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小岗村包干到户的生产模式,为中国农村的改革提供了新模式,让中国人从“吃不饱”进入到“有余粮”的时代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村民赌上身家性命,签订了“大包干”契约书,鲜红的手印代表了他们不畏生死的坚定决心。由此,小岗村村民率先实行了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包干到户的生产模式(后被命名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这一模式出现后,瞬间席卷全国,全国各地的农村开始纷纷效仿,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正是有了这一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深处贫困饥饿困境的状态,让中国人从吃不饱进入到逐渐有了余粮的时代。
安徽 一个默默为中国生产模式的省
图为关麓八大家,是汪姓徽商八兄弟的住宅,坐北朝南,以“武亭山居”领首,自北向西依序由“涵远楼”、“吾爱吾庐”等20幢民居相连而成,八家相对独立却又彼此通连,形成一个整体,是皖南联体民居的典型代表(摄影/胡国权)。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摄影 / 胡国权
朱良志
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
绘图/B·P ART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烟岚雾霭中,黄山的远近峰峦如梦幻般若隐若现,呈现在画面左侧的是明末清初大画家渐江所绘的黄山,似又比真实的自然景色更胜一筹。从古至今,艺术最值得人们记取的不是作为艺术品本身的物,而是它给予人的对于生命的启发,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画家所开创的极致精神追求的不朽模式。摄影/阚延凤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摄影 / 阚延凤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在淮河流域,南北分界线与暖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的界线高度重合
淮河地处黄河与长江之间,是我国划分南北的一条分界线,也是划分我国不同气候之间的重要地理界线。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年积温4500℃等温线……这些划分不同气候的指标和界线恰好与淮河一线“不谋而合”。以淮河干流及新开辟的淮河入海水道为界,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以南则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南北分界线与暖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的界线高度重合,使得淮河两侧在自然和人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早在《晏子春秋》中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记载。图为淮河干流流经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时的景象。摄影/许晖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许晖
1983年,安徽大学的王岐山教授最早开启了黄山短尾猴的研究,后续在李进华教授的带领下开启了行为学研究,并在夏东坡教授、孙丙华教授、王希副教授、李文博博士等青年研究队伍的持续努力下坚守至今。40年里,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当夏东坡教授正在野外观察、记录短尾猴的行为时,几只少年猴好奇地凑了过来,探着脑袋想要看个究竟。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杨忠九的故事,说明每一位普通的中国人,都会被黄山的美所感化、所熏陶。而且黄山的照片一旦被加上相框,就有了“作品”感,相框的作用相当于“裁截”,被“裁截”就意味着被孤立地凝视,这说明,黄山景色的每个片断都是禁得住被凝视的(摄影/杨忠九)。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摄影 / 杨忠九
上图为1998年,14位当年在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的农民,在即将拆除的当年签订生死契约的茅草屋前合影留念(缺少的4位于上世纪80年代相继离世)。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图为南屏水口武陵溪、万松林及万松桥(摄影/胡国权)。水口是水系的出口,也是进入村落的标志。徽州人特别重视水口的选址和营建,水口顺应自然而建,形成优美的景观,是村民休憩的最佳去处。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摄影 / 胡国权
