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一个默默为中国生产模式的省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24年第01期 作者: 单之蔷 

标签: 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新年之初,按照惯例,我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都要做地方专辑。今年我们做的是《安徽专辑》。一般而言,杂志的特点是为“杂”。一期杂志集合数篇报道,这些报道往往各有各的主题。这是杂志的特点,也是杂志区别于书籍、尤其是著作的地方。但是当我们准备制作地方专辑的时候,往往希望能够凝练出一个主题,让整本杂志的每一篇文章都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写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明显的,就是能够集中力量把一个主题做深做透,由此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甚至想象着能够把这个主题用突出的字体打在杂志的封面上,像一束追光灯照亮舞台一样照亮整本杂志,也像一本书的书名一样。这样一来,这本杂志就会摆脱以往“杂”的“文选”的形象,而像专著一样沉甸甸的。

黄山,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欣赏山水之美的模式
雾霭朦胧之中,黄山嶙峋巨石若隐若现,苍翠的黄山松虬枝漫展、森然挺秀……对于黄山风光,今人常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其美。而在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后也曾发出过这样的赞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而后天下无山,观止矣!”唐代的李白等大诗人更是对黄山不吝溢美之词,留下了无数赞美黄山风光的诗篇。为何黄山能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并力压五岳而冠绝天下?原因在于,黄山的风光完全契合中国人内心深处山水之美的样子。奇松、怪石、云海、冬雪……这些黄山元素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观山的所有期待,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欣赏山水之美的模式。来到黄山,即使你不是画家也不是摄影家,只是个普通人,当你把黄山之美收入镜头并打印装裱起来,那么画框里的黄山便是中国山水之美的一幅缩影。摄影/周晓萌

这确实是值得追求的杂志的“高光时刻”,做成功了便是杂志的“天花板”。

责任编辑 / 张琪  图片编辑 / 李成林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