明清是皖南村落发展的鼎盛时期,伴随着徽商的辉煌、人口的激增,皖南村落的数量、规模得到空前的发展,民居村落的营建成就也达到历史顶峰。徽州人将中原四合院、江南古镇的建筑风格与地方民俗相结合,形成独具美感的徽派建筑风格和村落样式,如图的黟县屏山水街(摄影/胡国权)。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摄影 / 胡国权
开合有度的适宜结构,高墙深巷呈现出幽静之美
皖南村落的高墙深巷并不令人压抑,反倒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幽静美。不同样式的更楼拱门,高低错落的院墙,造型各异的门罩,精美绝伦的雕刻,雅致多样的漏窗,又为看似单一的巷道增添几分变化。窄巷增加了居民近距离面对面的机会,使邻里关系更加紧密。街巷相交的节点空间相对宽敞,方便居民休憩小聚。图为黟县碧阳镇关麓村的巷弄。与巷道的深幽不同的是,皖南村落在祠堂外、街巷汇合之处,常规划有广场(当地称“坦”),为村民交流、活动提供了宽敞舒适的空间。这使得村落空间呈现出总体深奥、局部开敞、层次丰富、开合有度的适宜结构。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辗转南迁:从北京到合肥,艰苦与动荡时代守护科学火种
20世纪60年代末,在时代复杂浪潮的冲击下,中科大这颗中国科学界的明珠“流离失所”,徘徊彷徨中,安徽省向她打开了大门,中科大在1970年辗转南迁至合肥。54年来,中科大在这座城市不断开枝散叶、开花结果、持续创新,书写着“科教报国”的传奇。20世纪80年代丁肇中在访问该校时曾说,杨振宁、李政道都与他谈论过中科大,说办得很有创新精神,可见办好一个大学不一定都要在首都或超级大都市。
图为中科大教学及实验室场景。摄影/徐旻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摄影 / 徐旻昊
图为这颗神秘“小太阳”的外部景象。这一科学装置探索核聚变能源应用,是人类“能源自由”之路上的灯塔。摄影/徐旻昊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摄影 / 徐旻昊
1981年
作为“大包干”的发起人,严宏昌及他家庭的变革特别具有典型意义,透过严宏昌家的40年变化,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整个时代发生的巨变。本图及下几张图分别为从1981年刚刚实行“大包干”不久后到2018年“大包干”40周年时,摄影师为严宏昌一家拍摄的全家福:从泥草房到小别墅,从拖拉机到摩托车,再到小汽车,可以看出包干到户对于中国农村的深远影响。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中国人脱离饥饿并不遥远 它就在我们回首可望的昨天
1979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里,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下的农村地区,人们吃“大锅饭”,农民集体劳动,粮食上缴国家后再平均分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远不能满足人们果腹所需,饥饿与贫穷至今仍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们的深刻记忆。而历史性地扭转了中国人深处饥饿状况的,则是1978年凤阳小岗农民贴着身家性命创立的包干到户模式,即俗称的“大包干”,也就是后来被正式定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民的这一创举迅速向全国推广,一举改变了中国人吃不饱的状况。图为1979年,三位“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学、严俊昌、严立坤(由右至左)在田间交流耕作。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锅里没有粮
小岗村所在的凤阳曾是有名的逃荒县、要饭县
1979年
在实行“大包干”之前,农业生产停滞不前,饥饿与贫穷是广大农村,甚至是许多城市居民的生活常态,尤其是经常非旱即涝的凤阳县的粮食产量更是严重不足,凤阳县也是有名的逃荒县、要饭县。图为1979年,“大包干”刚刚起步时,小岗生产队村民的泥巴房,小岗生产队有20家农户、112人,在包干到户之前,小岗生产队的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家家户户逃荒要饭。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徽班在由本地向外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徽商的关键性资助
后世所说的“四大徽班进京”中的春台班,就是扬州徽商江春所蓄养的家班。江春本人雅擅音律,精通戏曲,本页插画即为江春观看春台班表演的场景(绘图/Handi工作室)。徽商蓄养或资助戏班,不只是满足个人的文化娱乐需求,也可通过这种途径广泛结交社会各界人士,以戏交友,以戏交际,甚至上接天子。徽班进京在京剧形成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徽班进京又与徽商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因此徽商在中国戏剧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插画为徽商程晋芳延请刻工,刊刻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撰写的《儒林外史》的场景(绘图/Handi工作室)。有研究显示,是他将这部清代小说名著最初刊行于世。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探索研究生院“模式”:“板房学院”走出中国第一批博士
1978年,中科大还在一栋栋临时搭起的木板房中创立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这个“最早”研究生院的诞生与著名科学家、中科大地球物理系主任赵九章有密切关系。早在1962年,他就上书中国科学院及国家,就如何办院给出了具体建议。
插图为赵九章及中科大人的精神图腾——校园中的雕塑《扭(牛)转乾坤》(正式名后改为《孺子牛》)。绘图/吴筱兰
赵九章 著名科学家、曾任中科大地球物理系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食物短缺时,饥饿的猴群偶尔会与人类产生冲突
短尾猴以素食为主,各种植物的果实、叶、花和茎都是它们喜爱的食物。当食物短缺时,猴群有时会冒险下山进入村庄觅食,像这只带着婴猴的猴妈妈一样溜进农田里偷菜。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任军伟 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 研究员
绘图/B·P ART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创新的力量:“跃迁”轨迹下的“合肥模式”
默默发展的合肥是这几年才出现在媒体和网络的聚光灯下的,但对长期关注合肥的人而言,心中则有一个时间更长也更多变的故事。这些变化不仅是城市的繁华,数据的增长,还有经济的内在基因和不断增强的创新能量。本图及下图为2012年和2022年的合肥滨湖对比,仅仅十年,从农田变身为产业新区。摄影/吴芳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摄影 / 吴芳
雄猴之间常常发生“摩擦”,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冲突之后它们往往会进行和解,方式之一是一只雄猴爬到另一只雄猴的臀部上方,摆出交配的动作,两者同时兴奋地碟牙大叫,但这种“同性爬跨”行为只是摆摆样子,主要目的是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1981年,严宏昌花了2000多元买了台拖拉机,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私人农机的人。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插画为徽商程梦星偕其门客文人游其园林筱园的场景,筱园是当时扬州著名的文化园林(绘图/Handi工作室)。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黄山光明顶,短尾猴也来“逛景点”
海拔1860米的光明顶是黄山的著名景点,凭高远视,四周众岫叠岭、云海翻腾,宛如人间仙境。在青松环抱的裸岩上,摄影师与一只怀抱幼崽的母猴和一只少年猴不期而遇,它们看起来如同几位悠闲的游客。在黄山风景区,短尾猴是人们最容易见到的野生动物之一,成为了黄山的“生物名片”。摄影/水从泽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摄影 / 水从泽
图为1982年,解决温饱、连年丰收的小岗村民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一座“敢吃螃蟹”的大学:“未来与未知”的探寻者
“敢吃螃蟹”是中科大的风骨,校园中“处处皆有大师,转身即可讨论”。在合肥大蜀山西麓有一座“X”造型的建筑,代表着“未来和未知”,那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也是这座城市高新产业的技术引擎。不远处的“科大硅谷”,则有着与中科大校徽类似的LOGO,都有一枚火箭腾空而起飞向寰宇。图为毕业季的中科大学生在第一任校长郭沫若的雕塑前摆出相同的姿势,以他们的青春,向岁月和科学致敬。摄影/徐旻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摄影 / 徐旻昊
1984年,严宏昌以“大包干”带头人身份为小岗鸭子打广告,在南京卖鸭。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1980年 逃荒要饭的人听说实行了“大包干”,又回来了
本图及下两图选取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小岗村的图片,从中能看出包干到户对于中国农村变革的巨大推动力量。本图为1980年,与小岗邻近的小溪河公社外出逃荒的农民,听说实行“大包干”的消息后,纷纷返回了村里。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1989年,小岗村民与香港一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严宏昌担任董事长。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图中的娶亲图片为2000年,严宏昌长子严余山娶媳妇时轿车迎亲、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穿着婚纱的情景,非常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是我国特有物种,同时也是我国分布区最广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按照栖息地域的差异可以分为指名亚种(也称四川亚种)、贵州亚种、福建亚种和黄山亚种。安徽黄山是我国华东一带最主要的藏酋猴栖息地,风景区内生活着327-397只藏酋猴,它们偏好中高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境。藏酋猴的黄山亚种也称“黄山短尾猴”,在食物匮乏的冬季,它们常常结群觅食。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巧夺天工,皖南古村落处理水的杰出智慧
由于自然水系无法覆盖整个村落,徽州人便因势利导地开挖人工水渠,即“水圳”。水圳往往由村落地势较高的溪水上游经石堨引水分流进入村落,通常与街巷结合设置,四通八达,连接了村落中多数民居。水沿着街巷开挖的水圳流过各个角落,为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便利,也为寂静的村落带来活性和灵气,是皖南村落的代表性特征。图为西递水圳(摄影/胡国权)。皖南古村落在水的处理方面体现出杰出的智慧,将自然河湖与人工坝渠等巧妙结合,构成了集防洪、防火、灌溉、生活功能于一体的完善水利体系,营造出丰富的景观,成为村落最靓丽的风景之一。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凌家滩是中国史前制玉的第一个高峰 形成完善了几乎涵盖后世玉石器制作的绝大多数工艺
凌家滩出土的一些特殊玉器,是当时宗教礼仪活动的反映。如带有八角星图案的玉版、玉龟、玉人、龙首形器等,包含的文化意义极其重要,体现了远古文化非同一般的发达,是文明因素的重要体现。凌家滩社会在此前的基础上,形成完善了几乎涵盖后世玉石器制作的绝大多数工艺,一系列产品展现出理念、造型、技术上的大量创新,出土的玉龙、玉鹰、玉人等玉器,代表了当时中国制玉技术的最高水准。凌家滩玉器的种类丰富多彩,已超过30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绝大多数出土于墓葬中,其中大部分具有礼仪性质,不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本图是2007年发掘07M23大墓时的场景,下图,是张敬国(图中右一)等人将07M23墓顶上压的大玉猪取回工地清洗的情景,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史前出土最早、体量最大的玉猪,重达88公斤。猪的崇拜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考古学者们对此讨论不休。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
图为1988年,小岗村迎来了第十个丰收年,10年前还深处饥饿中的小岗村民,已经开始结束饥饿,迈进了有余粮的时代。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2018年,小岗村耕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后,70岁的严宏昌来到田间,察看小麦收成,他的二儿子严德宝(后)采用机械化耕种,经营着60多亩粮田。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图为1992年,小岗村十多名青年来到江苏苏州的张家港当上了企业工人,这些当年外出务工、学到技能和管理经验的年轻人,现今已是小岗村企业的骨干力量。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石涛与黄山,绝不止于一座山与一位画家的故事
《黄山图册》21开,是石涛早期代表作,大致作于1667年。其中松的画法非常有感染力,多有峰峦突起、古松倒挂的描绘。图为其中第二开,画云海缥缈中,峰峦一一浮然而起,山峰多以淡墨画出,在峰腰和峰顶处以浓墨点出奇崛古松,由此见出“云烟变灭,夭矫离奇”的势态。这显然得之于黄山实景之启发。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凌家滩07M23出土时震惊海内外,这是华夏大地上用玉葬仪登峰造极的一个大墓,墓内随葬器物共340件,其中玉器210多件,显示出以玉为主的特征,堪称“王者之墓”。然而,凌家滩时期是否已经出现了“王”这种身份的人,考古学家们还在讨论中。从墓穴大小、位置以及随葬品的数量和种类,能看出凌家滩不同墓主之间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已有了较大差异。下图为07M23发掘现场照片,图中靠近墓主头侧那片翠绿色的玉钺在拍照之前已被取出,供图者用电脑把这片玉钺按原大、原位PS进了照片中。下图为第一任领队张敬国先生在合肥家中为责编讲述发掘故事(摄影/BAH)。由张教授任领队期间进行的凌家滩遗址的前5次发掘工作,发现了大型祭坛1座,墓葬68座,出土玉器和玉料1100余件、石器600余件、陶器500余件。凌家滩作为中国史前三大玉器中心之一的地位得到了公认。供图/徐红霞 张敬国
凌家滩文化:中华文明因素崭露头角
有时,低顺位成员会向高顺位成员撅起臀部,称为“呈臀”。在人类看来这无疑是一种冒犯,但在短尾猴社会中却是一种用来表示尊敬的礼仪,类似于人类的“鞠躬”。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图为位于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东的檀干园,檀(干)溪引入村口开阔凹地,汇成“小西湖”,湖中筑堤,将湖面分成三塘,形成“三潭映月”。湖心有镜亭,沿岸的“清听轩”、长廊和水榭等建筑有机布局。整个园林充分利用天然的湖山坡地,因地制宜,空间开合自如,移步换景,起景、高潮、结景,起承转合。园林景观通过石板路、溪水、廊桥,使村落与园景取得有机联系,融为一体,“全村同在画中居”就是对唐模村、檀干园最好的刻画。
皖南民居 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模型
岗村率先探索了农村耕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模式
村民变股民分红
2014年6月23日,骑着大红马的小岗村姑娘,在村口“迎娶”城里“嫁”过来的新郎。家住滁州市区的新郎来小岗村创业,和姑娘结识,于是就有了这段姻缘。小岗村不仅开创了包干到户这一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模式,而且还于2014年,率先在全国开创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模式。“大包干”模式迅速席卷中国大地,让中国人从吃不饱逐步迈进了有余粮的时代。而在新时期,为了适应农业大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小岗村又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农村耕地“三权分置”模式,改变着今日中国乡村的面貌,目前全国已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业耕地实行了“三权分置”。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图为《清光绪年间茶园演剧图》,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徽班进京几十年后京剧诞生,画中描绘的应是人们在茶园中观赏京剧的场景。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黄山的美天然长在中国人的心里随意裁截便可以装裱成为一幅作品
图中是一位常年在黄山上酒店工作的保安主管,名叫杨忠九(摄影/陈志勇),黄山壮阔的云海、绚丽的日出日落使他陶醉,于是就忍不住想把看到的美景拍摄下来。2008年,杨忠九开始拿起相机,在工作之余,拍摄黄山。他的一些摄影作品甚至曾经获得过摄影比赛的奖项。
黄山 引领中国山水画 向现代迈进
当人们因好奇靠得太近时,偶尔会与猴群产生“摩擦”。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安徽大学灵长类研究团队向人们介绍了很多关于短尾猴的知识,帮助人们认识、了解短尾猴,因此面对偶发的人猴冲突,当地人对猴群的容忍度比较高,双方总体和谐共处。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这件玉鹰与坐姿玉人同出于98M29,鹰正反两面雕刻的形态完全相同。由于鹰(鸟)在古代文献中常被视为东夷的族群象征,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凌家滩玉鹰在很大程度上有来自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影响,是作为部落集团权力的象征,是太阳崇拜、鸟崇拜、猪崇拜三位一体的综合。但从各方面因素分析,凌家滩玉鹰与红山文化的关系或许更密切一些。
凌家滩文化:中华文明因素崭露头角
三星堆文化的金面具和凌家滩玉人的“面相”很相似,是否因为同属蒙古人种,又都是神圣仪式的主持者,所以表情肃穆?
凌家滩玉人共发现6件,其中3件站姿、3件坐姿。玉人均为方形脸轮廓,具有神秘感,头顶有可能戴着横扎了带子的纵梁冠,两臂上表现出戴有环镯类饰品,十指放置胸前,具有祈祷状。站姿和蹲姿的玉人背部偏上方均有一对隧孔,应为绑缚或缝合在某种片状物上。中国多个史前文化均有玉人形象出土,如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玉人、江苏南京高淳区朝墩头遗址崧泽末期到良渚初期的载冠玉人、良渚文化玉神人像、肖家屋脊文化玉神人等,凌家滩玉人与其他史前文化玉人的联系,现无定论。有人发现,距今3000多年前成都平原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面具和青铜人像所反映出的人种特征,似与凌家滩玉人是接近的:似乎均备有蒙古人种的方脸、细眼、宽鼻的面部特征。右页的玉冠饰(或为梳背)所显现的“出尖”的形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各史前文化中源远流长,有学者认为,凌家滩玉冠饰是“最早的王冠”,并且后来演变为良渚神徽头上的尖状冠饰。但也有学者认为,它仅为梳背,是一种头上的装饰物,在良渚文化中也能找到类似的冠饰。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
在南北分界线的两侧,人们的生活已悄然发生改变
由于南北方种植作物的不同,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因而南北方地区的人们在饮食习惯上也有很大差异。在淮河以北的安徽省阜阳市,由于当地盛产小麦,因此人们的一日三餐几乎都以面食为主,图为阜阳一家小店内正在制作当地的传统面食“枕头馍”(摄影/庞诚)。
秦岭—淮河 人文与自然界线的神奇叠置
摄影 / 庞诚
黄山的独特美景成为古往今来许多画家纵贯其一生的绘画主题
黄山自古就是画家们的“山水素材库”。成为许多画家纵贯其一生的绘画主题。他们在对黄山奇特风景的探寻和描绘过程中,不断走出传统,破格自立。图为在黄山写生的画家(摄影/肖韦)。
图为科研人员正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内部进行安装和检查。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由于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合肥被称为“一座不被看好却干好的城市”“最励志城市”等。外地考察团一轮轮造访这座江淮之间的省会,希望能探寻“合肥模式”的奥秘。图为2023年国庆合肥巢湖之畔,5000架无人机编队以变化的阵形、缤纷的色彩呈现出令人惊艳的夜空大戏。摄影/王世保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摄影 / 王世保
“换道超车”模式:产业舞台上的量子、芯片、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深空探索、聚变能源……
沉默地长跑之后,合肥的基础研究优势正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据全球著名前沿科技咨询机构ICV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指数报告》,合肥市位居全球第18位、中国第4位,在国内仅次于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高居这份榜单全球之首的则是以硅谷为核心的旧金山—圣何塞。今天,与它纬度近似的中国城市合肥,也正在倾力打造“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链和生态圈。图为合肥某新型显示光电系统企业的工作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测试。摄影/高博
合肥有“模式” 一座“20年GDP增长20倍”城市的奥秘
摄影 / 高博
徽商深刻地影响了扬州这座城市,“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
扬州园林甲天下,它的这种城市特色的形成,主要力量也是徽商。近代诗人陈去病说,“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江浙的大盐商多是徽州人,而他们又多寓居长江、运河交汇处的扬州,对扬州城市面貌乃至社会风气的变迁,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徽商在扬州广建园林,作为应酬交际、以文会友的空间,借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名望。清帝康熙、乾隆都曾六下江南,更是直接推动了徽商对于蜀冈瘦西湖湖上园林的建设。随着清代后期盐务政策的变更、盐商群体的没落,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徽商园林都已消失无踪,但徽商的影响仍然隐藏在这座城市中。图为现代的瘦西湖及其园林(摄影/宋举浦)。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摄影 / 宋举浦
图为徽商所刻印儒家经典的版权页,同样的典籍如浙江的西泠印社也在印,这页版权页证明是徽商所为(摄影/沈醒狮)。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摄影 / 沈醒狮
地图资料来源/吴卫红、刘越著《凌家滩:中华文明的先锋》
凌家滩文化:中华文明因素崭露头角
盐商出资兴建的竹山书院中 既有书香,也有花香
徽商兴盛时,在故乡徽州兴建了许多书院,其中一些至今仍然存世,比如图中的黄山市歙县雄村竹山书院(摄影/朱国平)。这是一座高大的徽派建筑,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6年),是一位徽州盐商出资兴建,培养了许多人才,比如清代重臣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两尚书”。书院正厅中悬挂的楹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就是曹文埴所撰,意在勉励后人要勤于学、勤于干,善作善成。书院中有桂花圃,曹氏家族规定,只要是高中秀才的学子,书院就会同意他种植一株桂花树。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徽商爱书、刻书,据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是徽商最初刊行的
徽州刻书在我国雕版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末清初时期,徽州与苏州、杭州、南京并称“四大刻书中心”。徽州刻书的特色是,它呈现出明显的“文人化”倾向,以儒家典籍、史书、文集、小说、戏曲和赏鉴图谱为主。图为徽商创办的义塾所刻印的教材,相当于当年徽商所做的义务教育;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凌家滩人为住地选址的智慧与皖南古村落选址的思想惊人一致
凌家滩人在选址的时候是有讲究的。凌家滩遗址坐落于巢湖沟通长江的唯一河流——裕溪河(后河)的中段北岸,如左下图照片中所示,构成天际线的山峦是太湖山,由太湖山向南延伸出几条山岗,其中最长的一条山岗向南直抵裕溪河畔,俗称“十里长岗”,凌家滩遗址就坐落在这长岗上近河的一端(摄影/过其保)。
凌家滩文化:中华文明因素崭露头角
摄影 / 过其保
徽商“好儒” 他们创造了“以贾衍文”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
皖南民居,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了最典型的范式
提到徽派民居,“粉墙黛瓦马头墙”成为皖南地区古村落最具代表性的名片。粉墙黛瓦,宁静素雅,对比鲜明;高耸的马头墙则可以有效防止火势的蔓延,随屋面斜坡阶梯状叠落的墙体错落有致、极富美感,集防火功能与艺术价值于一身。古村落的选址多依山建屋、傍水结村,一座座古村落镶嵌于山水之中,尤其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形成了“桃花源式”的理想居所。走进古村落,水口园林、街巷水系、村落的整体形态呈画卷式地在眼前展开。这种天人合一的理想模式,为中国古村落审美提供了最典型的范式。下图拍摄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镇朱村,为新安江畔的古村落。摄影/许晖
凌家滩遗址就位于凌家滩村,村民的住房与墓地、田地,与遗址范围相重叠。1998年、2000年和2007年的凌家滩遗址考古队,就吃住在村民家里,白天清理出来的文物,也存放在村民家里。村民们白天会来工地“上班”,帮考古队挑土、清理样方,久而久之,村民和考古队就熟悉得如同家人。这张照片拍摄于2007年,图中站在C位的村民名叫付帮凤,她就是当年考古队租住的房子的主人。摄影/徐红霞
距今5800-5300年前“第一代古国”凌家滩为后世中国输出宇宙观
摄影 / 徐红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中科大基因中的“创新”:1958年建校的“中国科学院长子”
建校伊始,中科大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任校长,数位科学大家担纲。那是一串耀眼的名字:钱学森、华罗庚、赵九章、严济慈、贝时璋、赵忠尧……系科专业也体现出新兴、交叉、尖端科研的鲜明特征。
图为1961年时第一任校长郭沫若以及严济慈、华罗庚等人与中科大的学生们一起看演出的场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摄影师刘兵生从2006年开始在野外拍摄短尾猴的生活和行为,并写下了详尽而生动的拍摄笔记。
黄山短尾猴的“江湖” 40年的研究故事, 呈现它们的社会模式
“特立独行”少年班:“敢为天下先”的教育探索
中科大在中国高校中最早创办少年班并发展至今,拉开了“文革”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在中科大,少年班就像是一个校中校,各种专业的学生编在一起,成为科技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的“试验田”,其探索出的成功教育经验不仅在中科大得到推广,也为全国重点高校所效仿。40多年来,中科大少年班培育出众多精英人才。
图为1978年,严济慈与第一届少年班学生们在校园中漫步。供图/江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包干到户之后,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农民生产有了自主权,图为上世纪80年代,小岗一户人家在田间犁地播种,虽然当时的生产力依旧很低,但包干到户却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已经在悄然发生。
小岗村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有余粮”由此开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为“两弹一星”而创办的高校,它的诞生是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一经问世便以其鲜明特色和崭新风貌引人瞩目。虽成立时间不长,却在中国的科技史和教育史上书写了诸多重要篇章,有着“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士”的美誉(平均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中就产生一名院士,七百多名硕士和博士)。图为2023年的毕业季,少年班学生与少年班学院院长卢征天教授在一起“比个儿”。卢征天14岁时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如今他既是院长,也是少年班孩子们的“学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 少年班、研究生院、 国家实验室……
贾笑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 研究员 绘图∕B·P ART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物之一,是中国文化中最神秘的想象物。历史时期,龙的形象十分多样,甚至有“龙生九子”的说法。其中,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夔龙纹向后世流传得最广,被认为是富贵和权威、幸运与成功的象征,它的形象多“独角有翼”的长条形。在新石器考古工作尚未完全开展的时候,夔龙形象被认为是在商周时期起源的。然而,凌家滩玉龙一经出土,就将夔龙形象的起源推到了距今5300年前。
透过玉器揣摩凌家滩人的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